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婚姻沒有必要繼續下去,還是趕緊離婚的好?婚姻處不好是不是分開比較好?每個人結婚的時候,都希望自己選擇的這個人是對的,然后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和這個人一起白頭偕老,但這個美好的愿望,能夠完全實現的人并不多。 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結合在一起,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為了這段婚姻能夠持久,我們通常會選擇相互磨合的方式將這個婚姻繼續下去。 但是有些情況婚姻還是不繼續的好,有了這個想法之后,去知乎上搜了一下這個話題,原來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么想: @加肥貓 當你的另一半正把你變成你曾經討厭的樣子的時候; @啊啊啊啊 當你的孩子,為你們為什么不離婚的時候,100%是要離婚了; @張霹靂 這段婚姻對我造成的壓抑和痛苦已經超過了我能承受的范圍; @YUAN 當它把你變成一個差勁
獨生子家庭的婆媳相處好嗎?婆媳關系需要處理好不容易,愛情是兩個人的私事,只要兩個人互相深愛彼此就可以幸福地在一起生活。可是在婚姻里,不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了。 尤其對于女人來說,如何和婆婆相處的和諧似乎成了她的“必修課”。很多人以為如果男方家里有姐妹或者兄弟的話,女人嫁過去很容易和婆婆相處得好。 而獨生子的家庭婆媳關系就無法處理得當。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相反的,在獨生子的家庭里,婆媳關系反而能夠相處得異常和諧。 婆媳關系很難處理妥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婆婆和媳婦兒搶“兒子”和丈夫。對于婆婆來說,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 如今卻聽從一個“外人”的話,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而對于老婆來說,自己陪伴了許久的丈夫怎么可以袒護婆婆。 婆媳之間的這種類似于“爭寵”的做法其實很不明智,這會讓夾在中間的男人左右為難。男人不可能偏袒任何一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婆
“發小,在我婚禮上親了我老婆”,婚鬧中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著名導演李安曾說,婚鬧,是一場五千年的性壓抑,如今鬧婚,已經演變成一場性騷擾游戲。 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是洞房花燭夜,本來該高興的李軍卻非常的郁悶,因為他的老婆在鬧洞房的習俗中被非禮了。 他黑著臉想要訓斥幾句,卻被旁邊的人拉住,還勸他說是鬧著玩,結婚就是要喜慶,你要生氣就意味著你不是男子漢大丈夫,是沒肚量,掃興。 想罵人的他只得忍著,又心疼老婆,眼看著自己的發小緊緊的抱住他老婆,他大聲抗議說不帶這么玩的,沒有人聽他的。 大家越來越興奮,別一個發小湊上親了他老婆,把她嚇得花容失色,大家哄堂大笑。困住李軍的人,并沒有松開他,反而抓緊了他的手,讓他不得脫身,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婆被發小非禮。 直到另一個發小想要摸他老婆的胸,他氣得肺都痛,趁他們不備使出勁兒掙脫了,抄
“為什么不復婚?”這個離婚女人的回答,我給滿分。婚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決定把自己托付給某個人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再決定。 因為婚姻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一旦結婚,就不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還有兩個人背后的家庭,甚至于有了孩子以后,再想要分開就要考慮的更多。 倉促的選擇一個人,開始一段婚姻,到最后發現兩個人并不合適,再想分開的時候,就會給各方的人都造成心理上傷害。 有的人在結婚后,因為各種矛盾和爭吵,讓兩個人離婚,這種不將就著生活的方式,其實是讓人敬佩的。 有的人在離婚后,才懂得如何去愛,才有了屬于自己的新生活。其實,離婚后的人更加珍惜現有的幸福,不在錯誤的地方跌倒兩次,往往也能很快的收獲新的愛情,開啟一段新的幸福生活。 就像蔡健雅在《越來越不懂》里唱的那樣:“得不到的就更加愛,太容易來的就不理睬,”
提起婚姻,總會第一時間就想到舒婷寫的《致橡樹》那是對婚姻最美好的詮釋,“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夫妻就是兩棵參天的木棉樹,在陽光下,在風雨里相互依偎相互陪伴,風雨同舟,這就是很多人憧憬的婚姻模式。 就像我的一位來訪者S,她內心非常希望和老公并肩同行,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做出了驕人的成績,深得領導賞識。 為何在親密關系里會缺乏安全感 她認為自己是優秀的,但是和她老公相比,她還是覺得自己相形見絀,丈夫事業有成,每天都是出席高級場所,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相比之下,S覺自己就是深閨里沒有見過世面的小戶人家的小姐。讓她內心極度的自卑,備孕四年一直沒有懷孕,更加深了她內心的不安。 雖然丈夫對她很好,即使應酬到凌晨也會第一時間回家,看著
產后什么婆婆最難纏?自古婆媳關系難以處理,產后這三種婆婆最難纏,女人看見就想躲,婆媳關系好不了,接下來看看下文吧。 說起婆媳關系,可謂是我國特色了,這場女人之間的戰爭并不是一結婚就打響了的,往往都是在坐月子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坐月子時,女人很怕遇上這3種類型的婆婆,以后家庭關系難和睦,識趣的最好避開。 喜歡指責媳婦太柔弱的婆婆 有些婆婆看不慣媳婦坐月子期間太嬌弱,動不動就是“想當年,我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了”,這就是不討人喜歡的婆婆類型。要知道,中國發展幾十年,比起當年,大家的日子都好過了不少,如果現在還要求兒媳婦像當年那樣過日子,那是社會文明的倒退。 寶寶一出問題就埋怨媳婦的婆婆 有的婆婆,但凡寶寶有一點問題就要被說是媳婦的錯,一直這樣,以后媳婦自然與婆婆關系好不到哪去。對于這種情況,婆婆們要引以為戒,要知道,
為什么很多年輕女性都不愿意生孩子?原因就3點,現實又扎心。女性不愿意結婚生子,一方面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另一方面它無疑會加劇人口老齡化的進程。 職場壓力大 現在女性的職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舊社會,女人的一生就是用來相夫教子的,但現在的女人也要工作,也要掙錢養家,活動的場所不僅僅只在廚房和廳堂了。所以好多女性之所以不愿意生孩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擔心自己的工作。從備孕到做完月子可以去上班這段期間,女性付出的精力和代價無疑是非常大的,有些女性真的不愿意為了生孩子而“斷送”自己的事業。還有人把事業當成自己的“孩子”了,不過如文章開頭所說,這是個人的選擇,旁人沒有權利去進行干涉。 產后婆家嫌棄 有些寶媽在生產之后,由于身體的原因,可能會有奶水不足的情況,又加上有些是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方面,難免會經驗不
過年催生,怎么“優雅”而不失禮貌地懟回去?這年頭,過個年還要準備好一些詞兒來“防身”,單身的要被催找對象,有對象的要被催結婚。 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催生問題,我們除了抓狂,還有哪些應對策略呢?這份新年攻略贈予你,教你如何應對,開開心心回家過新年! 攻略1:主動出擊 對于沒有準備好的姑娘們,排山倒海式主動出擊,不給親朋好友任何機會!例如:“阿姨,您女兒談戀愛了嗎?”“給兒子買房了嗎?”“廣場舞還跳嗎?”“股票賺錢了嗎?”...... 攻略2:勾起痛苦的回憶 “當年生孩子的痛,我至今歷歷在目……”潛臺詞:痛一次刻骨銘心,痛兩次我辦不到,誰說我都堅決不生! 生孩子的痛,只有生過的寶媽最清楚,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會痛,雖然剖腹產生孩子那會兒不疼,但按宮底促排惡露的時候,疼得也是渾身打顫的。也許會被說嬌氣,
過年了,我們為什么要在意別人的看法?結了婚的會被拷問“什么時候生孩子?”,生了孩子的會被拷問“什么時候生二胎?”。我們除了抓狂,還有什么應對策略呢? 為什么我們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 為什么面對外界的催生,你的反應就那么大呢?是自己身上哪些原因,導致了你出現很大的情緒波動呢?這背后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為什么我們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按別人的要求做會死嗎?做自己會死嗎?答案是,當然不會死,不但不會死,還會活得特別爽。 人類是群居動物,如果我們被群體拋棄,孤零零一個人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我們需要群體,需要歸屬感,需要群體里的人喜歡我們,不會拋棄我們,所以我們會在意別人的看法,這是人類的本性。 然而一味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就失去自己,人類也有保持自己獨立性和邊界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
幫女兒帶娃和幫媳婦帶娃,哪種到最后是一場空?聽聽過來人的經歷。整天閑不住,不過累就累點,這樣閨女也能安心去上班! 旁邊的大嬸接了句“給女兒帶娃,以后可是一場空呀!外甥是姥姥家的小狗,吃完就走了。你現在這么辛苦,孩子長大以后還是和爺爺奶奶親。你閨女到時候不還得給公婆養老,沒用的!我是給媳婦帶孩子,日子過得還是很舒坦的,也不擔心以后沒人孝順。” 聽完以后,我的內心也是唏噓不已。雖說很多老人愿意幫子女帶孩子,沒有想那么多,但是如果到頭來反而是一場空,心里也是很凄涼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給誰帶孩子,到頭來反而是一場空呢? 關于這個話題,我曾經也想過,不過畢竟未曾經歷過,還是無法深切體會那種感受。后來我下意識地問過幾位老人類似的問題,這里簡單分享一下他們的經歷。希望給親們一些借鑒和啟發: 給女兒帶孩子,更
養兒防老成最大謊言?堅持做到這幾點,不愁老了沒人養老。換句話講,其實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孩子不孝順也是自己當初種下的惡果。 從小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其實與其到晚年才后悔,倒不如從小就好好教育孩子。而除了進行各方面的智力開發之外,千萬別忘記對孩子進行道德和感恩教育。不要以為這是無關緊要,其實和你的后半輩子關系緊密。 適時退出孩子的生活 當孩子結婚以后,作為父母就要適時退出孩子的生活。要知道雖然他們依舊是你的孩子,但不要將他們一直困囿于原生家庭之中。否則你過多的干涉和參與孩子的小家庭,只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厭煩,而且也不招兒媳婦喜歡,家庭矛盾時有發生。如此一來,你可能為這個家勞心勞苦付出很多,但卻沒有人會領你的情,甚至到老了也沒有人愿意孝順養老
那些沒買房就結婚的年輕人,現在過得幸福嗎?答案很意外。女人沒有嫁給有房的男人就不配得到幸福嗎?那些沒買房就結婚的年輕人,現在過得幸福嗎? 有一對年輕的夫妻是這樣說她們結婚時沒有婚房,靠租房過日子的經歷。她說:我當初二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幾場相親,但是最后都黃了,后來我就自己找對象。 男方有錢沒錢,有房沒房這些條件我都是無所謂的,反正我也是啥都沒有,不會要求另一半必須有什么樣的物質條件。后來,我遇到了理想中的另一半,不過他沒有房子。 起先我父母是不同意的,不過父母都怕我太晚結婚,也就沒太阻攔。我就和男友租房結婚。日子目前過得很幸福,生活也在慢慢變好。當初有人告訴我和沒房的男人結婚注定要過苦日子,沒錯物質條件是相對辛苦。可是,其他的都很甜很滿足。 我的一個
為什么現在流行讓娘家給帶娃,婆婆卻不帶?說到原因女人很無奈。難道因為現在流行姥姥帶嗎?答案還真不是,說到原因女人也很無奈。 跟親媽好交流,婆婆比較難說話 不要以為女人也出去工作了,就對孩子完全撒手不管了,并不是。現在社會對女人要求很高,除了工作以外,孩子的教育依然由女人負責。然而孩子白天大多是由老一輩人在帶,那教育方式上自然存在代溝,女人看到不對肯定要糾正。 如果對象是婆婆的話,女人就很難開口,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是個敏感問題,女人貿然開口指責婆婆,容易激化婆媳矛盾,還會被罵白眼兒狼,到時候受委屈的還是女人。但如果是自己親媽帶娃,女人就很容易交流了,母女立場也更容易統一。 婆婆不心疼兒媳,不愿意帶娃 現在但凡當了婆婆的,大都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在那個年代,“相夫教子”是女人的義務
有這3種表現的家庭很糟糕,用不了十年,日子就過不下去了。生活里充斥著的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如何相互扶持著度過后半生就成了大難題。 夫妻天天爭吵,互不退讓的家庭 很多女人結婚后,發現以前對自己容忍謙讓的男人不見了,生活里這個錙銖必較、毫不退讓的男人是誰呢?帶著這種想法,女人心里越發委屈,嘴上更不留情面了,結果就是家里成了戰場,夫妻倆人成了爭奪勝利獎章的對手。然而對錯真的重要嗎? 起碼在我這里,輸贏遠沒有夫妻感情重要,家庭從來不是講理的地方。婚姻這門課,就看你是想要繼續下去,還是半途而廢。退一步海闊天空,不然夫妻間再深厚的感情也會被爭吵消磨干凈,到時別說十年了,怕是七年之癢都撐不過去。 在孩子的教育上,立場不統一的家庭 在傳統育兒上,中國存在“一個唱紅
幸福的女人都是什么樣的?這些方面不合群的女性會很幸福嗎?有時候我們都在感慨,有些女人也沒有那么出色,可就過得特別幸福、舒心,好像永遠都沒有憂愁似的,可有的女人明明各方面都很出色,卻過得事事不如意。 大姐有個同學,在閨閣的時候,這個同學最厲害,快人快語,而且人又勤快,但是沒想到婚后過得最不幸福的也是這個同學,老公暴力,經常遭受老公的家暴。 雖然這個同學經常被家暴很可憐,可也是每次都是事出有因,大姐的同學經常跟別人攀比婆婆伺候的周不周到,還會跟婆婆吵架、打架,對老公也是大吵大鬧,可以說落得這樣的下場,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確如此,那么婚姻里過得越是幸福、快樂的女人,在這幾方面越是不合群,看你你中了嗎? 一、攀比孩子方面 我家孩子五個多月就出牙了,不到六個月就能坐了,
除了把孩子帶大,應該還有更重要的事吧?即使累,即使傻氣,“那時的我”都想做,一件能真心使我感到安定滿足的事。 我大概是當了媽二年多之后,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大也越大越好帶,卻開始對于自己的人生茫然了起來。 我有份工作、有穩定的薪水、有個健康的孩子、有個偶爾會幫忙做家事的老公,三十幾歲的人生,擁有這些東西,應該算很幸福了。可是…人生應該不只這樣吧? 職業婦女就是一個瘋狂打轉的陀螺,我每天忙得暈頭轉向,趕上班、趕工作進度、趕下班、趕接孩子、趕做家務、想趕快把所有事情忙完,讓自己能好好放空,有時稍微閑了下來總覺得心里少了點什么,明明是踏實的人生,卻又那么的…空洞,還有不滿,覺得自己被掏空,而我仍想保留點什么。有天心里難受的很,便問了些親近的媽媽好友:“嘿,你現在的目標是什么?” “把孩子帶大呀、把小孩照顧好、把家庭顧好…。”大概問了
婆媳之間能和睦相處對很多家庭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不過也別把婆媳關系看得過于消極,有些婆媳關系就很好,不過這需要做婆婆的通情達理,做兒媳的懂事少計較,遇到事情都能夠為對方考慮。 雖然婆媳關系不能夠和真正的母女關系相比,但是也需要婆婆、兒媳拿出最真誠、最有愛的態度對待對方。如果婆婆沒對你說過這3句話,恭喜你,可以把她當成親媽了。 “女人就是要做家務的” 之所以有兒媳抱怨婆婆對自己不夠好,是因為她發現婆婆拿兩套標準對待兒媳和自己的女兒。就拿做家務這件事,有些當婆婆的認為:我兒子娶回來的老婆,肯定是要做家務的,最好所有的家務都由兒媳來做。 我辛苦養大的兒子可不是讓他給別的女人使喚的。更何況女人就是要做家務的,這么多年家里的家務也都是我一個人做。這樣的婆婆要求兒媳做家務好像有說不完的理由,可是她卻心疼自己的女兒從不讓她
有沒有兒子老了生活有區別嗎?這幾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很真實。因為大家潛移默化的認為,養兒防老這個兒,就指的是兒子。 劉大爺:我覺得有區別,區別就在于退休生活不一樣。我身邊有兩個女兒,現在兩個女兒都已經成家了。我和老伴都已經退休了。 平時沒事的時候,老伴去跳跳廣場舞,我去公園鍛煉鍛煉身體,逗逗鳥,下下圍棋什么的,然后一年和老伴報團出去旅游幾次,日子過得挺愜意的。 你看我那幾個老朋友,身邊有兩個兒子的,給兩個兒子買房,娶媳婦借了不少錢,現在退休了,老伴要給兩個兒媳婦帶孩子,朋友還得想法設法的去掙錢。 有兒子的家長,等到老了,可能會更辛苦,不僅要照顧孫子孫女們,而且可能還要繼續為兒子發光發熱,賺錢養家了。 張大媽:我身邊有一個兒子,兒子現在已經結婚生子了,但是我們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婆媳矛盾,我和兒媳婦不
婚后和公婆同住,引發家庭矛盾的往往是這幾件小事,要認清事實。但是也往往是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最后卻引發了很大的家庭矛盾。 每次我媳婦都是在中間勸,有時候朋友聽得進去勸,情況還好一些,有的朋友則是已經因為小事和公婆鬧起來了,心煩才來和我媳婦訴苦。 媳婦經常給我說,她很多朋友結婚后是和公婆一起住的,每次引發家庭矛盾的其實都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事。有時候事情發生了,他們彼此也都后悔,可無奈矛盾已經存在了,很多時候都是各種焦心。 根據老馬我的觀察,以及媳婦給我講的案例,我總結了幾件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的小事,希望對那些婚后和公婆同住的朋友會有一些幫助。當然大的前提是雙方都要認清事實,不能胡攪蠻纏。 誰洗碗、誰拖地這樣的家務小事上 有的家庭兒媳和公婆一起住,婆婆會想自己洗碗、掃地、整理房間忙碌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娶了
真正聰明的媽媽,從不在朋友圈做這幾件事,實在很“掉價”。雖然發什么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有些東西真的不適合發出來,是吧?! 發孩子的裸照以及惹人不適的小視頻 在有些媽媽眼中,不管自己的孩子被打扮成什么樣子,或者作出任何舉動都感覺可愛到爆炸。這原本可以理解,畢竟沒有哪個當媽的會嫌棄自己孩子。 但是總有少數媽媽覺得孩子長得太快,恨不得安裝個攝像頭將孩子的日常活動全都拍下來。更有甚者簡直是開始每天更新的節奏。不管是孩子吃飯、跑步、玩耍,還是拉便便,這些都會被她發在朋友圈,然后附上各種表情。 朋友說,她的朋友圈就經常有人發孩子拉便便的視頻和圖片。有次剛好她在吃午飯,打開朋友圈想瀏覽一下,結果好巧不巧刷到有人放孩子便便的圖片,瞬間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更讓她無法理解的是,有些媽媽還喜歡放孩子的裸照。也許在她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