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受到“香蘭素”風波侵襲的美贊臣和惠氏奶粉日前同時公布國家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未檢出香蘭素。日前有報道稱,湖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在一項針對美贊臣、雅培、惠氏等洋品牌的1階段嬰兒配方奶粉調查中,在上述品牌相關產品里均檢測出香蘭素,判定其不合格。不過,檢測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隨后又稱由于工作人員失誤,檢測結果無效,委托檢測的樣品中并未檢出香蘭素。
面對美贊臣和惠氏日前公布的香蘭素檢測報告,依然讓人將信將疑。這個報告是企業自己出資,請檢測機構檢測的,這個檢測也應該算是企業的“自檢”,仍存誠信漏洞,結果可信度并不高。
之所以說這次檢測屬于企業的“自檢”,是因為這次檢測完全是企業自己花錢找的檢測機構,過程中沒有第三方參與與監督,可以說這次檢測是不公開的檢測。這樣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就完全取決于企業和檢測機構的誠信。對于企業的誠信,筆者不敢恭維,對于檢測機構的誠信,也不敢輕易相信,畢竟是企業自己找的檢測機構,檢測機構與企業之間存在這利益關系。
說美贊臣、惠氏等企業與檢測機構存在利益關系,是因為他們的關系就像是雇主與雇員的關系。按常理,只有企業平安無事,“雇員”才能不斷有奶吃。假設一下,如果檢測機構檢測出奶粉存在香蘭素,他們現在是可以風光一時,但是將來,美贊臣、惠氏等這些財大氣出的企業,還有誰會找這家檢測機構來檢測呢?檢測結果涉及到相關企業的利益,這樣也就涉及到檢測機構的利益。檢測機構只有按照企業的初衷,做出檢測報告,這才有利于檢測機構與企業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這樣的結果能促進企業與檢測機構之間小小的“共贏”。檢測機構與企業,就像是兩只螞蚱,已經被利益拴在了一根繩子上。
而且,在這不公開的情況下,誰能保證這次檢測是公平公正的呢?所以這次檢測不能讓人信服。而對于當初湖南省信用建設促進會聘請湖南農業大學的那次檢測,可信度則會更高,因為他們開始都和相關的企業不存在利益關系。至于湖南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檢測中心的“改口”,似乎很像是一種背叛,就像袁世凱背叛了戊戌變法一樣。要知道,比平時還多檢測一次,檢測報告怎么會“失誤”呢?“改口”應該必有隱情。
所以,要想平息“香蘭素”風波,要想讓公眾放心,不能只依靠企業關門“自檢”,而是需要社會上,與企業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機構進行檢測。而且,面對公共食品安全的問題,政府部門也不該繼續旁觀,而應擔起政府的責任,作為第三方,監督檢查食品的生產儲存,以及組織檢測,督促企業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