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胎需要休息多久 打胎后需要著床2周的時間休息。 女性打胎后,出血的現象會持續一到兩個星期,之后停止。出血的血量是不應該超過月經血量的,會偶爾伴有腹痛也是正常的,因為子宮還在恢復的階段,子宮收縮會引起疼痛。人流后出血的情況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做人流后幾乎不出血,有些人出血量很少,有些人前幾天是沒有血的,過了幾天后會出咖啡色的淤血,有些人則是術后一直出血一星期左右停止。無論您是哪種情況,只要出血量不大,10天左右就停止了,都是屬于正?,F象的。所以說,打胎后需要著床2周的時間休息。 打胎需要休息多久:打胎后沒休息好的危害 術后前三天最好臥床休息,一般需要休息兩周左右,兩周內要避免體力運動和激烈的體育鍛煉。人流后如果沒有的好好休息,會造成: 1、影響子宮復原,陰道流血時間延長,易感染造成子宮內膜炎
順產是大多數準媽媽都希望的一種分娩方式,但如何才能成功的順產呢。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告訴準媽媽們,只要你掌握以下這四大要訣,就能大大的促進順產成功率,一起來看看吧。 要訣一:孕期一定要控制體重 如果寶寶出生的體重超過4000克(醫學上稱為巨大兒),母體的難產率會大大增加,很難順產進行分娩。巨大兒的產生與孕媽媽營養補充過多、 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 孕媽媽理想的懷孕體重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中期懷孕3~6個月和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后共1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懷孕期間讓體重恢復正常的妙招: 1、飲食規律均衡。保持吃早餐、午餐、晚餐和兩頓小食的規律飲食。每天攝取1800-2400的卡路里就足夠了,這可能比你現在所攝取量要少。不規律的飲食習
懷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有很多的變化,但總歸給了孕媽適應的時間。相比較來說,分娩的這點時間可真是太倉促了,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才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居然出現了這樣的變化,關于分娩過程中的稀罕事或者是尷尬事真是說也說不完。事實上,前幾天還有一位剛剛剖腹生出胎兒的寶媽跟我吐槽,選擇了剖腹產的人為什么還要備皮? 在很多女性的心里,備皮這種程序搭配選擇順產的女性再合適不過了,但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程序居然還是剖腹產女性的必備選項。那么為什么剖腹產還需要備皮呢? 什么是備皮? 備皮主要是指在手術之前,對手術區域內的毛發進行剃除、對毛發下的皮膚進行清潔的一種行為,是很多手術的標準流程之一。這種手術標準流程會在剖腹產手術當中遭受寶媽們這樣大的抗拒,有很大程度是因為其位置比較令人尷尬。 剖腹產女性備皮有著怎樣的好處?
羊水破了能洗澡再去醫院嗎 不可以洗澡。 羊水破了后,就等同于子宮內的寶寶失去了保護膜,這時候洗澡,不管是站著洗還是泡澡,都會對胎兒不利。站立洗澡,會讓羊水流的更快,造成胎兒缺氧;如果是泡澡,臟水就可能順著陰道進入子宮,導致胎兒感染。所以,為了胎兒健康著想,不能洗澡。 羊水破了后要怎么做 不要站立 如果準媽媽在羊水破了后保持站立的姿勢,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個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這樣會很容易讓羊水流出,造成宮內的胎兒窘迫,發生胎兒窒息等并發癥。建議發現破水的孕媽媽立馬躺下,并且用枕頭或者衣服把臀位抬高,防止臍帶脫垂,尤其是胎兒臀位和雙胎產婦更應該注意。 保持鎮定 當孕媽媽確定是羊水破了時,要及時躺下,家人也應保持鎮定,不要過于慌張,因為慌張反而會做出很多錯誤的舉動。 保持外陰干
分娩時如何保存體力:產前功課要做好 一般來說,正常的產程需要12~16小時。也就是說,除非是急產,否則每位產婦都要保持足夠的體力才能順利分娩。很多準媽媽都以為產痛很痛,自己可能無法忍受,但是更多時候,是因為分娩過程很耗費體力,并且總感覺距離生產結束“遙遙無期”,才對分娩有了更多的恐懼。 準媽媽應在產前多了解實際待產的狀況,才不會慌亂、害怕,甚至手足無措。建議準媽媽有時間時,可多參加媽媽教室,除了能有效消除生產恐懼,還能多多學習正確的呼吸方式,避免出現分娩“白費力氣”的情況。 分娩時如何保存體力:充足的睡眠 懷孕的時候,媽媽們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讓自己得到休息的同時,也讓自己的孩子有時間好好休息,這樣才能促進胎兒的發育,讓寶寶更加健康聰明。同樣的,在臨產之前,孕婦也要好好的睡覺,只有休息的足夠了,才能有精神生
剖腹產可以要求全麻嗎 一般不能,通常都是沒有選擇的情況的,聽從醫生的安排就好。 大部分剖腹產都是選擇半麻的,有些特殊情況的才會選擇全麻。但有些女性怕痛想要全麻,但不建議。全麻只有用在比較緊急的情況下,因為全麻可以影響胎兒甚至引起新生兒窒息。 現在剖宮產一般都是腰硬聯合麻醉,麻醉效果非常好。在手術過程中孕婦是沒有疼痛的感覺的。想要去醫院行剖宮產術,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克服對剖宮產的恐懼心理,具體上什么麻醉要由醫生決定。 全麻剖腹產的利弊 全麻剖腹產有利有弊。好的方面在于可以快速的完成手術;壞的方面在于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 全麻剖腹產的采用有一定的注意事項,最主要的便是要對麻醉深度這一問題進行預先考量,避免由于麻醉過淺而使得產婦發生應激反應,又要避免麻醉過深而給產婦與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醫學文獻指出,前一胎若有早產情形,也會增加下一胎早產的機會。 前一胎早產,下一胎再次早產機會增高!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許峻睿表示,最新醫學文獻指出,前一胎有早產情形,不論原因是子宮早產性收縮、早期破水、胎盤早剝等非病態性因素,或是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癥等病態性因素,都會增加下一胎早產的機會。這也就是說:早產,可能是一種體質的表現! 因此,除了本次懷孕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妊娠毒血癥等本來就屬于高危險妊娠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早產的征兆外,前次有發生早產的產婦更是要多注意! 輕忽下腹悶痛!高齡產婦懷二胎又早產 今年34歲的許小姐,本身是高齡產婦,第一個孩子「大寶」在懷孕7個多月時,因不明原因的子宮內羊水過少而早產。為了避免第二胎再次發生早產,從去104年懷「二寶」后,謹慎地按時做產前檢查
第一次生娃,很多人從1指到宮口全開,都在6個小時以上。但總有人例外。粉絲媽媽Sandy,開始時用了足足13個小時才撐開到1指,但接下來,整個產程就像開了外掛一樣,竟然只用了2個小時,就從1指飚開到10指! 外掛的人生,沒辦法解釋。 “備孕第一個月就成功了,整個孕期也都一切順利,一直都上班工作,晚飯后一般都會散步,37周開始,每天2杯覆盆子茶。 2016.11.18,當天有些疲憊,肚子有下墜感,但我以為離預產期還早,就沒在意。 11.19凌晨2點半,肚子有了一陣一陣的宮縮。起初疼痛感很輕微,類似大姨媽要來的感覺,不規律也不影響睡眠,我就繼續睡覺了。早上醒來也只有宮縮,但宮縮不規律,沒有見紅和破水。 正常起床洗漱上廁所,但竟然見紅了!趕緊洗澡洗頭并吃了午飯,帶上待產包和老公殺向醫院。 內檢沒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檢查出宮
誰需要接受評估 與懷孕相關的問題來自母體、胎兒與孕育環境(胎盤、子宮),當任一環節有狀況時,其實是有蛛絲馬跡可循,透過胎兒健康評估可篩檢出危險性的高低,并找出問題在哪里?因此,當以下狀況出現時,需要接受胎兒評估: ● 所有接近預產期之一般孕婦。 ● 孕婦自覺有任何不穩定征兆時。 1.與懷孕直接相關:規律或持續下腹痛、產前陰道出血或出現水狀液體、胎動減少等狀況。 2.與懷孕并發癥可能相關:不明原因發燒、持續頭痛、視力異常、體重急增、上腹痛、寡尿、呼吸困難等。 ● 潛藏危險因子的孕婦。 如妊娠/慢性的高血壓或糖尿病、吸毒、酗煙酗酒、多胞胎、過預產期、羊水過少、胎兒生長遲緩或先天性異常等。 對象不同評估方式有別 每一次的產前檢查就是一次的胎兒健康評估,大部分的胎兒沒有問
據有關調查顯示,許多準媽媽臨近分娩都變得異常的焦急與恐懼,本文就針對這一現象,為孕媽媽們支上幾個化解恐懼的妙招,準媽媽趕緊來學習一下吧,提前掌握好這些妙招,有助于你產前情緒管理。 化解臨產前恐懼的幾個妙招 首先我們來看看,臨產前的準媽媽常見的恐懼,主要有下面幾條: No1. 害怕生產過程中的痛 這可能是準媽媽們最擔心的事。由于缺乏經驗,再加上周圍過來人的說法會讓他們更加懼怕生產的痛,有的人甚至還會把生產的痛進行夸大。好多生過小孩的媽媽們在跟她們聊天時會說:“當時痛得都快招架不住了!我都想打身邊的人!”可見生產時的痛有多厲害。又聽“過來人”說分娩時要剪一刀,想想都可怕! No2. 擔心生產中發生意外 盡管目前醫生們一再向公眾解釋“自然分娩的優勢幾乎是無可比擬”,可還是有好多面臨生產的準媽媽一
曾有早產經驗的 有多次流產史、引產史,或者流產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準媽媽要格外小心!因為流產會對子宮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從而使早產幾率變高。 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會使子宮出現過度膨脹,宮腔內壓力逐漸增長,從而可能導致子宮收縮引起早產。所以像雙胞胎通常在懷孕35~36周會安排生產;三胞胎通常在32~33周會安排生產。 年齡偏小或偏大 有研究表示,小于18歲的女性發生早產率是20~34歲女性的11倍;高齡產婦早產的幾率是一般孕婦的1.7倍。 有不良生活習慣 懷孕后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酗酒、吸煙、長期熬夜、飲食無規律等等,都會加大早產的幾率。而孕后期性生活頻繁也容易造成胎膜早破,也是導致早產的比較常見的原因。
稽留流產后多久能出門? 稽留流產后至少半個月后才能出門,條件允許的話建議一個月后再出門。 稽留流產是指胚胎或者胎兒死亡而仍稽留于宮腔內者,且胚胎停止發育后2個月尚未自然排出者,稱為稽留流產又稱過期流產或死胎不下。因胚胎死亡后,胎盤溶解,產生溶血活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微血管內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稽留宮腔時間愈長,引起凝血功能障礙的可能性愈大。并且此時胎盤機化與子宮壁緊密粘連,不易分離。所以,稽留流產術需要先服用藥物流產后再行刮宮。相較其他的流產危害就更大。故稽留流產后一定需要多休息幾天,并且注意不要碰涼水,少用涼水洗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干過于勞累的工作,不要劇烈運動,保持充分睡眠,等身體恢復過來一段時間后再出門。所以說,稽留流產后至少半個月后才能出門,條件允許的話建議一個月后再出門。 稽留流產后出門的注意事項 1
“險”要表現 孕媽媽可突然感到有水從陰道內流出,時多時少,連續不斷地往外流。如果胎膜破口較小,或破裂的地方較高時,則羊水的流出量少,如果從陰道內往上推動先露時有羊水流出,即可確定是胎膜早破;反之,推動先露部但并不見流液增多,往往可能是尿失禁。胎膜早破對母子二人都有危險,必須趕快去就醫。 對母體的危險 細菌可經胎盤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菌血癥、敗血癥,還會增長產后出血、產褥感染和羊水栓塞的機會,使媽媽生命受到威脅。 1、絨毛膜羊膜炎:亦稱宮內感染,發生率約在1.5%-10%之間。臨床體征有發熱、脈率增快至100次/分、胎心率快、子宮有壓痛,如羊水有臭味則提示感染已較嚴重。血白細胞總數≥15×109/l,中性粒細胞≥90%.羊水培養可能陽性。宮內感染對圍產兒特別是早產兒的危險很大,其敗血癥、肺炎等發生率很高,是圍產兒死亡的重
對于準媽媽來說,早產是一個可怕的現象,所以在整個懷孕期間,準媽媽都小心預防著,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告訴準媽媽的是,以下幾類孕婦比較容易早產,準媽媽趕緊看一看,你是否也屬于這一類。 什么樣的孕婦比較容易早產呢 專家告訴你:到底什么樣的孕婦比較容易早產呢? 具體來說,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40歲,體重過輕、過胖(超過80kg),產前心臟、肝、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大好的,曾經歷過早產、早發陣痛、妊娠早期或中期流產的孕婦早產的風險會更高一點。所以,大家要把握好懷孕的年齡和時機,懷孕年齡不宜過大(超過35歲即為高齡產婦),孕前積極治療各種基礎疾病。 其次是孕婦的子宮情況,子宮是胎兒生長的地方,如果子宮的肌肉不能很好地伸展,容易出現早產。先天性宮頸發育不良,或者由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操作造成后天的宮頸損傷,羊膜囊向宮頸管膨出,
生孩子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需要歷經漫長的等待,開宮口以后需要等待開的程度,那么你知道“開十指”是什么呢? “開五指啦、開七指啦、快生了快生了”,不管你是否生過寶寶,似乎關于“開幾指”的這個分娩術語很了解,但是如果真的要問起開十指是什么,相信沒有幾個寶媽能說得清楚。 寶寶想和爸爸媽媽順利見面就必需要經過宮口這道關卡,那么宮口到底是要開多大寶寶才能順利的生產呢? 相信每個媽媽都曉得是開十指,但十指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開了十指?聽說,分娩和“指檢”更配噢! 開指=開宮口 開宮口,又稱子宮頸口擴張。正常狀態下,子宮頸口張開約有一指尖的間隔。 隨著產程的停止,子宮口逐漸擴張,直到翻開到能允許正常大小的胎兒經過,也就是直徑為10厘米為止,整個過程就被稱為開宮口。 子宮頸管長2厘米左右,是銜接陰道和子宮腔的
快臨盆了,準媽們就可以到產房準備待產了。生孩子要準備什么?準媽們知道嗎?拋開待產包這些物品不說,生孩子前,你先要做好以下心理準備,下面是你可能會遇到的各種事情。護理人員會先讓準媽咪們換上待產服,接著和媽咪們說明生產過程。假如想要在生產前想要吃東西或洗澡的話,可以在檢查時和醫師提出要求。接著,護理人員就會開始為準媽咪們打點滴、剃毛、灌腸等。媽咪們是否做好心理準備,接受醫生這時候對你進行的各種行為呢? 1、灌腸 臨產后,由于頻繁的子宮收縮,孕媽們容易發生便秘,使腸管內留有堆積的便便。如果腸內有便便堆積的話,生寶寶的時候往往會影響寶寶的頭的順利下降以及旋轉,從而妨礙產程的進展。因此,臨產前醫生可能會先對孕媽們進行灌腸,清除腸內的糞便,減少產道的阻力,使產程順利進行。此外,如不灌腸排空大便,產婦在生寶寶的時候,注意力會被分散,會有想去便便的感覺,同時還會造成糞便污染產道,容易引發
由于各種原因孕婦容易便秘,繼而會引起痔瘡。那么,孕婦長痔瘡能順產嗎? 孕婦有痔瘡能順產嗎?幾乎每個孕婦都希望能夠順產,認為順產肯定比剖腹產要好,這里暫且不說孕婦痔瘡的問題,大家都知道順產是有一定條件的,即使孕婦痔瘡也要先符合以下條件才能考慮是否能順產的問題,首先產婦的年齡在25-29歲生育,順產的可能較大。年齡越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并發癥的幾率也較高,因此一般都會采用剖宮產。 孕婦長痔瘡對順產有影響嗎 其次就是產婦的營養是否合理,體重是否合格,最理想的懷孕體重是: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孕中期懷孕(3-6個月)和孕晚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即前后共增加1 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這時不宜選擇順產。除此之外還要看產婦是否具備分娩力量,一般產程在14個小
不會建議孕媽怎樣做 而是會把原因原理講清楚 搞明白了不用別人說 咱自會“看著辦” 首先媽媽要知道你的預產期是怎么算出來的? 預產期是40周,這點毋庸置疑。但是不管是APP還是網上各種各樣的預產期計算器,它算出來的數據都是基于兩個前提條件:1.孕媽你的月經周期每月都是妥妥的28天;2孕媽你一定是在月經來潮后14天進行排卵。 這怎么可能? 所以,只有大約5%的胎兒會在預產期出生,大多數媽媽會在預產期之前或之后2周分娩。而第一次懷孕的媽媽通常會更長一些,因為身體以前從未進行過分娩。 真正的“超期”寶寶指的是那些42周還未出生的寶寶,這個比例的寶寶只有不到4%。 預產期到了還未發動,孕媽過于擔心,反而不利于寶寶健康 Tina知道又說了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話,只不
多說女性說起懷孕分娩都是一件痛苦漫長的事,但是只要掌握一些生產技巧,你的生產時間可能會很容易的縮短,陣痛也會消減,下面是上百位的媽媽總結出來的三個順產技巧,孕媽媽們趕緊來看看吧。 技巧一:分娩時最好由家人陪伴,然后在助產士的指導下,分散注意力。家人可以跟她聊一些產婦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講解分娩過程.令產婦掌握其中知識,這種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可以緩解不適,降低子宮對收縮的感受力。 技巧二:產婦自己要學會調節呼吸的節律和頻率。當運動或精神緊張時,呼吸頻率就會加速,學會主動調節呼吸,可以降低分娩所帶來的壓力。因此可以選擇慢胸式呼吸,將呼吸的頻率調整為正常的二分之一。然后隨著子宮收縮頻率和強度調整為淺式呼吸,其頻率為正常呼吸的兩倍。 技巧三:可以由家屬或助產觸摸產婦的緊張部位,并指導放松,并且有親人反復的表揚鼓勵產婦,必要時可使用笑氣陣痛。而對音樂有一定鑒賞
每次說起來自己生娃時老公的表現,小陳心中都是一陣苦澀,老公當時的做法簡直太不在乎她了,小陳懷孕的時候老公就不是太在乎,為此倆人沒少生氣,那時候小陳一直想老公也就是不成熟,或許能當了父親就不一樣了。等快到預產期時,小陳想讓老公多陪陪自己,出現意外了也能趕緊去醫院,誰知人家事可多,說顧不上,一天晚上小陳見紅了,當時感覺很害怕,趕緊叫老公去醫院,后來婆婆過來說沒事,見紅了不用太擔心,而且小陳除了見紅沒有任何反應,這才安心下來,第二天早起,小陳發現自己又見紅了,量比昨天更多了,開始擔心起來,本想讓老公在家照顧自己以及準備去醫院,可是他卻因為忙而推脫了,原來是單位有個關系一般般的同事結婚,自己要去上禮吃飯,而且表示非要去一天不可。這邊老婆都要生了,那邊老公卻要準備著去上禮吃飯,這不在乎的態度讓小陳傷心死了,最后老公還是去吃飯了,而小陳在那一天住進醫院準備待產。 見紅是
產前準備
分娩方式
早產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