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洗手嗎?《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的調查發現,多數人洗手方法都存在誤區。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所主任醫師鄧小虹指出,每次洗手不應少于15秒,但接受調查的1572人中,有近四成人洗手時只是隨便用水沖一下,但其實人們手部皮膚表面存在一些致病,或是在一定條件下致病的污染菌,只要正確洗手很容易被清除。而正確的洗手方法有7步,分別是:取適量的皂液于手心;雙手掌心相對摩擦;雙手掌心向下相疊,十指交叉,摩擦指縫和手背;雙手位置交換;十指相握,相對摩擦指尖和甲溝;一只手握對側手拇指摩擦,再交換;一只手摩擦對側手腕,再交換;打開水龍頭用流動水沖洗手部,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沖洗干凈。但戴戒指、手鏈、手表等,指甲留得過長,涂
指甲油,袖口超過前臂外1/3,沒有暴露手腕部皮膚等,都會影響洗手效果。
調查還顯示,58.4%的人洗手用肥皂或香皂,17.2%的人選擇
洗手液。對此,鄧小虹指出,只要動作規范,用香皂和洗手液都能達到洗干凈手的效果,但最好不要用洗衣皂,它的堿性較強,長期使用會對手部皮膚造成傷害。至于
濕紙巾,再怎么擦也難以清除手上的細菌。
另外,飯前、便前便后,進食之前,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痰液與唾液之后,做完清潔工作、接觸錢幣,接觸過別人以及在室外玩耍沾染臟東西之后,戶外運動、作業、購物之后,抱孩子之前都要認真洗手。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