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燒是嬰幼兒最常見、最易發(fā)生的癥狀。年輕的新媽媽沒有經驗,一看到寶寶的小臉紅紅的、摸摸手心熱熱的、額頭燙燙的就帶著寶寶急匆匆地趕往醫(yī)院,所以媽媽們應該有基本的認識,并學習和掌握一些必要的辨別疾病的知識,這樣即使寶寶發(fā)燒時,也可以得心應手。 寶寶發(fā)燒表現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如果孩子發(fā)熱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后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說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yǎng)。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yī)院。 2.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fā)黃、發(fā)青、發(fā)紫,眼神發(fā)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yī)院。 3.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顱腦病變,應去醫(yī)院。 4.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fā)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huán)衰竭。這兩種情況均需再去醫(yī)院。
夏天寶寶容易發(fā)燒,父母決不可掉以輕心。由于天氣很熱,許多兒童常常是滿頭大汗、滿臉通紅,別以為都是暑熱造成的。只要孩子不想吃飯、懶得動彈,就要懷疑是否發(fā)燒,用體溫計測一測,一旦發(fā)燒就應引起注意,及時查找寶寶發(fā)燒的原因。 臨床表明,夏季寶寶突然高燒應特別注意傳染病的發(fā)生,并及時上醫(yī)院診斷。 在39℃以下,家里就可以對付 不過,寶寶夏季發(fā)燒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會出現打噴嚏、怕冷、咳嗽、頭痛等癥狀,如果熱度不高,在39℃以下,大多情況下在家里就可以對付。 一旦發(fā)現小兒發(fā)熱,只要明確了屬外感發(fā)熱,就沒有必要頻繁地去醫(yī)院。 因為醫(yī)院病人集中,很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加重。在家中護理好發(fā)燒的孩子對疾病的康復既重要也十分必要。 其實,發(fā)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小兒發(fā)燒要多喝水排毒,一般情況下,體溫不超過
有些父母在對待小兒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時候存在很多誤區(qū),專家特別提醒父母注意。 感冒是小兒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醫(yī)學觀察,一個孩子在一年內往往反復發(fā)生感冒數次之多,尤其是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容易感冒。 錯誤觀念一: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了? 在幼兒期,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嚕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其實那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大多媽媽們會擔心是不是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因為造成以上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了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腔分泌物,尤其是沒有發(fā)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yǎng)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fā)生了。 至于什么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yī)師發(fā)現有鼻腔內發(fā)炎,即發(fā)紅、腫脹,引起鼻粘膜分泌物增多時,才能下此診斷。 錯誤觀念二: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
網友:寶寶感冒鼻塞怎么辦?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的,寶寶有點感冒了 鼻塞、但其它方面還可以, 吃了艾暢和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但還是沒有什么效果,請問有沒有通鼻子的藥水的,寶寶專用有嗎?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的嬰兒由于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感冒的寶貝很難受 孩子一年要得上5~6次感冒是屬于比較普遍的。感冒的典型癥狀包括: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嗓子疼、疲倦、沒有食欲、發(fā)熱。1歲以內的嬰兒感冒,常常會出現發(fā)熱(體溫超過38℃)、咳嗽、眼睛發(fā)紅、嗓子疼、流鼻涕。感冒的寶寶常常會出現食欲下降。6個月內的寶寶,由于還不會在鼻子完全堵塞的情況下進行呼吸,所以常常會出現吃奶和呼吸困難。 感冒的持續(xù)時間 一般,感冒將持續(xù)7~10天,小寶寶有時可持續(xù)2周左右。咳嗽往
寶寶感冒了,每次的癥狀并不完全一樣,你知道該如何區(qū)別對待嗎?本文為您介紹寶寶各種感冒狀況的應對方法,當然,寶寶生病,還是要去醫(yī)院檢查治療。 感冒寶寶的分癥護理 要知道,每個寶寶的感冒癥狀輕重表現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6個月以前的小寶寶,即使感冒了,癥狀通常也不會很嚴重,體溫也多不會超過38.5℃。最主要的癥狀是流涕、鼻塞、打噴嚏。較大的嬰兒全身癥狀顯著,起病急,易出現高熱、咳嗽、奶量減少。如果體溫過高可出現高熱驚厥,因此要注意控制體溫。 感冒病程一般3-7天,父母在這期間要對寶寶精心護理,注意觀察。如果癥狀逐漸加重,應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或合并了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不必每次都吃感冒藥 感冒癥狀比較輕,有時根本不需要吃藥,讓孩子好好休息,保證睡眠,多飲水。 感冒引發(fā)鼻塞 寶寶感冒時,會出現鼻塞,這時寶寶在吃奶、進食和睡眠時都會覺得呼吸困難,因此他
其實,感冒是兒童的易發(fā)病,即使夏天也不例外。感冒是由病毒或者細菌引起。現在很多孩子在幼托機構,孩子們常常在一起玩耍,感冒病毒或細菌非常容易在孩子間傳播,一個孩子感冒,很容易傳播給另一個孩子,此起彼伏,感冒不斷。因此,集體生活的孩子感冒的幾率較高。 寶寶夏季感冒的原因 寶寶感冒的病因可從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個方面分析。內因有: 1)嬰幼兒的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善導致其容易患感冒。母親體內的免疫球蛋白IgA不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故胎兒、新生兒血清中無Ig A,在1歲時才為成人的13%,以后逐漸增加。免疫球蛋白IgG、IgM雖然可以通過胎盤由母親傳遞給胎兒,但在寶寶出生后5-6月基本消耗盡,其自身產生IgG、IgM的能力尚低,因此寶寶生后5~6月后血中IgG、IgM水平較低。分泌型IgA、IgG、IgM具有保護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作用,由于嬰幼兒的呼吸道粘膜缺乏這
感冒 這是寶寶咳嗽的病因中最常見的一類。寶寶如果是咳中帶痰,但是沒有伴隨急促的呼吸,那可能是普通感冒。如果是因流感引起的感冒,咳嗽時,往往會由喉部發(fā)出一種略帶嘶啞的聲音,有時候會有痰,而有時候則只是干咳。 百日咳 這種咳嗽劇烈而聲音沙啞,一般每呼吸一次就要連咳幾次。由于劇烈的咳嗽常引起聲門痙攣,所以會發(fā)出高音調的類似雞叫的聲音。咳嗽劇烈時還會發(fā)生大、小便失禁,面紅耳赤,而且持續(xù)劇烈的咳嗽也常常容易引起干嘔。 喉炎 喉炎分急性和慢性兩類。喉炎導致的咳嗽一般咳聲嘶啞,陣陣干咳。吸氣時,喉頭會伴有鳴笛一樣的聲音,咳嗽時,有“哐哐哐”的破竹聲,并且逐漸加重。小兒急性喉炎容易發(fā)生聲帶水腫的現象,應及時就醫(yī),以免危及生命。 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又稱咳嗽變異型哮喘。大部分患兒的咳嗽為刺激性干咳,部分會伴有少量痰液。咳嗽劇烈時,肺部
不要以為,只有在冬天或季節(jié)更替時才會頻發(fā)感冒,其實,夏季感冒更難纏。專家表示:對幼兒或體弱多病的人而言,夏季感冒會給他們帶來大麻煩。 一般,多數夏季感冒是因為身體突然著涼,血液受到冷刺激而反射性引起鼻子和喉嚨的一時性缺血,使抵抗力減弱,感冒病毒乘虛而入。除了一般的感冒癥狀外,夏季感冒還有口渴心煩等內熱現象。 初期表現為:不停地流清涕、頭昏腦脹、怕冷而出汗、心煩口渴,四肢無力等癥狀。 引起夏季感冒的內外因:不明原因不能亂用藥 夏季感冒不容易治好,主要是因為在治療時沒有辨清病癥,有人一發(fā)熱就用清熱藥,不僅沒治好病,反而使病情加重。因此,治療前必須弄清病因。 引起夏季感冒的內因:抵抗力下降 1、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2、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 3、夏天,許多人食欲減退,主要以清淡食物為
寶寶處于免疫功能低下狀態(tài),容易反復呼吸道感染。一到換季,這類寶寶就很容易反復感冒發(fā)燒。媽媽擔心寶寶受苦,治療時療程不充分,用藥1~2天后熱一退就停藥。療程不足,致病菌沒有被徹底消除,一旦寶寶受涼、勞累或抵抗力低下時,就又發(fā)病了。 1987年國內兒科界制定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復感兒)診斷標準是:0~2歲寶寶每年上感7次,下感(包括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炎)3次。3~5歲寶寶每年上感6次,下感2次。 第1招:吃好 足夠的營養(yǎng)是保證寶寶生長發(fā)育和健康的先決條件。 大力提倡母乳喂養(yǎng)。讓寶寶吃夠母乳,延長斷奶時間至生后第二年。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物質和抗體,對多種病毒和細菌起著保護作用。 寶寶長到4~6月時逐漸添加輔食。注意寶寶的均衡營養(yǎng),如牛奶、肉類、蛋類、魚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均不偏廢;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按時進餐,不挑食、不偏食。 平時給大點的寶寶多
孩子夏季感冒從內因看,因為氣溫比較高,喝水過多易造成水濕內停,郁而化熱;孩子出汗較多,會消耗能量;濕度比較大,食欲減退,會影響進食;晝長夜短又悶熱,導致睡眠不足。 這些因素都會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而易感外邪。從外因看,孩子容易貪涼飲冷,如吹空調、喝冷飲、吃雪糕、冷水洗澡、乘涼露宿等,溫差太大,不易適應,而易感受風寒暑濕之邪;從病原微生物看,是夏季適合一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 發(fā)病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主要表現為鼻塞、噴嚏、發(fā)熱、頭重、腹痛、腹瀉等癥狀。兼有咽痛、濁涕、痰黃、苔黃膩的是濕熱感冒;咽不痛、涕清、痰白、怕冷、苔白膩的是寒濕感冒;伴有高熱汗多,疲乏無力的是熱傷氣陰感冒;面色萎黃,眼袋青黯,鼻梁有“青筋”,食欲減退,睡眠不安的是脾虛感冒。 治療應辨證施治。 寒濕感冒用芳香化濕、辛溫解表法,常用香薷飲加減,感冒合劑,藿香正氣液
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感冒的經歷,下面就來說說家長在給寶寶治療感冒時常有的誤區(qū)。普通感冒患兒中在3-5天后繼發(fā)細菌感染的約占40%,沒有引起細菌并發(fā)癥的普通感冒患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經過5-7天的發(fā)病過程,自己會痊愈。 媽媽的謬誤一 寶寶發(fā)高燒、呼吸道感染了,必須用抗生素。 專家糾誤:普通感冒患兒中在3-5天后繼發(fā)細菌感染的約占40%,沒有引起細菌并發(fā)癥的普通感冒患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經過5-7天的發(fā)病過程,自己會痊愈。 發(fā)熱有時也是機體對自身的保護反應,有些病毒、細菌適宜在37℃時生長,而高熱到39℃,60%的病毒和細菌可以被殺滅,反而避免寶寶受到更大的傷害。發(fā)熱并不一定說明感染,有的寶寶感染了卻并不發(fā)燒。 建議:如果寶寶確系普通感冒,只需有高熱時對癥服用退熱藥,給予大量喝水、多休息,家長不必緊張。如果3天后繼發(fā)細菌感染,也不必用高級的抗生素
年幼的寶寶特別容易患上齲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蛀牙”。如果你認為,小寶寶的乳牙并不重要,反正是要換的,這可就大錯特錯了,專家可說了,如果換牙前蛀牙脫落,恒牙長得早會發(fā)育不健全,還能影響發(fā)音、語言能力和面部形狀,這樣會直接讓你的小寶寶產生自卑感,影響心理發(fā)育。 牙不好 話也說不好 2歲的小雨可愛笑了,一笑起來就露出一排不整齊的牙齒,那些棕黑色的蛀牙和可愛的小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是爺爺奶奶卻不以為意,照樣給孩子吃棒棒糖,他們說,孩子嘛牙齒早晚是要換的,沒必要年紀這么小就去看牙醫(yī)。 這可讓從外地回來的媽媽著急了,看著小雨嘴巴里面的小齲洞,她二話不說地把孩子抱去了康華醫(yī)院。“乳牙嚴重齲壞當然不能小覷!”醫(y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yī)師楊醫(yī)生說,小朋友蛀牙不但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它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咀嚼功能,繼而阻礙營養(yǎng)攝取,導致生長發(fā)育受影
春季到了,天去變化快,寶寶容易感冒。為了對付寶寶的反復咳嗽,媽咪們也許用盡了所有治咳嗽的辦法,但還是根治不了。到底怎么辦啊?其實,要想從根上治好寶寶咳嗽,還得從寶寶吃的方面下點功夫。 寶寶反復咳嗽飲食8大忌: 一忌:寒涼食物。咳嗽時不宜吃冷飲或冷凍飲料。中醫(yī)認為身體一旦受了寒,就會傷及人體的肺臟,而咳嗽大多是因肺部疾患引起的。此時如果再吃冷飲,就容易造成肺氣閉塞,癥狀加重,日久不愈。同時,痰的多少還跟脾有關。過多進食寒涼食物,還會傷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 二忌:肥甘厚味。中醫(yī)認為咳嗽多為肺熱引起,兒童尤其如此。日常飲食中多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會產生內熱,加重咳嗽。此外,油炸食物也不宜多吃。因為油炸食品會加重胃腸負擔,產生痰液,使咳嗽難以痊愈。 三忌:魚腥蝦蟹。咳嗽患兒在進食魚腥類食品后咳嗽會加重,這與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對魚蝦食品的蛋白過敏有關。尤其是對某些魚、蛋過
“小乳牙受傷了沒關系,反正以后要換牙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可就錯了,因為乳牙受傷的“后遺癥”是非常嚴重的! 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的意外傷害中,乳牙外傷是較為常見的意外傷害,發(fā)生率約為4% 30%,其中1歲半~2歲半的孩子最容易發(fā)生乳牙外傷。可是,有的爸爸媽媽對孩子乳牙受傷不夠重視,如果不是牙完全磕掉了,只是松動或者磕掉一小塊,并不急著帶孩子上醫(yī)院,認為乳牙遲早是要換掉的。不過,如果知道了乳牙外傷對繼承恒牙的危害,爸爸媽媽肯定不會這么無所謂了。 乳牙受傷,可能會出現的3種影響 影響面部美觀 寶寶摔倒磕傷牙齒時,很有可能會出現嘴唇的軟組織損傷,嚴重的還會造成面部皮膚受傷。如果傷口比較大、比較深,就有可能留下疤痕,影響面容美觀,對孩子今后的心理發(fā)育造成影響。 對乳牙和繼承恒牙造成的直接傷害 小乳牙受傷后,有可能馬上就會
春季天氣反復多變,孩子感冒總是反反復復不愛好,家長們都非常頭疼,下面,讓專家為家長們介紹一下孩子反復感冒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小天(化名)今年5歲,最近兩天感冒咳嗽,吃了藥也不見好,心急的媽媽帶小天到醫(yī)院看病,小天媽媽問:“醫(yī)生,我家小天經常感冒咳嗽,好了沒多久又來一次,差不多每個月都要來醫(yī)院報到一次,老是斷不了根,究竟是怎么回事啊?”醫(yī)生翻開孩子的病歷,病史可長著哪,大部分是來看發(fā)燒、感冒的;再看小孩,瘦瘦弱弱的樣子,5歲的男孩子只有大概3歲的體重,而且口唇有點蒼白,一看就像是貧血營養(yǎng)不良。 醫(yī)生給小孩做了些檢查,結果診斷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缺鐵性貧血,給孩子開了些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藥,同時叮囑家人加強營養(yǎng),補充鐵劑,小天過了幾天感冒就好了。以后小天媽媽堅持照醫(yī)生的話去做,孩子身體慢慢比以前好了,吃得多了,體重也上去了,感冒也就少了。 中山大學孫
最近一段時間,流感很是囂張,無論我們躲避得多么小心,總有可能會碰上它。小感冒的話,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飲食食療的方法來改善,當然,首先還要了解食療要注意哪些狀況。不過,一般輕微感冒的話還是容易度過的,我們不需要去看醫(yī)生,因為用藥其實對治療感冒的用處不大,它只能減緩在生病期間的不舒服狀態(tài)。 不同類型感冒的食療法 風寒感冒(這是冬天常見的),表現為發(fā)燒怕冷、頭痛、咽喉發(fā)癢、全身不適、鼻塞、流涕、咳嗽吐稀白痰等。 食療:宜多吃發(fā)汗散寒食品,如辣椒、蔥、生姜、大蒜、豆腐、鮮生姜加紅糖水等。有研究認為,雞湯能幫助人驅走流感,喝雞湯有助于將病毒排出體外。雞湯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可以有效地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感冒時喝雞湯適宜于身體很虛弱的人,而本來非常結實以及過于肥胖的人不宜進食帶溫補性質的雞湯等食物,否則病情可能會加重。 風熱感冒,表現為發(fā)熱較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渴
春季寶寶患感冒、流感要及時對癥治療,雖然這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的對象是中青年,但在這個季節(jié)好發(fā)的感冒和流感還是比較容易侵襲抵抗力比較低下的兒童的。寶寶疾病如何更好的預防呢?為了寶寶健康要注意以下幾點: 何謂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由一種或多種甲型H1N1流感A型病毒引起。發(fā)病率往往較高,但死亡率較低(1-4%)。在溫帶的秋季和冬季,發(fā)病率上升。最常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為H1N1亞型,但其它亞型也在豬群中傳播(例如H1N2、H3N1、H3N2)。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之外,豬還可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類季節(jié)性流感病毒。據認為,H3N2豬病毒最初是由人類傳給豬
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常因為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導致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生病。云南省口腔醫(yī)院醫(yī)護科主任吳勇給出了小兒口腔疾病的護理要點。 鵝口瘡 解析: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該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癥狀: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fā)病。這些白膜可以發(fā)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常見于上下唇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齦、軟硬腭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不易擦去,若強行擦拭后局部潮紅,有溢血。一般無全身癥狀,重者可出現食欲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護理: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孩子生病時應正規(guī)使用抗菌素以減少該病的發(fā)生。對于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
孩子長得很漂亮,偏偏牙齒不整齊。是什么讓他們本該整整齊齊的小牙齒變了模樣?如果你知道了這些影響寶寶牙齒發(fā)育的因素,就可以“未雨綢繆”,要糾正寶寶的不良習慣。 因素一:孕期媽媽的牙齒就不好 如果準媽媽孕期營養(yǎng)不良,缺少胎兒生長發(fā)育必須的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C、D等,都可能造成胎兒發(fā)育不良或發(fā)育異常。妊娠期間,母親受外傷或受大劑量放射線的輻射,也可引起胎兒發(fā)育異常。胎兒的器官發(fā)育是貫穿孕期始終的,身體的發(fā)育異常有可能表現在牙齒上,造成先天的口腔缺陷。妊娠初期患病,如風疹、中毒、內分泌功能失調及其他傳染病也會影響胎兒骨的鈣化程度、牙齒的萌出、乳牙根的吸收,甚至會導致牙齒發(fā)育不全或牙齒畸形。 因素二:一些疾病對牙齒也有影響 寶寶身體健康是保證顱面部骨骼和牙齒發(fā)育的基礎。很多疾病在影響身體健康的同時,更會影響顱面部以及全身的生長發(fā)育。
牙齒發(fā)育不好面形會呈月牙狀嗎?很多人認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換,牙齒矯治等到12歲換完后再做,這樣就一勞永逸了。專家卻認為,矯治應越早越好。如反合畸形(地包天),會嚴重影響孩子口腔、顏面、頜骨的生長發(fā)育,會使患兒面中1/3發(fā)育受限,面下1/3發(fā)育過度,這樣會影響兒童的口腔功能以及一輩子的美觀。 6至10歲是矯治最佳時期 【專家觀點】為什么這個階段可以做矯治呢?目前,很多兒童的牙齒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錯 畸形是一種少年兒童常見的口腔疾病。平時人們所講的牙齒不整齊,虎牙、地包天、齙牙等,在醫(yī)學上稱之為錯畸形。其中,牙齒不齊是最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