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崩傷眼睛,輕者眉毛、睫毛、頭發(fā)燒焦,眼瞼(眼皮)和面部皮膚、結(jié)膜、角膜的化學燒傷、熱燒傷或異物傷,重者可致眼球破裂傷、眼內(nèi)異物傷,甚至會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損傷,如顱腦、胸腹、四肢的損傷,個別人可能因傷勢過重而死亡。那么,一旦發(fā)生眼睛被炸傷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首先應(yīng)將傷者眼部、面部的污物及沙石顆粒等小心清除,可用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清水不僅能清除塵土等細小異物和血跡,還能使被灼傷的局部組織降溫,并清除創(chuàng)面殘留的化學物質(zhì),減輕進一步損害。如果皮膚表面形成水皰,不要將其碰破,更不要挑破。另外,水皰上不要涂龍膽紫等有顏色的藥水、藥膏,以免增加感染的危險。臨床上經(jīng)常見到涂著藥膏的患者來就診,醫(yī)生為了觀察和判斷病情,要先將其清除,不但增加清創(chuàng)難度,還給傷者帶來更多痛苦。 人面部的血管非常多,如果遇到小血管破裂引發(fā)出血不止的情況,可在就診前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用力壓住傷口,起到止血的作用。
防窒息 不要睡太軟的床,不要用大而軟的枕頭。最好給寶寶備一張小床,以免與大人同床同被睡眠,堵住口鼻。小床上也不要堆疊衣物、玩具,掛玩具的繩索和窗簾繩也不能靠近小床,以免套住寶寶的頸部。 防燙傷 喂牛奶時要先將沖調(diào)好的牛奶滴于手腕內(nèi)側(cè)試溫;用熱水袋保暖時,水溫宜在攝氏50度左右,要擰緊塞子用毛巾包好放在墊被下面,距寶寶皮膚10厘米左右。 防絲線纏繞指端 每天都要檢查寶寶的手指、腳趾是否被襪子、手套或被子上的絲線纏繞,以免血流不通、組織壞死而死亡。 防動物咬傷 養(yǎng)貓、狗等小動物的家庭,應(yīng)將其移到別處。平時要關(guān)緊門窗,以防動物鉆進室內(nèi)傷害寶寶。 防溺水 給寶寶洗澡時,不能暫時丟下寶寶去接電話、開門等,如果必須去,一定要把寶寶用浴巾包好抱在手里,以防意外。 防中毒 冬天室內(nèi)生火爐一定要安裝出氣管道。
有時候?qū)殞毜拇蟊銜驶野咨瑫r寶寶眼珠白色,皮膚呈黃色,這有可能預(yù)示著寶寶得了膽道梗阻或膽汁黏稠或肝炎。寶寶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腸道上部出血所致,寶寶大便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是因為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門周圍皮膚破裂。寶寶大便為小豆湯樣,可能為出血性小腸炎、這種情況多發(fā)生于早產(chǎn)寶寶。 寶寶大便呈糊狀淡黃色、外觀油潤、內(nèi)含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寶寶大便黃褐色稀水樣、帶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雞蛋味,多為蛋白質(zhì)消化不良。寶寶大便為蛋花湯狀、泡沫多、酸味重、量多,多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寶寶大便次數(shù)多、量少、綠色或黃綠色、含有膽汁、帶有透明絲狀黏液、寶寶有饑餓表現(xiàn),多為奶量不足,饑餓所致。寶寶大便黏液性,鼻涕狀并帶血,多半是因為寶寶得了痢疾。 寶寶消化功能不成熟發(fā)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多,一旦喂養(yǎng)不當,還容易發(fā)生腹瀉。 寶寶患了腹瀉之后
如果鼻內(nèi)的阻塞物或分泌物可以直接看到,就取嬰兒用棉花棒先沾點水或用嬰兒油潤濕后,伸入鼻孔內(nèi)(勿超過2公分)將此分泌物取出。切忌太深入鼻腔中,以免造成傷害。 使用濕潤并溫熱的毛巾在鼻子上施行熱敷,鼻黏膜遇熱收縮后,鼻腔會比較通暢,同時黏稠的鼻涕也容易水化而流出來。 注意事項 (1)使用棉花棒時,因為小嬰兒會亂動,小心勿讓棉花棒傷到鼻黏膜。 (2)嬰兒會利用打噴嚏的方法,將鼻孔的異物清除,當突遇冷空氣時也引起打噴嚏,這是正常現(xiàn)象,除非流鼻涕,否則不必擔心。 (3)另外讓寶寶吸一點潮濕的水蒸氣也可以使鼻內(nèi)的分泌物易于清除,也能緩解鼻塞癥狀。可以在浴室放熱水,使水蒸氣彌漫,讓寶寶吸3~5分鐘后,再清除鼻涕。 (4)冬天使用暖氣或電熱器來取暖時,要注意空氣太干的問題,小嬰兒的鼻子會不舒服,室內(nèi)需要加濕。 (5)如果鼻屎干燥并阻塞嚴重的話,可請醫(yī)生使用特殊
兒科急診主要包括下列各種情況: 1. 突發(fā)高熱,達39℃以上。 2. 急性腹痛,劇烈嘔吐,嚴重腹瀉出現(xiàn)脫水癥。 3. 各種原因引起的抽搐、昏迷、紫紺、呼吸困難、心力衰竭、休克者。 4. 各種急性出血,包括咯血、嘔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皮膚出血、大小便出血,以及有體內(nèi)出血征象者。 5. 各種食物、藥物中毒,毒蛇、毒蟲咬傷等。 6. 觸電、溺水、中暑、燒燙傷、煤氣中毒等意外事故。 7. 眼、耳、鼻、咽喉、氣管及食管異物。 8. 腦外傷、骨折、脫臼、撕裂傷或其它急性外傷。 9. 新生兒窒息等新生兒急癥。 10. 其它各種緊急情況,需要醫(yī)務(wù)人員立即處理者。 哪些病必需住院治療? 一般來說,一些急重病孩子必須馬上住院治療。如急性中毒、各種休克、各種急性大出血、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中毒型肺炎、中毒
常見的強酸有硫酸、硝酸、鹽酸、石炭酸等。其對人體組織的損傷程度與酸的濃度及接觸時間有關(guān)。它有強烈的腐蝕性,并能向深層侵蝕。硫酸燒傷的皮膚表現(xiàn)呈棕褐色,鹽酸石炭酸的傷面呈白色,硝酸的傷面呈黃色。燒傷部位劇烈疼痛,皮膚組織潰爛。如果酸類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則口腔、食道、胃粘膜會造成腐蝕、糜爛、潰瘍出血,粘膜發(fā)生水腫,甚至造成胃穿孔,嚴重者引起休克。 急救措施: (1)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局部。 (2)用弱堿溶液中和,如蘇打水、肥皂水,很淡的石炭水等。對石炭酸燒傷使用淡酒精中和為好。 (3)如果酸類經(jīng)口咽下,應(yīng)用粘膜保護劑牛奶、淀粉、稠米湯、面糊或氫氧化鋁等口服。為防止胃穿孔,一般不應(yīng)洗胃。 (4)劇烈疼痛者,應(yīng)給予止痛劑,如強痛定、杜冷丁、嗎啡等,防止疼痛性休克。患者如有呼吸困難,循環(huán)衰竭,應(yīng)注射強心劑、呼吸興奮劑、吸氧或做其他對癥處理。 (5)較重的燒傷
寶寶不管如何的看護都無法避免受到一些意外,而這些意外傷害導致的最直接結(jié)果就是寶寶流血。這時候媽媽們不要過于驚慌無措,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給寶寶提供正確的急救措施才是當務(wù)之急。 寶寶在跑動、玩耍時很容易摔倒,碰傷鼻子而引起流血;復(fù)雜、多變的天氣狀況也是引起寶寶流鼻血的重要原因。干燥的空氣很容易造成寶寶鼻腔內(nèi)水分缺乏,引起寶寶流鼻血。 急救 按壓鼻翼 寶寶鼻子出血時,媽媽要用食指與拇指的第二指節(jié)僅僅的按壓住寶寶的雙側(cè)鼻翼,因為寶寶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中隔的前部,壓迫寶寶鼻子的雙側(cè)鼻翼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冷毛巾 媽媽在采用按壓寶寶鼻翼為寶寶止血過程中,可以將毛巾透濕、擰干后敷在寶寶的額頭,幫助寶寶止血。 止血氣囊 如果寶寶鼻子出血量較大,正常的止血措施見效顯微時,可以把止血氣囊輕輕送入寶寶鼻腔,打5毫升就可以起到完全止血的作用。
1、寶貝的嗓子里總是“咕嚕、咕嚕”的,好像是有痰,是不是患了肺炎或支氣管炎? 當然,寶貝在患了呼吸道感染時,經(jīng)常會使呼吸道出現(xiàn)很多炎癥分泌物,導致寶貝咳嗽、咳痰,不過,有些寶貝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卻并不一定是呼吸道有炎癥,而是由于唾液腺的逐漸發(fā)育,使唾液分泌越來越多,但因不會把增多的唾液及時吞咽下去而引起。當過多的唾液積存在咽喉部位時,就容易使嗓子里發(fā)出“咕嚕、咕嚕”聲音,聽起來就好像是嗓子里有痰,尤其是仰臥或變動體位時。 觀察處理法: 這種“異常”的現(xiàn)象,會隨著寶貝的吞咽功能逐漸發(fā)育完善,慢慢學會吞咽動作而逐漸消失。如果這種現(xiàn)象一直不見消失,可能是身體內(nèi)存在著異常情況,及早帶到醫(yī)生那里就診。 2、寶貝平常的尿液都是清清亮亮的,淡黃色,可這幾天卻尿液發(fā)白、渾濁,是不是得了腎臟疾病? 正常情況
為什么要接種疫苗? 簡單地說,當外界的細菌侵入人體后,人體會產(chǎn)生一種抵抗該病菌的抗體,疾病痊愈后,這種特異性的抗體還會在體內(nèi)保留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當該病菌再次侵入,體內(nèi)的抗體就會發(fā)揮作用,抵御該病菌入侵,使人體不再患病。接種疫苗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進行傳染性疾病的預(yù)防。 什么是計劃免疫?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接種某一種疫苗只能預(yù)防相應(yīng)的疾病,例如接種麻疹疫苗只能預(yù)防麻疹。由于一些疾病的好發(fā)年齡、接種疫苗后體內(nèi)產(chǎn)生抗體持續(xù)的時間等因素,要把需接種的疫苗安排一個順序來執(zhí)行,這就稱為計劃免疫。 我國疫苗怎么分類? 目前,我國將疫苗分為第一類(國家免費提供)疫苗及第二類(自費疫苗)兩大類。 第一類疫苗包括:乙肝疫苗(預(yù)防乙型肝炎),卡介苗(預(yù)防結(jié)核病)、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預(yù)防脊髓灰質(zhì)炎,又稱小兒麻痹癥),白百破疫苗(預(yù)防白
寶寶燙傷氣泡后怎么處理? 工具/原料: 消毒針頭或消毒剪刀、純凈水或涼開水、食用白酒、大米、完膚油或蘆薈汁。 步驟/方法: 1、遠離熱源:首先快速遠離熱源,并且小心脫掉燒燙傷處衣物,讓傷口裸露;如果衣物粘在皮膚上不能脫下,可以用剪刀剪開,不要強行脫下,以免對傷口造成損傷。 2、降溫散熱:剛被燒傷、燙傷傷口處會有大量余熱,需要作降溫散熱處理,否則會燙傷深層皮膚,造成更深程度的燒燙傷。可以用食用白酒(20~50多度白酒,不可用酒精)或大米第二遍淘米水(如果自來水質(zhì)量不好,可以用純凈水或者涼開水淘米,取第二遍淘米水)沖洗傷口降溫,也可以用藥棉浸濕白酒敷在患處降溫,這樣可以快速吸收燒燙傷處余熱,有緩和痛感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注 意:不要用生冷水沖洗傷口降溫,否則會熱毒內(nèi)浸,造成傷口發(fā)炎感染,肌膚潰爛,大大增加留疤幾率。 3、水泡處理:燒燙傷引起
媽媽必讀:嬰兒心肺復(fù)蘇急救法 何謂心肺復(fù)蘇術(shù)(CPR) CPR的英文全文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中文為心肺復(fù)蘇術(shù)。心肺復(fù)蘇術(shù)是一種基本的救生技巧,是指心外按摩與人工呼吸的合并使用,是在患者停止呼吸甚至心跳,心臟失去功能的情況下使用。 一般情況下,腦細胞缺氧4至6分鐘后就會受損,一旦超過6分鐘,就會造成無法復(fù)原的腦損傷。如果在呼吸、心跳停止的早期即刻施行心肺復(fù)蘇術(shù),及時供氧,幫助身體恢復(fù)循環(huán)功能,則可有效提高生存機會。以下介紹的是針對一歲左右嬰兒的心肺復(fù)蘇術(shù)。 有效的預(yù)防措施是防止寶寶意外的最佳方法,然而,有時候危險的發(fā)生防不勝防。那么,萬一發(fā)生緊急情況,迅速、正確的急救行動能夠及時挽回孩子寶貴的生命。所以年輕爸爸媽媽提早學習一些急救法,為孩子安全健康留一手十分必要。
教你幾個小妙招 寶寶吐奶不再慌 癥狀一:吐奶塊 吐奶表現(xiàn): 3個月內(nèi)寶寶的胃呈水平位置,容易將奶存下。且胃的容量很小,寶寶出生后10余天胃內(nèi)只能容納12兩奶,即使只是這12兩奶,要想在胃內(nèi)排空大約也需要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喂奶過于頻繁,這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里,與胃酸結(jié)合,就有可能吐出奶塊。 解決方案: 采用控量奶流的喂奶姿勢 有的新媽媽喜歡躺著喂奶,采用這種面對面?zhèn)扰P哺乳的姿態(tài)式喂奶,會增大寶寶吐奶的可能性。抱著的話寶寶的身體是傾斜的,當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tài),胃的下口便相應(yīng)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因此喂奶時可以把寶寶抱起來
寶寶誤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寶寶安全問題一直是父母比較關(guān)注的,在寶寶受到意外傷害時不少父母都自責不懂急救知識以至使傷情惡化,其實有寶寶的家庭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寶寶出現(xiàn)意外傷害時的一些急救方法。 小兒誤食藥物后怎么辦 在急診室里,小兒誤食藥物的病例常可見到,主要是由于家長粗心大意,未能把藥物妥善地保管好,以致不懂事的小兒拿到了誤服。也有的是因為小兒有病,家長在喂藥時誤將其他種類的藥物給小兒喂下。小兒誤食藥物后怎么辦呢? 家長不要一發(fā)現(xiàn)小兒誤服藥物后就驚慌失措,要冷靜下來搞清小兒大概服的是什么藥,服了多長時間,這對于治療處理很有幫助。如果小兒服藥的時間不長,在4~6小時之內(nèi),家長可以在家里立即采用催吐方法,使小兒把存留在胃內(nèi)尚未消化收的藥物吐出來。方法是: 家長用一根筷子輕輕觸碰小兒的嗓子后部(咽后壁處),小兒會感到惡心
寶寶安全問題一直是父母比較關(guān)注的,在寶寶受到意外傷害時不少父母都自責不懂急救知識以至使傷情惡化,其實有寶寶的家庭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寶寶出現(xiàn)意外傷害時的一些急救方法。 鞭炮炸傷現(xiàn)場急救 放鞭炮既能聽響,又能傷人。多因未及時躲開炮響,成人手持放炮,小兒撿“瞎炮”,或制造、運輸中意外爆炸而受傷。受傷多見于手、面、眼、耳部。 一、主癥 1.手傷:傷口小、淺,有少量出血;重者可傷及肌腱、神經(jīng)、肌肉,骨及關(guān)節(jié);更重者手掌手指大部被炸掉失去原形。 2.眼傷:傷后多有劇痛、出血、眼中有異物;重者眼球脫出,眼內(nèi)出血,視物不清或不能。 3.爆炸性耳聾:傷后一側(cè)耳或雙耳聽力下降或聽不到聲音。輕者雙耳無損。 二、急救 1.止血:手指傷者包扎止血,高舉手指,用干凈布片包扎傷口。淺表有異物立即取出。 2
小孩觸電、溺水、燙傷、中毒的急救方法 小孩安全問題一直是父母比較關(guān)注的,在小孩受到意外傷害時不少父母都自責不懂急救知識以至使傷情惡化,其實有小孩的家庭掌握一些常見的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寶寶觸電、溺水、燙傷、中毒的急救方法。 寶寶觸電后搶救策略 小孩觸電的常見原因有: 1、日常照明用的電燈開關(guān)或燈頭損壞,或插座插頭破損,小孩用手觸摸。 2、各種原因造成的電線拉斷墜落,小孩接觸斷端或絕緣層破損部位,或進入跨步電壓區(qū)域。 3、工業(yè)或農(nóng)業(yè)臨時用電,有時未安裝保險,或電線接頭未纏絕緣膠布,或電閘箱未上鎖等原因,小孩不知其危害靠近電源而觸電。 盡快使小孩脫離電源: 如果小兒發(fā)生觸電,應(yīng)盡快使小孩脫離電源,電源作用于人體時間越長,后果越嚴重。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工具將電線挑開,如附近無木棒等工具,
合格父母必知的急救常識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快速健康成長,可是事不如人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危險,所以父母必須知道一些常見的急救知識才能在孩子受意外傷害時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將孩子的意外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點。 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處理 兒童意外傷害按其輕重可分為以下三類: 1.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淹溺、觸電、雷擊、外傷大出血、氣管異物、車禍和中毒等。這一類事故必須在現(xiàn)場爭分奪秒進行搶救,防止可以避免的死亡。 2.另一類意外傷害雖不會頃刻致命,但也十分嚴重如各種燒燙傷、骨折、毒蛇咬傷、狗咬傷等,如遲遲不作處理或處理不當,也可造成死亡或終生殘疾。 3.還有一類是輕微的意外傷害如小刀劃破了一個小口,摔破了一點皮,燙起了一個小水泡等,這些在家里可進行簡單處理,必要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兒童意外傷害需要急救處理
衣食住行定期排查 預(yù)防寶寶意外傷害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的基礎(chǔ),但是衣服穿著不當、飲食不注意……也是有危險存在的,尤其是對寶寶,作為父母要定期為寶寶定期檢查衣食住行以免寶寶收到意外傷害。 衣服中的危險排查 隨著物質(zhì)生活的豐富,寶寶們的衣服越來越個性化,但是把寶寶打扮的漂亮的同時不能忽視危險的存在:紐扣、修飾絲帶、堅硬修飾物、拉鏈等,這些物品很可能在特殊的情景中對寶寶發(fā)生意外傷害。 1、不要給孩子穿帶子很多的衣服,寶寶翻身、爬行時容易纏繞頸部導致窒息;較大寶寶在運動中容易絆倒或掛住而發(fā)生危險。 2、經(jīng)常檢查寶寶衣服上的紐扣是否牢固。不給孩子玩鈕扣、豆子或其它小東西,以防掉進氣管里。孩子的玩具最好比口大。 3、年齡幼小的孩子,最好采用扣紐的褲子,不要裝拉鏈,不然男孩的生殖器官會被褲子拉鏈拉傷。較大的孩子家長要督促孩
安全隱患大排查 讓寶寶成為自己的安全大使 溫暖的家,寬闊的路……平時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場合但是并不代表沒有安全隱患,如何排查身邊的安全隱患呢?如何增強寶寶的安全意識呢?帶著寶寶一起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吧。 險情再現(xiàn)—— A:媽媽正在廚房給寶寶燉蛋羹,寶寶端著杯子走向飲水機,正在努力地壓“紅色”水龍頭…… B:媽媽把寶寶放在床上,剛轉(zhuǎn)身去打開電視,他就爬到了床沿…… C:寶寶的球掉到樓梯下面,他正拉著欄桿費力地挪動腳步,想下樓梯…… 也許你家寶寶也曾發(fā)生過這些危險的情況,作為媽媽,你除了盡可能地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外,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就是教寶寶認識危險!
最近不斷爆出小孩子受意外傷害的事件,看著孩子受意外傷害的新聞,使得父母格外的擔心孩子的安全,親親寶貝網(wǎng)整合了各年段小孩子常見意外傷害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各年段小孩子常見意外傷害 嬰兒期寶寶常見意外 0~12個月寶寶不同月齡技能不同:能夠翻身和觸摸,頭部不能長時間抬起,會爬,甚至開始走路,活動范圍比較小。可能發(fā)生的意外:窒息、從床上滾落、燙傷、吞食異物、玩具傷害(銳利的邊緣、細繩子及被吞食的小零配件)、撞到桌角或其他家具的尖角、碰觸電源插座觸電、學步車和折疊式嬰兒車引發(fā)的意外。 安全措施: 選擇合格的嬰兒床。床欄間距離約6公分左右寬度,不要讓孩子的手或頭可以從欄桿中伸出去;床上最好不要放置物品。 床邊應(yīng)鋪防滑墊,以免孩子攀爬跌倒。 不要與孩子同睡一張床,大人容易壓到嬰兒導致其窒息。 夜晚查看孩子睡姿,避免趴著或哺乳時堵住口
如何預(yù)防兒童觸電 電常常被比喻成“電老虎”,在孩子嚴重老虎是很厲害很可怕的角色,但是由于幼童缺乏安全意識所以孩子觸電事件仍是寶寶意外傷害中的常客。那么如何預(yù)防兒童觸電呢? 電的應(yīng)用極大的方便了生活,但是由于人們安全意識缺乏等原因?qū)е碌挠|電致傷致死案件也時有發(fā)生。兒童安全意識薄弱,辨別能力有限,缺乏用電常識,若是生活中不注意很大可能會受這方面的傷害。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針對家用電器類產(chǎn)品日益增多的情況,特別提醒社會和家庭關(guān)注用電安全,教育兒童懂得電對人體的危害,不要用手去接觸插頭、燈頭,不要把充電器等與電有關(guān)的物品當作玩具。在教育的同時,更要考慮到兒童自保意識和能力仍然很低的特點,從硬件設(shè)施上著手,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1、選購電源插座、接線板時,要盡量選擇帶有多重開關(guān)并帶保險裝置的,目前市場上已經(jīng)有了帶有防止兒童誤觸的相關(guān)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