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近幾年來一直是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之一,也是目前媒體和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視察北京的一個問題“地溝油哪去了?”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廣泛討論。人民網一年一度的兩會熱點調查則顯示“食品藥品安全”從去年的第七位躍升至今年的第三位,由此可以看出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在逐步升溫。
食品安全問題也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最為重視的問題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分析人士認為:“食品安全不僅需要政府加強監管,更需要眾多食品安全生產企業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中國乳品生產企業來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要從源頭做起,并建立一條涵蓋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的全產業鏈,實現對整個產業鏈的全面掌控。”
安全事件引發信任危機
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導致公眾對國內食品生產企業的信心低下,食品生產領域尤其是乳品生產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那么這種危機程度到底有多重?記者通過走訪了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看法。
“自從去年有了小寶寶之后,我就一直在這里買這個牌子的奶粉。國產奶粉經常出問題,所以我寧愿多花點錢買進口奶粉,這樣會放心一些。”在濟南一家母嬰店,一位購買某國外品牌奶粉的王女士對記者這樣說。
寧愿多花錢讓孩子吃上國外的奶粉已成為很多家長的普遍心態。據全國婦聯宣傳部和中國消費者協會去年發布的《2013年中國母嬰安全消費調查》,近六成的消費者表示買奶粉時會選擇進口奶粉。
在濟南一家高端超市,一位選購韓國某品牌牛奶的宋先生告訴記者:“自從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就再也沒喝過國產品牌的牛奶了,一直是買這個進口牛奶喝。貴是貴點,但喝著不會擔心出問題。”
消費者的信任危機直接影響了食品行業的發展。以乳制品行業為例,2013年奶粉進口量同比上升49%,液態奶進口上升92%。進口乳制品的大幅增長嚴重擠壓了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