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周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習作《我學會了包餃子》,為了寫好這篇習作,我給我們家的主廚大師奶奶提了一個建議:今天晚上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菜單的主食--餃子。我還讓奶奶教我包餃子,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全家人分工明確,忙得不亦樂乎。爺爺在菜市場選了上等的肉和餃皮。我學叔叔模樣把肉剁得又細又糊,然后在肉里放些調(diào)料:蔥、姜、鹽、味精、香油等,不停的攪拌,過了十幾分鐘,一股香噴噴的味冒了出來,包餃子的肉餡做好了。
開始包餃子了,奶奶教我怎樣包餃子,我把奶奶的話當成耳邊風,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心想:包餃子有什么難?
我開始動手了,拿起一個面團放在手上滑滑的,仿佛摸到一張幾個月大的娃娃的臉,真舒服!我鏟了滿滿一鏟肉,把肉放到面團的上面,可是,“肉寶寶”非常調(diào)皮,一會兒鉆到左邊,一會兒鉆到右邊,使勁往外鉆,我揮起兩只手,把皮的兩頭包住,“肉寶寶”卻在肚皮上鉆了個洞跑了出來,我只好又拿來一個面團,把“肉寶寶”包住,一個餃子做好了。可是,模樣卻很糟糕。
奶奶看見了,笑著說:“包餃子要記住兩點:肉要適量;餃皮邊上要沾水保持濕度。”
我聽了有點經(jīng)驗,又一次開始動手了,我拿來一個面團學著奶奶的模樣,鏟了半鏟肉,左手輕輕移動它,右手有輕有重地搟。過了一會,我終于搟好了第二個餃子皮,這次餃子的模樣雖然長了點,但比前一個好多了。奶奶滿意地笑了,我也很高興。接著搟第三個,第四個……
晚上我津津有味地品嘗自己做的餃子,真好吃!
今天我真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不能只看他的表面,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的更好!
(同時發(fā)表在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