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開“開學恐懼癥”處方之高中生
高中生增強抗壓性 學會抗挫折
每年9月份,對即將開始的高一生活,大部分學生是陌生的。
首先,是對高中學習生活的不適應。高一的學習難度比初中加大了,不僅學習的強度及量有顯著增加,而且,所學知識更概括、更抽象,更難于理解了。其次,是人際關系不適應,高一新生如果遲遲結交不到新朋友,會使學生感到很孤獨,產生種種不良心理。
由于一進高中就有一種緊張的高考氣氛,同學間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會給新生帶來壓力,嚴重的會產生心理障礙,因此要對高中新生提前進行“抗壓”和“抗挫”教育。
■異域新知
“一心兩用”
寶寶更出色美國行為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新近合作從事的一項專題研究證實:兒童可以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2—3種事情上,而成年人更可以同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多至 4~6種事情上,即便是剛剛學步的1歲嬰兒,也可在父母的教導下一邊聽從父母的指點,一邊邁出蹣跚的步子。這就意味著,對一個頭腦和身體均正常的人來說,“一心”是完全可以“兩用”甚至“多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一樣,也需要后天培養,而嬰幼兒時代對其所做的有意識培養尤為關鍵。
接受過“一心兩用”訓練的3周歲以上的孩子在這方面往往有上佳的表現。此外隨其智力和體力水平的提高,訓練的內容可繼續擴大,難度也可漸漸提高。父母可根據其興趣愛好、表現能力和智力、體力的綜合水平因材施教,讓他們有選擇地進而接受諸如邊聽音樂邊準確擊出倫巴、探戈等舞曲的復雜節奏,邊講故事邊表演魔術,邊看電視邊背誦詩歌,邊背誦英語字母表邊以軀體動作做模擬字形表演,邊彈琴邊唱歌等難度較大的“一心兩用”的訓練。
研究還表明,凡能輕松完成“一心兩用”訓練的孩子,當反過來需要注意力集中時,往往堅持的時間較長,此外大腦反應較快,身體各部位動作較協調,記憶力較強也較富創造性。
不過,在讓孩子學會“一心兩用”的同時,父母自己也必須明白:并非所有活動或工作都是可以同時進行或同時操作的,條件是同時關注的兩件事之中至少有一件是孩子較熟悉又較簡單的。此外,有些場合如“一心兩用”可能引發副作用,那就不要勉強(如一邊用餐一邊講故事就不宜提倡,因為分心可抑制孩子唾液的分泌從而影響正常消化)。父母還須特別提醒那些經常坐不住的“多動”孩子:要是在聽課時看連環畫或做小動作,那就“丟了西瓜得了芝麻”,完全得不償失啦。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