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醫院,救護車的警笛聲和孩子的哭鬧聲在急診室響起。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四五歲大的孩子,沖進了急診室向醫生求救:“醫生,快幫我看看孩子的手臂,被燒開的沸水燙傷了……”醫生迅速為孩子檢查著,只見孩子的手臂皮膚已經潰破,很明顯是沒有做對燙傷急救的處理,很可能要考慮后期植皮。
“如果每一位燙傷患者,能在燙傷后的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措施措施,也不至于后遺癥那么嚴重!”醫生不禁嘆息道。
燙傷急救的正確方法,所有人都應該了解
第一步,沖或泡。燙傷后第一時間應該用流動的冷水對傷口沖洗至少10分鐘,若燙傷較為嚴重則需要更長時間的沖洗。流動的冷水能夠帶走皮膚表面的熱量,減少熱量對深部組織的損害。若嚴重燙傷表皮有嚴重破損情況下,在流動的水下沖洗可能會引起疼痛,這個時候可以用盆裝涼水持續浸泡10-30分鐘。
第二步,脫。在充分用涼水沖洗過燙傷皮膚后,要輕輕將皮膚表面的衣物、飾品等異物去除。若燙傷皮膚與衣物粘連,則可用剪刀將衣物輕輕剪開,注意不能強剝,可能會對燙傷皮膚造成進一步的損害,增加疼痛,影響后期的愈合。
第三步,涂。涂燙傷藥,這只適用于皮膚小面積且燙傷程度為1、2級的燙傷傷口。即使傷口皮膚雖然沒有明顯燙傷,同樣也要涂抹藥膏。若皮膚大面積燙傷或燙傷程度較為嚴重著,應該直接跳過該步驟,盡快送醫。
第四步,蓋和送。對于大面積燙傷和燙傷程度高的患者,在完成燙傷皮膚沖洗和去除皮膚表面異物后,要用無菌紗布或者干凈的毛巾覆蓋住燙傷皮膚并且固定盡快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覆蓋傷口可以在前往就醫過程中減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能夠保持傷口的清潔。
燙傷也有分度數,你知道嗎?
燙傷程度不同,處理的深度也不一樣,因此在燙傷后自己應該對燙傷程度有個大概判斷,這樣才能更準確處理燙傷的情況。
一度燙傷
一度的燙傷嚴重程度較輕,會出現燙傷部位的局部紅腫、一般無水泡。若處理得當,3-5天能夠自然恢復,不留疤痕。一度燙傷一般只需自行在家,經過文章上面提到的前三個步驟進行處理即可。
二度燙傷
二度燙傷的皮膚局部紅腫,有較強烈的疼痛感,燙傷后不久便會出現水泡。經過正確處理后,一般1-4周能夠愈合,可能會引起色素沉著、在皮膚下留下瘢痕。二度燙傷一般也不需要就醫,在家中經過上述三個步驟處理便可,但是要注意在第一步沖洗時應該做到及時、長時間的沖洗或浸泡,這樣可以減少水泡的產生,而且在產生水泡后不要自行將其挑破,避免因為操作不當引起感染。
三度燙傷
這是嚴重程度最高的燙傷,這種燙傷不僅僅只是皮膚屏障的受損,它還會導致我們皮下、脂肪、肌肉甚至骨骼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燙傷部位呈灰色或紅褐色。一般會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這個時候便需要用手術方法將壞死組織去除,必要時還需要進行植皮手術。這個治療恢復時間較長、恢復后便面皮膚能看到明顯疤痕,同時會有相應的功能障礙。
這些“土方”治燙傷,不靠譜!
用醬油涂:用醬油涂在燙傷傷口表面,你確定你是在處理燙傷而不是在“燒菜”?俗話都有說“不要在傷口上撒鹽”,醬油中含有大量的鹽,若將其涂抹在傷口,會導致傷口表面皮膚細胞快速脫水,會加重燙傷程度,而且醬油并沒有經過無菌處理,涂在傷口也會引起傷口的感染,若要到醫院就醫,醬油的顏色可能還會影響醫生對創口嚴重程度的判斷,耽誤治療。
用冰塊敷:用冰塊敷燙傷的皮膚,確實能夠暫時減輕燙傷帶來的疼痛,但是因為燙傷后我們的皮膚屏障受到了破壞,對溫度的感覺會不準,如果直接用冰敷,很有可能會使皮膚凍傷。
用牙膏抹:用牙膏抹在燙傷皮膚這個做法不知從何而來,也許是第一個這樣用的人使用的是薄荷牙膏,涂抹之后冰冰涼涼所以覺得對燙傷有作用吧。但實際上牙膏質地厚重,涂在燙傷皮膚上會影響皮膚內熱量的散發,使熱量僅僅鎖在皮膚內,這就像你燒水的時候蓋上蓋子水總是能燒得更快一些一樣,涂了牙膏可能會導致熱量往皮下更深層的組織擴散,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燙傷問題可大可小,學習燙傷相關急救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在做菜、燒水過程中正確操作,避免被燙傷哦!
參考文章:【1】家庭醫生在線,《燙傷后怎么處理?很多人錯在了第一步》,知乎,2017-6-6【2】《五分鐘血急救之二,燙傷時的急救》,家庭教育,20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