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環境較差、專家匱乏、系統培訓難落地以及醫療衛生人員基礎薄弱、學歷不高、待遇偏低等原因,導致了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引進不力、流失嚴重,縣鄉鎮村級衛生人才更是異常短缺,嚴重制約了基層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以及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由此也使群眾一生病就只去大醫院就醫,帶來了看病不便和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基于上述現狀,國家相關部門陸續頒布了《關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標準》《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全國鄉村醫生教育規劃(2011—2020年)》等文件,引導縣級醫院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督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鄉鎮衛生院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明確鄉村衛生室要切實加強鄉村醫生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助力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能力水平提升。
為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近年來,名醫傳世智能化醫院崗位培訓管理平臺始終將基層衛生人員能力水平提升工作作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第一要務,大力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實施人才培養戰略,緊抓引才育才關鍵,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持續提升培訓質量,先后幫助280多個縣市區5000+個醫療衛生單位打造了一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梯次合理、服務優良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受益基層醫務人員達70多萬人,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夯實了基礎。8年間,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變化的是不斷提升的醫療服務水平,不變的是那顆傾情服務群眾的初心。
名醫傳世平臺是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和廣東省醫學教育協會指導的、由廣東醫群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針對數字化醫療人才隊伍建設的專屬解決方案。名醫傳世依托衛健局或醫療衛生單位、采用“互聯網+醫學教育+實操培訓”模式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醫療衛生人員進行標準化、系統化、規范化的線上理論+線下實操培訓,志在助力不同級別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專屬的、個性化的、可拓展的、方便考核的“互聯網+”醫學教育平臺,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質量及相關崗位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推動國家分級診療制度與鄉村振興、健康中國戰略的融合發展。
名醫傳世平臺的誕生,旨在影響并重構傳統的醫院培訓與管理模式,讓衛健局及其下屬單位快速擁有自己的專屬SaaS平臺,讓醫學教育培訓變得系統、精準、簡單、可控。總體來說,平臺5大特性,可圈可點。
考核機制健全。平臺所有者可上傳本單位已有內容或者定制平臺上的現有課程作為考核試題,從而自由構建單位專屬的、個性化醫學教育培訓課程體系。
任務一鍵群發。平臺在應對緊急疫情、突發事件的培訓時可以做到快速響應、一鍵群發、全員覆蓋。
統計功能強大。平臺數據統計分析功能非常強大,可精確記錄學員答題細節并一鍵導出相關考核數據,便于上級管理部門實時掌握一手培訓數據,及時了解學員最新學習情況,監督管理一步到位。
培訓精準規范。平臺所有者可結合實際分科管理、按崗按需精準培訓、整體統籌預先規劃、分批考核階段任務,著力實現醫療衛生崗位人員培訓規范化、系統化、精準化、個性化。
培訓效果顯著。任意時間點添加相關考題、限定答題時間、不公布錯誤答案等嚴苛的考核手段確保了培訓效果,保證了考核質量。
名醫傳世平臺上線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5000+個醫療衛生單位先后簽約,尤其是廣東、廣西、黑龍江等省衛健委直接發文要求轄區內相關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名醫傳世平臺學習提升,取得了四兩撥千斤的顯著效果,在行內引起了強烈反響。2020年底新冠疫情前,廣東省梅州市使用名醫傳世平臺參與常態化培訓的醫生僅3121名。疫情發生后,廣東省梅州市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迅速響應市局文件精神,3天內新增了4485名醫務人員入駐名醫傳世平臺參加新冠肺炎專題課程培訓,爭分奪秒學習新冠疫情防控知識與技能。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2月底,梅州全市127家醫療衛生單位7606名醫務人員使用了名醫傳世平臺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培訓,共計發布培訓任務21691人次,參與培訓任務18178人次,參與率為83.80%;通過考核任務17662人次,參與達標率為97.16%;學員共計考核43212次,人均考核5.68次;總培訓時長為17906.37小時,人均培訓2.35小時。當地衛健委表示,名醫傳世平臺統計監管功能非常強大,方便上級部門實時動態了解學員學習效果,參考大數據精準施策,快速安排緊急醫療事件培訓。另外,行內大伽親自授課、內容與崗位匹配的優質課程、嚴格的培訓考核制度等優勢極大了提高了市內醫生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通過率。
目前,名醫傳世平臺的合作模式主要有縣(市)區整體合作、等級醫院合作、第三方平臺SDK接入合作等3種形式。業務單位或醫療機構可自由定制個性化課程、針對不同醫療崗位學習需求搭建特定的課程體系,種種優勢使名醫傳世平臺在行內備受歡迎。
課程體系完整。目前平臺擁有7000+部醫學教育視頻,內容涵蓋領域最新進展、外科手術視頻、學術論壇會議、臨床病例討論、手術操作視頻、臨床指南要點等。其中,綜合醫院各專科醫生培訓課程(27個臨床專科)2361部、鄉鎮(社區)全科醫生培訓課程(16個科目)476部、鄉村醫生培訓課程(16個科目)423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36個學科專業)1872部、護理人員培訓課程(19個科目)349部、中醫技術培訓課179部、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培訓課程(19個科目)192部、公共衛生服務培訓課程76部、醫學臨床三基考試培訓課程86部、通用類課程(含醫學人文、法律法規、師資培訓等)565部、其他類課程(科研管理、教學管理、醫院管理、實驗技術等)1347部。全國各地的課程中心仍在快馬加鞭的推動課程的增拍、錄制工作,以滿足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學習需求。
三甲醫院背書。截至當前,名醫傳世已與北京301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東方肝膽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107家國內知名三甲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醫學教育培訓課程體系,努力開創新時代中國醫學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院士專家加持。名醫傳世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主管下,依托廣東省醫學教育協會三位院士(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鐘世鎮、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凡凡、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天明)、近6千名專家會員資源,大力構建全科醫學繼續教育課程體系。每周邀請專家開展線上直播課,為鄉村醫生提供常見病診治解決方案;與各地衛健部門洽談合作開展線下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以醫學教育為契機全方位助力各醫療衛生崗位上各層次水平的醫療衛生人員提升能力,推動國家“鄉村振興”“健康中國”戰略落地生根。
后期剪輯專業。為滿足醫學課件錄制需求,名醫傳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建設了12個專業課程錄制中心,覆蓋了北京、廣州、長沙、哈爾濱等區域。與常見的同類型公司交由醫生自己錄制或直播的形式不同,名醫傳世平臺上的視頻課程明確了規范、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形成了體系,為基層醫護人員在線學習最新、最前沿的醫學知識和診療經驗提供了可能。
個性定制課程。名醫傳世成立以來,以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為落腳點,以鄉村振興、村醫賦能為契機,堅持以自建專業課程錄制中心、外聘專家、內推大伽授課錄制課程為主,以外部購買優質課程、委托拍攝制作課程為輔的方式,研發并上線了7000+部優質醫學教育課程,先后幫助了280多個縣市區的70多萬基層醫務人員提升了診療水平,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與競品相比,名醫傳世平臺在培訓模式、內容組織、考核要求、培訓目標上進行差異化運營。就培訓模式而言,必修課由衛健部門或衛生機構按崗按需組織發布任務培訓,而選修課醫生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平臺課程學習。內容組織上,根據國家教學大綱要求組織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有針對性研發相關課程;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崗位要求,對單位員工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匹配對應課程,對其進行業務技能等方面的提升,也可以建立醫院內訓課程庫或者對不同崗位建立專屬培訓體系,供員工培訓使用。對考核規則來說,學員賬號由單位統一新建,考試試題可一鍵群發至學員,培訓分級、課程管理、題庫管理、電子組卷、人臉識別等特色功能方便上級部門對全部或部分學員進行考核、監管;另外,視頻課程可隨機嵌入考題,管理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改、查考題并設置考核參數,考題隨機彈出,限定時間答題,不允許拖動視頻進度條,正確率大于等于設定指標即可通過考核,各種細節確保了考核工作全面、客觀、公正。最后,根據上級部門培訓計劃,適度使用行政手段,通過名醫傳世平臺提升醫務人員的服務能力和醫技水平,助力基層市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十四五”時期,名醫傳世將繼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實施系列人性化、精細化的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診療能力之舉措,將名醫傳世在醫療行業數字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服務經驗、項目經驗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潛心打磨“中國醫療人才智能化培訓領導品牌”,在全面打造醫療行業數字化人才隊伍與建設現代化、高水平智慧醫院的征程上,續寫新的壯麗篇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