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最新一批入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洋奶粉再次上榜。由澳大利亞生產的亨氏嬰兒配方奶粉被檢測出維生素B2超標以及泛酸未達標準。
讓嬰童食品又一次走到風口浪尖,對此,亨氏中國在媒體上回應稱上述產品并非從正規渠道進口。亨氏在中國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是從英國原裝進口,在內地正規渠道銷售,而被檢產品則是針對澳大利亞市場銷售的產品,并未在中國銷售。
那到底啥是正規渠道,省消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看購買的是否有中文標簽,是否有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要看產品本身上的CIQ標志,還要索取正規銷售發票。
中消協表示,現在母嬰店里一些進口嬰幼兒食品包裝缺失CIQ標志,只標注原裝進口是沒有用的,這樣的產品被人們定義為代購,但安全很難得到保證,尤其是嬰童食品。
根據國家《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的規定,進口食品標簽必須事先經過審核,取得進出口食品標簽審核證書。合格的進口食品還須符合出入境檢驗檢疫標準,具有由檢驗檢疫局出具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外包裝加注激光防偽“CIQ(中國檢驗檢疫)”標志。
嬰童食品玩克隆“張冠李戴”
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調查表明,我國嬰童食品市場當前主要還存在以下問題:沒有獲得QS認證食品仍有銷售;食品添加劑使用數多量大,復配問題明顯存在;保健食品文號,一號多用,混淆視聽誤導選購。
中消協透露,某品牌嬰童食品只有一款產品擁有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但是其利用包裝裝潢相似等手段,克隆出一批無認證的“兄弟”系列產品,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銷售,都以“保健食品”的形象示人。此類食品通常在同一柜臺銷售,消費者不是特別注意,很難發現其中的區別,業內戲稱此為“順風車”式銷售。
“假洋貨”海外注冊包裝蒙人
中消協表示,一些本土企業的產品為便于營銷,通常通過中介公司在海外注冊包裝后,變成所謂美國、新西蘭、日本、意大利或英國企業出品。有些企業還租賃醫學院的場地,產品就成了醫學院科技成果。
特別提醒
買嬰童食品要擦亮眼睛
鑒于以上情況,中消協呼吁消費者應注意:
1,選購嬰童食品,渠道、品牌至關重要。消費者要盡量選擇有信譽的商家,市場認知程度高的品牌的產品。
2.消費者在購買嬰童食品時,除了查看保質期等,還要留意QS標識。
3.對于保健食品和進品食品,還可以對照保健食品批準文號、CIQ標識,可以通過上網等方式查詢其真實性。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