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里怎么會有汞呢?
因為如果不是故意投毒,人為在奶粉或者牛奶中添加汞,任何人都無法從中獲得任何利益。而生產奶粉的過程中也不會涉及到汞的使用。而且伊利只有個別批次的產品出了問題,因而應該不是伊利工廠本身或周圍環(huán)境的汞污染導致的,而是可能用于配方奶粉生產的某個批次的原料出了問題。
進一步的媒體報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種推測。根據內蒙古質監(jiān)局提供的信息,為查找汞含量異常的原因,在對7個乳清粉原料進行檢測后發(fā)現(xiàn),有兩個樣品汞含量分別為0.54毫克/千克和0.42毫克/千克。一般情況下,根據配方的不同,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粉所占的比例通常在10-15%左右。這樣,如果使用的乳清粉含有0.4-0.5毫克/千克左右的汞,那么含有10%左右乳清粉的奶粉中的汞就可以達到0.04-0.05毫克/千克了,這也與檢測到的數(shù)據相符合。可以說,基本可以斷定,這次汞含量異常的原因就在于這兩個批次的乳清粉。由于乳清粉是奶酪工業(yè)的副產品,而中國幾乎不產奶酪,因此乳清粉幾乎全部依靠進口。具體這批乳清粉為什么會含有如此高的汞,這就需要伊利去質問其供貨商了。
汞含量是否超標?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次媒體用的是“異常”而非“超標”,這是怎么回事呢?汞作為一種重金屬,對人體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因此,對于食物中汞的含量,自然是越低越好。可是由于環(huán)境污染,汞可以通過食物,水源,甚至大氣進入生物體。因此,要求食物中絕對不含汞是不現(xiàn)實的,哪怕是母乳中,都是含有微量汞殘留的。有研究顯示,根據所在地區(qū)的污染情況,母乳中的汞含量大約在零點幾到十幾微克每升,甚至在個別重污染地區(qū)有可能更高。而且不僅是母乳,在懷孕期間,母親體內的汞都可以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因此,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根據一些相關研究數(shù)據,各自制定了一些汞的安全攝入劑量。也就是說,如果攝入量低于安全攝入劑量,可以認為是對健康沒有顯著影響;如果攝入量高于安全攝入劑量,則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且超出的越高,對健康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WHO/FAO)2003年發(fā)布的標準,人體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取0.23微克的甲基汞可以認為是安全的。這個安全量是怎么得來的呢?WHO/FAO的專家委員會首先根據一些相關研究,計算出了一個初步的安全攝入量:每天每公斤體重1.5微克。然后考慮到不同研究數(shù)據之間的差異以及個體間的差異,出于謹慎的考慮,又增加了一個6.4的安全系數(shù)。把這個初步安全劑量除以6.4,就得到了目前采用的這個安全攝入量。
WHO/FAO設置的這一安全劑量已經考慮了嬰幼兒和成年人的差異。在WHO/FAO的報告中特別提到,除了胚胎和胎兒,其他人對甲基汞的敏感度更低,因而成年人攝入這個標準兩倍的量,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不過對于育齡婦女,基于保護胎兒的目的,應當不超過這個安全劑量。報告中還提到,對于嬰兒和不滿17周歲的青少年,盡管他們可能會比成年人更敏感,但是應該不會比胚胎和胎兒更敏感。因此,這個安全劑量也適用于嬰兒和青少年。總之,WHO/FAO認為,目前設置的這一安全劑量,也就是每天每公斤體重0.23微克甲基汞,足以保護發(fā)育中的胎兒以及其他敏感人群(比如嬰兒和兒童)。
然而,根據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GB2762-2005),食品中汞限量指標只規(guī)定了糧食,薯類,蔬菜水果,鮮乳,肉,蛋,魚以及食肉魚類的汞限量,并沒有對嬰幼兒配方食品以及乳清粉進行規(guī)定。由于國家相關法規(guī)上的缺失,也就無法為這次汞異常事件進行定性。在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征求意見稿中,增加了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中總汞的限量規(guī)定,是0.02毫克/千克,卻仍然沒有對嬰幼兒配方食品進行限量規(guī)定。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