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畢竟和工廠生產出來的標準件不一樣,人吃了沒事只是最低要求,本質上,做奶粉和釀酒一樣,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加工工藝以及微量元素調配的略微不同,就使得在口感與母乳的替代性上也大不同。
紐瑞滋、德露滋、康維多、貝貝頌、紐貝貝、百立樂、培芝、荷蘭朵、金奇仕、倍愛、愛迪生、邁高……你或許是這些“洋奶粉”的擁躉,但若是仔細辨別,這些“外來的和尚”身份卻著實可疑,能不能念好“喂養寶寶”這本經,則更要打上問號。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有數百種品牌的進口奶粉,占據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但這幾百種洋奶粉中,卻有超過九成的來歷可疑,在進口國完全都沒有銷售,均為“中國特供”,也就是俗稱的“假洋奶粉”。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有數百種品牌的進口奶粉,占據超過六成的市場份額。但這幾百種洋奶粉中,卻有超過九成的來歷可疑,在進口國完全都沒有銷售,均為“中國特供”,也就是俗稱的“假洋奶粉”。
“在新西蘭隨便什么地方———哪怕是一個垃圾場,注冊一個奶粉企業,在境外披上‘洋皮’,找一家代工廠,就可以以‘進口奶粉’之名逆襲境內市場。”曾經參與運作過某新西蘭進口奶粉品牌進入國內市場的張軍(化名),一兩年時間內,便在“假洋奶粉”銷售中獲利數千萬元。
張軍向南都記者透露,每罐100元左右成本的奶粉,可以賣到300元左右。在2009、2010年這樣的黃金時代,他代理的“假洋鬼子”奶粉,每年的銷售額輕松過億。“如果嚴格裝罐的話,小孩吃了也不會出什么太大的問題,但也就僅僅是不出問題而已。”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