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奶業未來或轉向液態奶。
奶業整合即將拉開序幕。
近日有媒體從乳業行業人士處獲得一份工信部編制的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重組方案(報批稿,尚待最終定案),目標是5年后,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整合為50家左右,前十大國產品牌奶粉集中度超過80%。
這一消息爆出,對于品牌、份額并不強勢的湖南奶業來說,似乎并不是一大利好。
“這對于湖南奶企有利有弊,關鍵還在于企業將如何應對。”10月21日,湖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劉海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信部劍指重組
近年來,奶業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加上層出不窮的問題,消費者對奶業的信任感也降到了歷史低點,這也讓奶業成為政府重點關注的對象。
目前工信部的結論是:由于乳品產業集中度低,行業粗放增長,因此質量安全根基不穩,嚴重制約了產業健康發展。
與工信部的說法相同,目前全國共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國內奶粉品牌有500多個,年產配方奶粉60萬噸,年產量在3萬噸以上的企業僅3家,市場占有率在45%左右。
工信部指出,由于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競爭力弱、高端市場有效供應不足、消費者對國內品牌缺乏信心等問題依然突出,質量安全存在隱患。因此,面對質量安全保障新要求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情況,必須大力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國內品牌,增加有效供給。
最終定額50家左右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此次《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摸底調查;第二階段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前10家國內品牌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最終配方奶粉企業整合到50家左右。
對于此次兼并重組,工信部的原則為:企業自主,政府引導。推動有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強強聯合,省(區)內產能整合和跨省兼并重組與聯合重組等方式。
工信部擬以稅收優惠、財政扶持、金融綜合授信、發行股票和債券和被兼并企業土地開發收益5項政策措施和保障。該最終方案將會在10月份公布。
湖南奶企未來在液態奶
“在兼并重組中,湖南奶企并不具備優勢,但這不表示,湖南奶企沒有機會。”在劉海林看來,湖南奶企今后的發展方向是液態奶,特別是本土市場。
據悉,湖南目前僅有幾家奶企,產量、市場份額都不具備優勢。但劉海林認為,中國奶業市場不會出現一枝獨秀的狀況,區域奶業品牌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運輸半徑短的低溫巴氏奶(液態奶)一直是區域乳企對抗全國性品牌的利器。”劉海林表示,目前湖南奶業一年的產值為三四十億元,市場空間非常大,而消費量非常巨大的低溫奶由于時間和溫度的限制,因此消費半徑較小,或將成為湖南奶企的機會。
“只要從低溫奶、學生奶等方面入手,做好本土市場,湖南奶業的未來依然可觀。”劉海林表示。
鏈接
奶粉企業集體上漲
受國家力推并購乳業的方案影響,21日早盤,乳業股出現集體上漲。截至上午10:22,板塊上漲2.77%。個股方面,新疆天宏漲8.15%、貝因美、華測檢測、光明乳業、西部牧業、伊利股份漲幅均超3%。其中伊利股份漲幅3.49%,報50.42元,盤中該股最高見50.68元,創歷史新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