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論周瑜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杰出的軍事家。漢族。美姿容,精音律,身長八尺有余(1.89米)。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后圖進中原,不幸早逝。
在《三國演義》中說,周瑜心胸狹窄,嫉妒孔明的才華,導致被孔明三氣而死。我認為三國演義的寫法前后矛盾。第一,如果說周瑜心胸狹窄,那么東吳集團老將程普,屢次瞧不起周瑜并侮辱他,周瑜都不在意,反而天長日久后程普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第二,周瑜死后為什么把自己的官職(都督)交給與孔明較有交情的魯肅呢?那是因為周瑜看中了魯肅的才華,認為他能當但這個重任。既然說周瑜心胸狹窄,那么這點又如何解釋呢?
李白也曾對周瑜敬佩過——詠赤壁
詠赤壁
李白
(唐)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詠赤壁
胡曾
(唐)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從以上的兩首古詩中,周瑜又是多謀善斷、胸襟廣闊。“曲有誤,周郎顧。”這句話寫得一點也沒錯,他是個杰出的軍事家,更是美妙的琴師。可以說東吳集團的一半天下是周瑜打下來的,真謂功高蓋主啊!!
“既生瑜,何生亮”事實上周瑜根本沒有說。周瑜也不是被氣死的。令人可惜的是他是病死的。
現代醫學來看,周瑜當年是因為南征北戰,操勞軍事,勤政無閑,少食人間煙火,導致生病。
羅貫中為了突出孔明的偉大形象,不惜一切代價略寫三國中的英才。周瑜就是其中之一。當年周瑜并沒有和孔明水火不容,而是一對好友。
如果周瑜沒有早逝,那孔明北伐時要求東吳支援時,周瑜肯定被作為第一人選,和孔明并肩作戰討伐曹賊。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