這篇作品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是發(fā)表在《丹麥大眾歷書》上。丹麥每年要出一本“歷書”,像我們過去的“皇歷”,供廣大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參考。所不同的是,這種歷書按慣例總要請一位作家寫篇故事,以“新年展望”這類的題材作為內(nèi)容。供廣大群眾翻用歷書時閱讀。正因為如此,安徒生才與眾不同,特別提供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她是一個廢物》這類尖銳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故事,使人們在快樂中不要忘掉受苦的人。
市長站在開著的窗子面前。他只穿著襯衫;襯衫的前襟上別著一根領(lǐng)帶別針。他的胡子刮得特別光——是他親自刮的。的確,他劃開了一道小口,但是他已經(jīng)在上面貼了一小片報紙。
“聽著,小家伙!”他大聲說。
這小家伙不是別人,就是那個貧苦的洗衣婦的兒子。他正在這房子前面經(jīng)過;他恭恭敬敬地把帽子摘下來。帽子已經(jīng)破了,因為他隨時可以把帽子卷起來塞在衣袋里。這孩子穿著一件樸素的舊衣服,但是衣服很干凈,補得特別平整,腳上拖著一雙厚木鞋,站在那兒,卑微得好像是站在皇帝面前一樣。
“你是一個好孩子,”市長先生說?!澳闶且粋€有禮貌的孩子。我想你的媽媽正在河邊洗衣服吧?你現(xiàn)在是要把藏在衣袋里的東西一定是送給她。這對你母親說來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你弄到了多少?”
“半斤,”孩子用一種害怕的聲音吞吞吐吐地說。
“今天早晨她已經(jīng)喝了這么多?!笔虚L說。
“沒有,那是昨天!”孩子回答說。
“兩個半斤就整整是一斤!她真是一個廢物!你們這個階級的人說來也真糟糕!告訴你媽媽,她應(yīng)該覺得羞恥。你自己切記不要變成一個酒徒——不過你會的!可憐的孩子,你去吧!”
孩子走開了。帽子仍然拿在手中。風(fēng)在吹著他金黃的頭發(fā),把鬈發(fā)都弄得直立起來了。他繞過一個街角,拐進一條通向河流的小巷里去。他的母親站在水里一個洗衣凳旁邊,用木杵打著一大堆沉重的被單。水在滾滾地流,因為磨房的閘門已經(jīng)抽開了;這些被單被水沖著,差不多要把洗衣凳推翻。這個洗衣婦不得不使盡一切力氣來穩(wěn)住凳子。
“我差不多也要被卷走了!”她說,“你來得正好,我正需要人來幫幫忙,站在水里真冷,但是我已經(jīng)站了六個鐘頭了。你帶來什么東西給我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