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寶媽發現寶寶一直要喝奶,好像都喝不飽的樣子,出現這種狀況是不少因為自己的奶水不足呢?應該如何應對? 寶寶快滿月了,每次吃奶都是意猶未盡的樣子。每次都會吃好長好長時間,可又好像總是吃不飽!婆婆說都是因為我奶水不夠,寶寶吃不飽,得趕緊加奶粉,要不就耽誤她孫子發育了。可是,我用吸奶器吸奶,發現奶量并不少!這是怎么回事? 寶寶一直要吃奶,真的是因為媽媽的奶水不夠嗎? 專家說:新生寶寶的吸允需求大于能量需求 新生寶寶一直想吃奶多半不是因為饑餓,而是因為他的吸吮需求大于他的能量需求。也就是說,即使寶寶不餓,或者已經吃了足夠多,他依然會繼續吸吮更久,也更希望媽媽頻繁哺乳。 解讀:吸吮反射是哺乳動物及人類嬰兒先天具有的反射之一,是新生兒無條件反射的一種。當用乳頭或手指碰新生兒的口唇時,會相應地出現口唇及舌的吸吮蠕動。
有不少媽媽總抱怨,說自己寶寶為什么總是那么膽小,看見蟲子大驚小怪,見到別人也都是畏畏縮縮。對此,我真的很無奈,孩子膽小難道不還是你們自己造成的嗎? 孩子其實就是一張大白紙,而我們家長就是一支畫筆,孩子的性格、習慣都由我們自己去描繪。生活中,大人很多行為都可能導致孩子膽小,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原因之一——吵架。下面是一位媽媽分享的故事,我覺得有必要學習一下: 爸爸媽媽吵架,孩子嚇的不敢動 那天,我和老公因為瑣事大吵了一架,因為都比較沖動,所以把樂樂忽略在一旁,結果這小家伙看到我們倆還以為是世界末日了,一個人蜷縮在墻角,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我們。 吵架半途,我用余光看到了樂樂,看到他害怕的表情才想起來他一直在旁邊看著,瞬間我后悔不已,連吵架的興致都沒有了,趕緊走到他身邊把他抱起了起來。 被我抱起后,樂樂依舊緊張地看著我和老
轉奶,簡單說來就是給寶寶換奶粉。轉奶期的寶寶可能會有拉肚子、不愛吃奶、嘔吐、便秘、哭鬧、過敏等一系列轉奶的不適癥狀,這也是令爸爸媽媽十分苦惱的。那么,如何給孩子轉奶?怎樣轉奶更安全?寶寶轉奶期的不適癥狀又該如何應對呢? 雖然給寶寶轉奶可能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拉肚子、不愛吃奶、嘔吐、便秘、哭鬧、過敏等一系列癥狀出現,但是隨著寶寶的一天天成長,寶寶需要更加充分的營養攝取,轉奶也就不可避免了。 寶寶轉奶期的不適癥狀該如何應對 1.寶寶拉肚子或便秘 寶寶腹瀉時,媽媽應減少或暫停新奶粉喂養。腹瀉好轉后一周,再嘗試逐漸轉換,轉換時間較之前要適當延長。若寶寶大便比較干,媽媽則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 2.過敏 換奶粉時有的寶寶會出現過敏表現,比如身上出現紅斑等。在寶寶出現過敏反應后,媽媽要馬上停止新奶粉喂養,換回原有
不知道寶媽們在帶寶寶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些問題: 寶寶半夜睡不好,一晚上醒來無數次; 寶寶睡覺要抱著,一放下就醒; 寶寶百天睡覺,晚上不睡覺; 寶寶沒有固定的睡覺時間; …… 在寶媽群里的時間,經常聽到寶媽們抱怨孩子的睡覺問題,常見的表現為入睡困難、夜醒、睡眠不足、睡眠時間不規律等。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如何更好的讓寶寶科學入睡,還媽媽一夜好眠。 寶寶常見的睡眠問題、導致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黑白顛倒睡 對寶寶來說,睡眠是需要慢慢學習的。大多數寶寶睡不好都是因為習慣不好,沒有形成生物鐘,所以也沒有規律的睡眠,結果導致他們的醒和睡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孕期的時候,寶寶24小完全處于“黑夜”,因此幾乎所有的1-2個月的寶寶都有日夜不分的情形。 解決方法:出生后
家長們都很關心寶寶的身體狀況,那么你知道寶寶的一些表情動作嗎?都意味著一些什么意思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當你的新生兒出生后,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理解他的各種情緒表達方式,包括饑餓、尿布濕、不舒服、緊張等。但這些情緒其實有一些共通的跡象,像是踢腿、手臂抽動、拱起背部等,只要媽媽多留心,就會明了。 1、寶寶踢腿動作 這表示妳的孩子很開心,他玩得很愉快。踢腿通常是寶寶表達開心的方式。大部分的嬰兒在浴缸中會踢他們的腿,或是當妳在和他玩的時候。 2、寶寶拱起背部 嬰兒拱起背部來反應他的疼痛或不安。大多數的情況下,寶寶拱起背部是因為胃灼熱。如果寶寶拱起中間的背部,那么也可能是回流的跡象。 3、寶寶撞擊頭部 嬰兒會撞擊頭部在地上或是嬰兒床,當他感覺煩躁或是疼痛。來來回回的撞擊頭部提供寶寶一種舒緩的效
寶寶睡醒之后,往往眼角會有一些分泌物,那么你知道寶寶眼屎的一些小秘密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覺醒來柔和的光線下,看到的是滿臉萌狀的寶寶,BB的眼里不光有你,還有那些小不點的眼屎。當你在清潔寶寶眼屎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眼屎的性狀、顏色、分泌量呢? 從眼屎分泌看BB健康 在晨起或早晨洗臉時,會發現在眼角處有少量的分泌物存在,這與夜間睡覺時眼瞼運動減少,淚液分泌減少,排出遲緩有關。正常的眼分泌物主要大多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覺,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時從淚道排出,不會引起眼部不適。而當眼睛發生某些疾病時,眼分泌物就會發生數量或者性狀的改變: 1、水樣分泌物:為稀薄稍帶黏性的水樣液體,這種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早期淚道阻塞、上火等。嬰幼兒由于鼻梁骨發育尚未完全,部分寶寶可能有內眥贅皮,伴有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癥狀,并有水性
寶寶需要適當的洗澡,如果我們事先能做好準備工作的話,給寶寶洗澡時就不會那么手忙腳亂。 1不宜給寶寶洗澡的6種情況 (1)打預防針后暫時不要洗澡 寶寶打過預防針后,皮膚上會暫時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這時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 (2)遇有頻繁嘔吐、腹瀉時暫時不要洗澡 洗澡時難免搬動寶寶,這樣會使嘔吐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 (3)發熱或熱退48小時以內不建議洗澡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寶寶出現寒戰,甚至有的還會發生驚厥;不恰當的洗澡有時會使皮膚毛孔關閉導致體溫更高,有時又會使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致使寶寶身體的主要臟器供血不足。另外,發熱后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故主張熱退48小時后才給寶寶洗澡。 (4)當寶寶發生皮膚損害時不宜洗澡
寶寶的臀部為什么總出問題?寶寶臀部容易沾上屎尿、并且被尿布包裹的緊,因此皮膚時常受到刺激。因此寶寶臀部就要勤護理。護理不當或護理不到位是最需要避免的。 寶寶臀部護理六個不應該發生的錯誤 不注意男女寶寶不同的護理方法 對于小寶寶來說,雖然基本的清洗方法都一樣,都是從會陰部到肛門處、用清水洗。但男寶寶要特別注意對睪丸下方皮膚的清潔,因為這個地方清洗的時候容易被忽略,清洗不當又容易滋生細菌。 不勤換洗尿布 媽媽沒有及時換尿布。特別是夜間不換尿布,用一次性尿不濕一夜到天亮,長時間不換尿布,尿液對臀部皮膚引起刺激可是產生尿布疹的重要原因。而且很易滋生細菌,造成皮膚傷害。 寶寶洗護用品使用不當 嬰幼兒的皮膚和成年人的膚質有很大區別。選擇護理產品時必須使用嬰兒專用產品,不能以成人用品代替。選購濕紙巾時
你會讓自己的寶寶去游泳嗎?寶寶游泳可是有些好處的哦,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好處嗎?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 嬰兒游泳對寶寶所帶來的好處,已經被眾多家長所認可。不少家長反映,寶寶在堅持嬰兒游泳之后,體質更強,身體更棒,不易患病,家長也更省心。越來越多的家長對于嬰兒游泳可促進寶寶健康成長堅信不疑,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嬰兒游泳可幫助寶寶一生,對于這樣的說法,是否言過其實呢? 其實,我們都知道,對于嬰兒游泳的好處,大家褒貶不一,雖然大部分家長認為能夠促進寶寶各項身體機能發育,但是仍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嬰兒游泳對寶寶所帶來的好處持懷疑態度,認為即使不通過嬰兒游泳,寶寶一樣也可以發展的很好。那么,嬰兒游泳對寶寶究竟會帶來哪些好處呢? 01嬰兒游泳提高寶寶適應能力 嬰兒游泳館屬于寶寶相對陌生的地方,不少家長反映寶寶剛進入嬰兒游泳館就會哭鬧不止,即使家長安
說到寶寶睡覺,相信寶爸寶媽們會有很多話想說。尤其是在冬季,那么冬天寶寶睡覺的講究有哪些?帶著疑問,一起來看看 吧。 冬天到了,又是流感肆虐的季節,家長們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中招”,就給孩子各種捂實,穿的里三層外三層,可卻忽視冬季另一個高發的危險——嬰兒猝死綜合征。 每年冬天,嬰兒猝死的幾率就會增加,因為嬰兒猝死綜合征多發于寶寶睡眠中,也就是深夜到凌晨,很難馬上發現,也造成了死亡率極高,而這也和幾個誤區有關系。 孩子怕冷,穿蓋要厚 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還小怕冷,不能受涼,所以把娃捂的十分嚴實,平日出門就算了,在家也不考慮溫度,就裹的緊緊的,包括睡覺的床被也要厚實,以為這樣是為了孩子好,卻不知道留下了多少隱患。 孩子的體溫調節功能還有呼吸的中樞神經都還未發育完善,對于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也比較弱,如果裹得太厚,往往會出現身體的體溫
寶寶成長過程中,睡眠很重要。睡眠質量不好可能會影響寶寶發育,那么1歲以內的寶寶睡眠禁忌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1歲以內小家伙的睡眠問題,總是讓媽媽頭疼不已,細細算來,竟沒有哪段時間是接連休息好的,怎么回事? 小寶提醒你,可能是你在這些“睡覺禁忌”的地方中招了!不妨對照看看哦! 一、白天不要刻意保持安靜 很多媽媽怕打擾寶寶休息,白天的時候就拉上窗簾,走路說話也是靜悄悄的,生怕驚醒寶寶,殊不知,你這樣的做法,反而讓寶寶區分不了黑夜白天。 一旦產生晝夜混淆,白天睡太多,晚上必然就睡不著,不哭鬧著找媽媽才怪呢。所以呢,白天就可以正常的給寶寶白天的感覺,習慣了就好。 二、不要隨便更換看護人 寶寶朦朧中醒來,一睜眼看到的不是剛剛哄自己入睡的媽媽,什么心情?“我媽媽呢,去哪了?”勢必又是一場不達目的
上周末去看好朋友小雅,中午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家10個月的寶寶,就在旁邊看著我們吃,饞的直流口水,我實在不忍心,就問小雅,能不能給寶寶吃點?誰知她果斷拒絕了我,并告訴我再過兩個月,寶寶也不到能吃大人飯的年齡。那么小寶寶,一般多大的時候才可以吃大人飯呢?如果過早吃又有什么影響呢? 多大能吃? 由于成年人的口腔、味蕾、腸胃已經完全發育成熟,所以他們的飯菜,烹飪的時候,一般都是比較大塊,且口味很重的,而這是身體發育還不成熟的寶寶,無法消化的。根據一些育兒專家的建議,和很多有經驗的寶媽們的共識,寶寶到2歲左右,才能嘗試吃一些大人飯,在此之前,寶寶的營養來源,還是以奶粉為主,輔食為次。不過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給寶寶選奶粉時,要根據他的月齡進行選擇,不要寶寶已經十幾個月了,還給他喝幾個月寶寶喝的奶粉,這樣很容易導致他營養不均衡的。 然而,總有一些
迫于生活的壓力,很多父母在生完寶寶后不久就去工作了。那么問題來了,上班族父母沒時間陪寶寶該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的生活節奏又快又忙碌,有了孩子之后很多家庭會選擇讓老人幫忙一起撫養,因為很多上班族的父母還要回到職場去打拼。上班忙,下班累,每天接觸和教育的孩子的時間比較有限,可是寶爸寶媽心里也知道對于養育孩子是不能疏忽的,那怎樣利用有限的碎片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1、每天都要抽出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上班族的父母一定要明白,不管是老人幫忙帶孩子還是保姆照顧孩子,他們都替代不了作為父母的你們。盡管工作忙碌但是盡量抽出時間每天與孩子在一起親近、互動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你每天安排30分鐘或是更久的專屬于孩子的時間,會讓孩子感到來自于爸爸媽媽的關心、愛護、溫暖、安全。不用太費心思去設計怎么做,自然地陪伴孩子玩耍游戲、讀繪本、
寶寶睡覺的過程中,很多寶爸寶媽發現,寶寶的睡姿是多種多樣。那么寶寶睡覺喜歡舉著手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寶寶才3個多月,肉嘟嘟的小模樣特別招人喜歡。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候的姿勢,每次都能把我逗得合不攏嘴。 原來,寶寶每次睡覺時都是正面仰朝天,兩只小手還舉在頭頂兩側,活活一副“投降”的手勢,再配上一臉稚嫩的表情,別提多可愛了。 不過好玩歸好玩,我也怕兒子這樣睡會著涼,曾試圖糾正孩子,把“小爪子”放下來。不過人家也傲嬌的很吶,不管怎么糾正,下一秒都會自己恢復原狀,繼續“投降”姿勢睡覺。 其實,這樣的睡姿不止發生在一個寶寶身上,你們如果在意過的話就會發現,自己家孩子也可能有過這樣的睡姿哦!而造成寶寶這樣“迷之睡姿”的原因,一般來說有2個。 一、生理習慣 寶寶之所以這么“執著”的用“
照顧寶寶的時候,寶寶們會出現很多各種各樣的舉動,比如吃手。那么寶寶吃手的危害及引導辦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小梅發現兒子變得很愛吃手,開始沒在意,后來孩子鬧了次肚子,經同事提醒可能跟孩子愛吃手有關,小梅就決定讓兒子改掉這個壞習慣。而孩子已經養成吃手的習慣,對于媽媽提出以后不要吃手的要求,很是抗拒,并以絕食來抗議,小梅頭疼不已。其實生活中很多寶媽都遇見過孩子愛吃手的習慣,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錯誤的習慣,正確引導很重要。 吃手的危害: 吃手是孩子求食天性驅使下的一個本能反應,因為將手含在嘴里很是好玩,于是漸漸的孩子便養成了吃手的習慣。一般孩子總喜歡在外面玩耍或者亂摸東西,這是天性使然,但往往接觸的東西都含有大量的細菌。孩子接觸這些東西后,手部沾滿了大量細菌,又因為吃手的習慣,將細菌吞入體內,從而會使孩子體內感染大量寄生蟲,甚至會產生腹瀉等
在寶寶生病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是非常著急的,那么你有沒有注意寶寶生病期間的飲食呢?寶寶為什么生病不能吃發物? 娃生病,當媽的都是心急如焚,再加上沒食欲,更是急成熱鍋上的螞蟻。 娃好不容易想吃點啥,各種食物禁忌又來了:什么肉生痰、不好消化,魚蝦、雞蛋是發物不能吃。就連吃個水果也是要么寒涼不能吃,要么熱性吃不得.... 難道只能吃粥喝米湯? 娃生病沒胃口?正常啊! 有的孩子可能平時特別能吃,忽然間對什么食材都毫無胃口。而有的孩子平時吃的就少,生病后更是吃不進一丟丟。媽媽看著干著急。 仔細想一想,誰沒個頭疼腦熱的?這時候就算給你一桌子山珍海味,是不是也食不知味?所以啊,孩子生病沒胃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美國兒科學會實用喂養指南》中詳細說明了孩子生病期間進食情況的變化過程,看完或許能消除你大
寶寶成長過程中,學走路是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你的一件事。那么關于寶寶學走路的問題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大多數寶寶從10個月大開始就能在爸爸媽媽的牽引下嘗試蹣跚學步了,等到15個月時就可以獨立行走了,在這個階段寶寶突飛猛進的發育給了家人無限的驚喜,那么這一時期家長又該為寶寶做些什么事情呢? 先來了解一下寶寶的小腳丫有哪些特點 1.寶寶的腳掌肥肥厚厚,看起來圓滾滾的,那是因為寶寶的腳掌脂肪層比較厚,腳掌的足弓尚未發育完全,無法完全吸震,所以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的,重心無法像大人一般穩固 2.較容易流汗 寶寶除了腳掌的脂肪層較厚之外,因為新陳代謝速度較快,所以腳掌還很容易出汗,而且鞋子不合腳會影響寶寶學步 一般寶寶學走路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也有些寶寶體態偏胖、體重較重,走得相對要更晚一些
兒子越養越瘦,檢查發現罕見病:威爾森氏癥。引起一些父母的注意,不要等到小孩發病才知道是罕病,有時可能會太晚了。 四年多前,懷胎41w,生下了體重3500g的寶寶;由于我本身有遺傳疾病的背景(地中海型貧血,我本身帶因),所以在產檢的時候,跟遺傳疾病有關的檢測我幾乎都做了。總之,在產檢的過程中,一切都順利正常。 出生之后,小孩從3500g的胖寶寶越養越瘦;從前85%的生長曲線一直慢慢往下掉,掉到3%,然后就再也沒往上提升;但因為媽媽我本身也是從小就瘦,上小學時也只有十幾公斤,所以我一直沒太在意;他能吃,能睡,活動力正常,也蠻聰明的,盡管長輩一直嫌孫子太瘦,我也都說是體質問題。 一直到快三歲的時候,我決定帶他做詳細檢查,目的是為了堵住長輩的嘴,證明他只是吃不胖,也求個自己的心安。 我掛小兒內分泌科,一檢查才發現他甲狀腺低下,肝指
有了孩子后,夫妻之間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睡姿上面。那么問題來了,有了孩子后家里的睡姿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夫妻二人的小甜蜜必然是如膠似漆、蜜里調油的,但是有了小寶寶之后,原先的兩口小家迎來了新的小成員,原本的二人世界成了一個團團圓圓的圈。原本兩個人的一張大床上,多了一個可愛的孩子。晚上睡前夫妻的甜蜜溫馨時刻,成了孩子的睡前故事預備曲。 想要兩個人相親相愛的舒睡一整晚是無法達到的。原先兩個的睡姿,也需要適量的做出調整。這個時候,家中有什么睡姿,就能看出一個非常顯眼的小秘密,家里誰才是最寶貴的那個。 一、夾心餅干式,孩子在最中間 最普遍的一家三口睡姿打開方式,里面的夾心自然是家中的寶貝甜心。爸爸媽媽就成了他最堅強的守護。 讓孩子睡在中間,兩邊有來自爸爸媽媽的雙重守護,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有時候我們突然會出現打嗝不止的情況,小寶寶們也不列外。寶寶一直打嗝,寶爸寶媽們看著難受,那么寶寶一直打嗝緩解的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的身體是十分脆弱的,就算是大家都認為打嗝是很平常的,一般人打嗝的時候只需平靜的等待或者是采取一些方法打嗝就會停止。但對于寶寶來說,卻有可能帶去危險。 特別是寶媽們在日常帶娃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都會非常著急和心疼。如果今后再遇到這樣的狀況,寶媽們不要慌張,試試以下四個方法吧。 1、輕輕拍打寶寶的背部 其實就像我們一般人咳嗽或者是被噎住了一樣,可以通過拍打背部的方法來緩解。如果說寶寶開始打嗝了,媽媽們也可以輕輕地拍打寶寶的背部。 同時媽媽們可以把寶寶抱著,讓寶寶的頭枕在自己肩上或者是把寶寶側放到床上,此時再用手輕輕地拍打其背部。這樣可以讓寶寶在保持全身氣息貫通的情況下讓打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