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援引于報告《2022年中國嬰幼兒出行行業白皮書》,首發于頭豹科技創新網(www.leadleo.com)。
頭豹科技創新網內容覆蓋全行業、深入垂直領域,行業報告每日更新;政策圖錄、數據工具助您輕松了解市場動態;智能關鍵詞輕松搜索,直奔行業熱點內容。
誠摯歡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頭豹承接行業研究、市場調研、產業規劃、企業研究、商業計劃、戰略規劃等業務。
作為嬰幼兒出行的必備輔助工具,便捷性、安全性、舒適性與高顏值是父母關注的主要因素,品牌需要在產品功能上進行升級迭代來優化親子出行體驗,提升寶爸寶媽帶娃溜娃的意愿與頻次
嬰幼兒出行產品是指為0-7歲嬰幼兒童外出提供保護的出行工具,包括嬰兒推車、安全座椅與學步車、平衡車等,嬰幼兒出行產品可根據年齡、體重、應用場景等可劃分為不同的品類。
中國嬰幼兒出行行業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1)2010年前--起步期:中國嬰幼兒出行行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早期以OEM代工模式為主。2010年前,中國嬰幼兒出行行業大部分企業主要為海外品牌代工,國產自主品牌較少,好孩子、麥克英孚等龍頭品牌占據主導地位。
2)2010至2015年--快速發展期:2010年起,嬰兒推車等兒童耐用品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14年中國嬰兒推車市場規模約在30億元。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嬰兒推車及安全座椅生產國,占據全球90%的產能。
3)2016至2018年--規范整改期:201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童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詳細規定童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范圍及檢驗項目,并加強對童車產品的抽檢工作,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嚴厲打擊,促進行業向規范化發展。
4)2019年至今--成熟期:2021年5月,國家全面開放三胎政策。隨著鼓勵生育政策不斷升級,嬰幼兒出行產品需求持續擴容。90后新一代父母消費習慣趨向個性化,強調體驗感,更愿意為國貨品牌買單,為國產品牌成長提供了沃土,市場競爭加劇。
2021年中國嬰幼兒出行市場規模為516億元,其中主要的嬰兒推車市場近年來增速平穩,規模達283億元,安全座椅市場在2021年相關立法實施后有望迎來顯著增長
從全球范圍來看,2021年全球兒童安全座椅市場規模390億元,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安全座椅滲透率普遍在90%以上,增長趨勢較為平穩。
嬰幼兒出行產品主要消費群體是孕婦、寶媽和0-6歲的嬰童,因此,嬰幼兒出行產品行業的發展與我國嬰幼兒人口數量存在較高的相關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至2014年,我國新生人口數量持續上升,為嬰幼兒出行消費市場帶來增長紅利。2016年,在“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后,當年人口出生率達到12.95‰,出生人數達到1,883萬人,創2000年以來最高峰,帶來了新生人口短期的繁榮。2016年以后出生人數持續下降,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較2016年下降了43.6%。新生兒數量的減少使嬰幼兒出行產品市場面臨增長挑戰,但隨著消費升級、產品性能的提升和產品矩陣的豐富,父母在一個孩子身上花費的ARPU值呈上升趨勢,行業增量市場仍然存在。
從供給端來看,中國嬰幼兒出行業準入門檻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循環。同時,中國兒童安全座椅在轎車中的安裝比例僅16.3%,產品相關標準和政策有待完善
為了獲得溢價收益和搶占消費者心智,許多商家推出“高大上”且智能化的功能設計,并且相較于同款嬰兒推車,價格瞬間翻了一番,但是車子的安全和基本功能被忽視。另一方面,母嬰國潮化趨勢明顯,帶動國貨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創造更多增量市場空間。小紅書11月數據顯示,母嬰品牌種草榜筆記互動量TOP50的品牌中,國貨品牌和國際品牌幾乎勢均力敵。
兒童安全座椅安裝比例僅16.3%,遠低于發達國家90%的滲透水平。產品價格偏高、商家過度宣傳問題普遍存在,我國嬰幼兒出行產品相關細分品類缺乏政策規范
從需求端來看,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更加注重產品的消費細節和服務體驗,對創新技術和產品的關注度和接受度也相對較高,但是對于嬰幼兒出行產品的選擇缺乏科學的育兒知識指導
1)iClick平臺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90后寶媽每月在孩子撫養教育上的支出超過85后寶媽。
作為互聯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批人,她們崇尚科學養娃,更舍得給孩子花錢,有更強的消費力和更高的消費意愿,對產品的新趨勢也更加關注。
2)作為“懶人經濟”和“宅經濟”的主要受眾群體,90、95后父母出門遛娃的積極性遠不如80、70后父母。
感覺出門無聊、攜帶繁瑣笨重,不知道怎么更好的科學遛娃育兒,是他們不愿意出門的主要原因。
3)如何根據寶寶的年齡和成長特性,科學選擇推車和安全座椅成為困擾寶爸寶媽的難題。
不同年齡階段與細分場景對嬰幼兒出行產品的安全性、舒適度、輕便性有著不同的側重需求,家長需要強化安全意識、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幫助寶寶安全、科學地出行
1)0-6個月嬰兒處在依附期,脊柱尚未開始發育,以長時間睡眠為主,對周邊環境有天然的不安全感,需要時刻確認媽媽的陪伴,舒適度與互動性是該階段選擇產品的重要因素;
2)6個月-3歲的嬰幼兒開始學會探索周圍環境,同時也是其骨骼快速生長發育的階段,應選擇科學智能的功能設計保障好動寶寶的成長安全,同時減輕帶娃負擔;
3)3-7歲寶寶的骨骼發育逐漸完全,運動能力與自主意識顯著提高,開始培養騎車、滑板等技能,同時社交技能點亮,與外界的互動增強,需要具有運動玩樂設置的出行工具
專家意見:國內家長在選購嬰幼兒出行產品時年齡段跨度非常大,有的從出生開始一直用到12歲,這個是不太科學的,新生兒、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以及三歲以上的嬰幼兒都有專門為其生長規律設計的產品。同時長時間使用五金和配件會出現一定的老化,安全程度大幅下降。在使用場景方面,中國家長因為沒有養成歐美國家兒童出行的消費習慣,有些場合是不用安全座椅或推車的,即使是購買了有時候因為距離近、怕麻煩不使用,或者存在不正確的安裝方法或使用方法,例如不系安全帶、將推車推上扶手電梯等。中國家長需要改變傳統的消費習慣,強化安全意識,同時嬰幼兒出行品牌要在產品設計上提升舒適度與便捷度,優化家長的出行體驗,讓溜娃成為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
嬰幼兒出行配套服務趨勢、產品高性能材料創新趨勢、產品智能化功能融合趨勢
1)嬰幼兒出行配套服務主要涉及童車以舊換新、租賃共享、安裝維修和出行場景內容服務等。部分出行配套服務并不直接產生收益,因此滲透率并不高,但其潛在商業價值還是吸引了大型品牌商的加入。
2)為使親子出行更加輕減便捷,嬰兒推車、安全座椅等嬰兒出行產品的輕量化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制作材料是影響產品重量的關鍵因素。為實現嬰幼兒出行產品安全性和舒適性的最大化,行業內各領域積極探索高性能材料創新,鋁鎂合金和碳纖維成為嬰幼兒出行產品的熱門新材料。
3)嬰幼兒產品的消費者消費需求愈加多樣化,產品應用場景不斷延伸,將AI算法技術與智能硬件相結合,開發具備多元化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舒適安全的嬰幼兒產品成為我國嬰幼兒出行行業的必然發展方向。當前智能化嬰幼兒出行產品的技術重點主要在用于供電的電子模塊,在穩定度方面研發空間大。
企業案例:ELITTLE逸樂途
ELITTLE逸樂途創立于2017年,以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為切入點,主要圍繞親子出行場景提供“行、用、護、玩”四大產品體系,是我國新一代親子出行品牌中的佼佼者。
1)公司聚焦新一代母嬰家庭,倡導玩在一起的親子關系,鼓勵父母用成長型思維陪伴孩子的成長,致力于提供高質量的出行陪伴方式,滿足從寶寶出行到親子出行的全方位需求。
2)公司以嬰兒推車、安全座椅切入,構建“行、用、護、玩”四大產品體系,2021年天貓生意參謀顯示,逸樂途年銷售額達4.5億元人民幣。
3)在行、用、護、玩產品布局下,逸樂途打造輕簡陪護、輕簡探索、輕簡樂玩的親子樂途三段分齡出行標準,探索更多出行品類,滿足更多出行場景需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