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至4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11天,84場活動,中國同四國累計簽署110多項協議,合計700多億美元。其中中國和荷蘭簽署的18項協議中,有兩項涉及乳制品,分別是中荷乳制品框架協議、伊利集團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達成的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合作。根據中荷協議,荷蘭將派遣專家赴華,在未來幾年內幫助中國生奶年產量提高至400億公斤。 去年,中國生奶的總產量為353.1億公斤。伊利集團和瓦赫寧根大學達成的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將率先針對牧場管理等奶源上游的技術進行先期開發。兩個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實現中國與歐盟乳品檢測系統的同步。 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對此認為,這次中荷之間的食品合作,中國老百姓將直接受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食品結構不斷在變化,對奶制品的需求也逐年提高。相對于大量的消費者,中國的乳制品
有乳業專家表示,隨著5月1日新政策實施時間的臨近,越來越多的進口奶粉企業都十分恐慌,害怕自己審查通不過。 嚴控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政策已經從4月1日開始實施,而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5月1日),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等政策,對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嚴厲”的一次整治。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洋品牌奶粉依然看中中國市場,在政策未實施前宣布進入中國市場。 洋奶粉品牌密集進入中國 4月2日,美國黃牌智多健AAA奶粉在北京宣布其產品首次在中國內地上市。而像黃牌智多健這樣對中國市場有野心的國外乳企也有不少。據記者了解,來自澳大利亞的貝特益品牌和西班牙的貝拉可,也選擇了此時進駐中國市場。 據了解,黃牌智多健總部位于美國,生產廠商是美國百利高PERRIGO公司旗下經美國FDA認證的四大嬰幼兒
亞洲單體最大、全球工藝領先的貝因美奶粉生產基地在黑龍江省安達市落成。伴隨著貝因美三期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項目的竣工,這片世界級配方奶粉產業基地年產能可達10萬噸。 安達市,地處北緯45°世界黃金牧乳帶,300萬畝的優質草原,60萬畝濕地,天然牧場哺育了22萬頭荷斯坦優質奶牛和百萬噸綠色有機乳,被譽為“世界天然明珠草場”,是中國唯一的奶牛之鄉、中國羊草之鄉、中國嬰乳之鄉。 近年來,安達市以貝因美乳品產業為龍頭,強力打造“美麗安達·乳香中國”的城市名片,深入推進以奶牛業為主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實施“1550”核心牧場群建設,形成了好草、好牛、好奶、好場、好企、好乳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綠色安全乳業。 依托安達市優質綠色的草資源,貝因美乳業深入推進示范奶源基地建設,打造亞洲單體最大的
周四上午,光明乳業(600597.SH)在上證E互動上表示,公司嬰幼兒奶粉業務目前仍然處于培育期,規模相對較小。占比公司整體銷售收入不大。公司同時表示,公司目前嬰幼兒奶粉品牌僅有優幼和培兒貝瑞兩個品牌。 據了解,光明乳業在國內生產的奶粉品牌主要為“優幼”系列,但歷年公開年報顯示,“優幼”奶粉的主要生產商光明乳業子公司黑龍江光明松鶴乳品有限責任公司凈利潤近年來持續下滑。 而“培兒貝瑞”系列則是光明乳業于2011年投產高端嬰幼兒奶,產品“原裝原罐”進口,于同年12月在國內正式上市。培兒貝瑞上市之初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曾表示,希望用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該品牌20億元以上的銷售額。 從光明乳業2013年年來看,以液態奶為強項的光明乳業,其”短板“奶粉業務在去年年
嚴控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政策已經從4月1日開始實施,而接下來從5月1日起,未經注冊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將不允許進口,5月31日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證換證審核和再審查的大限即至。針對嬰幼兒配方奶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被稱作“史上最嚴厲”的一輪整治。 大包粉分裝被叫停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要求,從5月1日起,未經注冊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不得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到境內分裝。該項制度的實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源頭監管。按照規定,監管部門將對境外生產嬰幼兒乳粉的企業進行原料、生產、儲存、運輸及管理等多方面評審,符合我國要求的才會被注冊、允許進口。 近年來,有關假洋奶粉的爭議在市場中掀起波瀾。去年,市場上熱銷的荷蘭美素麗兒(包裝名“HeroNutradefense”)奶粉被
三元股份4月9日晚間公布2013年年報 ,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7.88億元,同比增長6.6%,完成年初計劃收入42億元的90.1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則虧損22654萬元。此前,三元股份曾預計2013年度將虧損1.85億元至2.15億元,最終虧損幅度超出了公司預期。 太子奶、河北三元拖累 三元股份稱,去年,由于奶源短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乳品行業增幅放緩,公司經歷了較為困難的一年。通過調整產品價格及產品結構,收入同比有所增長。但受原料奶緊缺的影響,整體銷量同比下降4.2%。 一位乳業人士稱,目前各龍頭乳企依靠高附加值的明星產品拉動的趨勢比較明顯,如蒙牛特侖蘇、伊利金典、光明的莫斯利安等,而三元股份并無特別亮眼的高附加值產品助陣,且公司整體產品結構主要集中于中低端液態奶,導致盈利能力較差。 年報顯示,公司液態奶毛利率同比下降4.40個百分點至21.36%。
在被工信部納入鼓勵發展嬰幼兒乳粉“國家隊”名單后,三元液態奶業務存續成為疑問。在昨日發布的2013年業績報告中,三元首次明確給出了答案:液態奶及奶粉業務板塊將共同發展。考慮到受奶源緊缺和原材料上漲等因素影響,其去年凈利虧損高達2.26億元,在原本就受困于奶源供應的情況下,如何兼顧乳粉和液態奶業務將成為三元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元發布的財報顯示,2013年營收為37.9億元,同比增長6.61%;凈利為2.26億元,同比下降790.64%;現金流為2720萬元,同比下降113.68%。營收只完成年初42億元計劃的90.19%,凈利虧損程度也超出了此前預期的1.85億-2.15億元。三元方面將上述巨虧的原因歸結為奶源緊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乳品行業增幅放緩所致,承認過去一年是“公司較為困難的一年”。 除了業績,昨日三元
據智利農業部下屬農業政策研究辦公室統計,2013年智利對華出口乳制品2629.4萬美元,同比增長79.4%。目前,中國為智利奶粉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智輸華全脂奶粉2435.4萬美元,占該類產品總出口的29.4%。 智利奶牛飼養牧場面積達到100萬公頃,主要集中在第十和第十四大區。奶牛飼養數量超過50萬頭,奶牛主要品種為荷斯坦牛。乳制品生產者超過6000家,包括20余家大型奶制品生產加工工廠,100余家中小型奶酪制品生產商。大型乳制品食品企業有:COLUN、SOPROLE、雀巢、WATT'S、SURLAT等。 智利全國年產奶量達到26.5億升,奶酪產量13萬噸,奶粉及其它附屬產品10萬噸,國內乳制品人均消費約為150升/人。 2013年智利乳制品出口額2.67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為:全脂奶粉、鮮奶及煉乳和奶酪。主要出口市場為:巴西、阿聯酋、中國、秘魯、沙特、
食藥監要求審核配方乳粉企業 嚴禁使用進口大包裝生產分裝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昨日下發了關于使用進口基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生產工藝及基粉要求、配方、質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嚴格審查,并明確規定禁止企業使用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生產和分裝。 乳業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新規將提高行業門檻,對市場起到凈化作用。 食藥監: 審核用進口基粉配方企業 通知明確規定,經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審核同意,允許企業使用進口基粉作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但企業必須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總局2013年第49號公告)中規定的干法工藝進行生產。 對于企業所使用的進口基粉,通知規定,必須符合《細則》中基粉的定義,但不應是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
中國乳業的整合重組已經進入緊鑼密鼓階段,國家政策的部署、食品安全的三令五申,讓本土奶粉、液態奶企業更進一步深化了政策導向,這也使得行業的競爭格局更加清晰可見。 據銘觀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度伊利銷售額可達到510億元,蒙牛可達到430億元,光明可達到155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約為17.6%,16%,10.9%,三大乳企銷售規模已經超過千億。而縱向比較可以發現,三巨頭的冠亞季軍排名已穩定保持了很長時間,2012年伊利的總營收就已經超出其后60多億元,可以肯定,未來行業將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 從產品結構上來看,市場的增長點將會集中在高端白奶和嬰幼兒奶粉這兩大類別上。首先,大眾消費水平和健康意識逐年提升,對高品質牛奶有了新的追求;另外,二胎政策的落地使嬰幼兒奶粉成為最大的剛需,而同時滿足以上兩大增長點的乳企,非
自2014年4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到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最近這一系列奶粉新政將對進口商產生較大影響。 英文版洋奶粉緊急促銷 “大的正規的品牌,早就這么做了。新政影響的是那些小品牌或者是銷量很小的。”國內一家奶粉品牌的經銷商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部分小眾“洋奶粉”要么是為了節省成本,要么是不重視中國市場,認為沒必要為中國生產中文版,所以選擇直接進口外文版產品,然后在境內加貼白色中文標簽。“新政或許會淘汰掉這些小的‘洋奶粉’。” 不過,有原來只進外文版的進口商已改變策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羊城晚報記者獲悉,法國
新年伊始,飛鶴、圣元、合生元等國產奶粉品牌紛紛展開并購和海外建廠,以搶在工信部奶粉行業兼并重組方案公布前實現布局。 1月14日,飛鶴乳業宣布,飛鶴與吉林艾倍特乳業達成協議,飛鶴乳業將斥資全面收購艾倍特乳業。 稍早之前的1月10日,圣元奶粉宣布,在法國布列塔尼區投資1億歐元建立一座設計年產能達10萬噸的全新現代化嬰兒奶粉工廠,用于生產嬰兒配方奶粉和原料加工等。去年底,合生元以3.5億元收購湖南亞華子公司長沙營可公司100%股本權益,所收購工廠將用于生產素加新系列產品。 國產奶粉品牌整合布局風生水起,而外資品牌卻喜憂參半。去年由于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調查以及恒天然乳清蛋白粉烏龍事件,外資品牌多美滋、雅培、美贊臣受到打擊,其市場份額紛紛被惠氏以及國產品牌搶去。 一國內奶粉品牌人士告訴記者,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3年惠氏超過美贊臣、多美滋占據國內第一位置,前十名奶粉品
“將歐洲最先進的檢測技術帶到中國來”。 “歐陸分析中國乳制品實驗室”在高新區建成。這個位于蘇州科技城的乳制品實驗室,能提供包括嬰兒配方奶粉等乳制品的全套檢測。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進入蘇州的首家可進行第三方食品檢測的全外資獨立實驗室。 記者了解到,“歐陸分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分析領域的檢測服務供應商、全球領先的藥品檢測實驗室之一,并在歐洲環境檢測領域排名第一,1997年在法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歐陸分析集團員工分布全球35個國家和地區,在食品和飼料分析領域建立了一個分布于全球的實驗室網絡與技術中心。 歐陸分析技術服務(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歐陸分析科技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已獲得CNAS認可、CMA 認證及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資質,并成功獲得德國認可機構DAkkS
尼爾森中國客戶服務總監周凌卿日前表示,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嬰兒奶粉市場將會以接近14%的年復合增長率,在2014-2016年期間市場規模將擴張至千億元。 據介紹,過去12年中國嬰兒奶粉消費持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母嬰和電商渠道的銷售占比快速提升。據尼爾森統計,2013年,中國國內奶粉市場銷售額約為600億元,其中,母嬰渠道占比為42%,商超渠道占比達到36%,電商渠道為22%。 從銷售份額看,去年國產奶粉和洋奶粉依然呈現膠著競爭狀態,國產及外資占比分別為46%和54%。乳業專家宋亮稱,近幾年來,國產奶粉在工藝、技術、配方等方面同國際品牌之間的差距在逐步縮小,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依然不足。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國際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許京希望,通過提高采購標準,設置市場準入門檻,來凈化市場上過多的“雜牌”,同時倒逼生產廠家自律。許京還稱,近期將繼續召集相關企業進
食品安全問題近幾年來一直是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之一,也是目前媒體和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視察北京的一個問題“地溝油哪去了?”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討論。人民網一年一度的兩會熱點調查則顯示“食品藥品安全”從去年的第七位躍升至今年的第三位,由此可以看出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在逐步升溫。 食品安全問題也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分析人士認為:“食品安全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監管,更需要眾多食品安全生產企業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中國乳品生產企業來
2014年中法乳業峰會即將于2014年3月10日在中國武漢歐亞會展國際酒店隆重開幕。屆時,來自中法兩國的政、商代表團、國際知名營養科學家代表都將出席參加此次峰會。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峰會、直面峰會,記者也獲悉了此次峰會中不可錯過的三大看點。 看點一:中法乳業精英專家對話 來自法國領事館、法國工商會、法國第一大乳業合作社索地雅集團、國際乳業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等多個機構的專家代表都將出席參加此次峰會。而在此次峰會上中法雙方的專家學者都將會發表精彩的演講,與大家共同探討2014年中國乳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與此同時,來自法國索地雅集團的專家也將為我們深度解讀源自法國先進的牛奶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牛奶之路”。這次峰會上,來自中法兩國乳業精英的對話,不僅是一次難得的國際乳品行業專業
2月25日,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園內異常熱鬧,路上擺起了鮮花路引,穿著荷蘭傳統民族服裝的美女在校園內穿行,學生小樂隊還拿起東方的笛子和胡琴,演奏起了中國民樂“牧民新歌”。如同節日的慶典,是在迎接來自中國的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的入駐。 伊利歐洲研發中心是內蒙古伊利集團和瓦赫寧根大學共同設立的。這是中國乳業目前為止規格最高的海外研發中心,聚焦奶牛養殖、乳品研發和食品安全三大領域,是一個背靠荷蘭,面向歐洲的研發實體。2月25日,這個研發中心正式揭牌,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國內外媒體和專家的關注。 全球研發的雄心 “世界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牛奶?”在伊利歐洲研發中心的揭牌儀式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用這樣一個設問,為自己的主題講話開篇。 “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仍然艱巨,但我們衷心希望,在舉世公認的食品硅谷,在這個對人類健康的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目前的“單獨二胎”政策和各地趨于明朗的實施細則,對奶粉企業有什么影響?針對這塊更大的蛋糕,企業的生產會否作出相應調整?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此后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2013年11月18日,三元股份、新疆天宏、西部牧業等乳業股齊齊漲停,貝因美、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同樣出現上漲。業界預測,自2015年起的5年之內,我國奶粉行業市場容量每年將增加約10%-20%。出乎記者意料的是,詢問幾家大型乳企,對方均表示對“單獨二胎”給乳粉行業帶來的“正能量”有所耳聞,但并不會因這一政策而調整生產計劃。 光明乳業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殷江玲:不是沒有注意到,我們這一塊還沒有單獨的一個計劃,因為我們在正常的在做
據新西蘭中華新聞網援引新西蘭乳品網消息,新西蘭第二大乳企西部乳業公司計劃在建立子公司的前提下加大對中國出口目的地的合作,并將在上海的辦事處招聘大量員工。 西部乳業公司已經針對中國市場在牛奶加工和嬰幼兒配方奶粉部分進行投資,同時,每年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達1.3億紐幣。 西部乳業的董事會主席Matt O’Regan表示,公司另有1.3億紐幣的產品出口到亞洲其他國家。西部乳業在亞洲包含中國在內的銷售額達公司的40%。聯合董事會已經討論了關于建立中國子公司的想法,用以幫助建立一個中國市場內部的更廣闊聯絡平臺。 自從2013年恒天然奶粉污染恐慌之后,像中國一樣,很多國家開始加強對進口食品的質量檢查。當被問及中國市場是否越來越難做,Matt O’Regan表示,“我不能說會很容易,但是我們像很多新西蘭的乳業公司一樣,正在竭盡全力。”
2月26日,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派出兩個工作組,分別深入咸陽市和渭南市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現場指導企業許可證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工作。 去年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審核細則(2013版)》,提高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準入門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結合我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實際, 制定了《陜西省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換證審查和再審核工作方案》,從加強新細則培訓入手,采取多種措施全力推進許可換證工作順利落實。為提高企業和基層監管人員對新細則的理解認識,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通過分別召開細則宣貫會和培訓會,邀請有關專家從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原輔料把關、產品配方管理、生產工藝、過程控制等方面對細則進行解讀,幫助全省19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法人代表和質量負責人進一步掌握有關要求,并組織全省12名審核員參加國家總局組織的審查員培訓考試。 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