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特殊疾病時,所需要的蛋白質含量也不相同,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公斤體重應攝入蛋白質1克;
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克-1.5克,按60公斤體重爲例,則每日需60克蛋白質或70-90克蛋白質,其中1/3最好來自優質蛋白,如乳、蛋、瘦肉、大豆等;
當糖尿病合并腎病、腎功能尚未衰竭時,可以多進蛋白質,每日量爲80-100克,最好食用動物蛋白。如伴有腎功能不全者,對于體重70公斤的患者每日可攝入21克的蛋白質,21克蛋白質能產生7克尿素氮從腎臟排出;
糖尿病腎病伴有氮質血癥患者,應估計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飲食蛋白質含量,要防止發生低蛋白血癥,也要注意避免加重氮質血癥,必要時可輸血漿、白蛋白及氨基酸;
有并發癥的患者,如并發胃腸消化吸收不良、結核病等,蛋白質的供應量應適當提高。尿毒癥、肝昏迷等并發癥則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控制主食很嚴,而對雞、魚、肉、蛋豆制品隨便食用,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食物,結果控制血糖很不理想,塬因是蛋白質可異生爲葡萄糖。因而日常膳食,應勞素混食,糧菜混食,粗細混食,多種食物搭配,可充分利用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糖尿病在攝取蛋白質時,可以參考豆魚蛋肉類的份數。
以下為豆魚蛋肉類份數說明:
豆魚蛋肉類 1 份 (重量為可食部分生重),每份含蛋白質 7g
= 雞蛋 1 顆
= 黃豆 25g
= 毛豆 50g
= 黑豆 20g
= 傳統豆腐 3 格 (80g) = 嫩豆腐約 0.5盒 (140g)
= 小方豆干 5/4 片 (40g)
= 無糖豆漿 1 杯 (約 190ml)
= 魚肉 35g (約半個手掌大,厚度約 1cm)
= 蝦仁 30g
= 去皮雞胸肉 30g
= 豬小里肌肉、羊肉、牛腱、鴨肉 35g (約半個手掌大,厚度約 1cm)
1、依照「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建議比例進食。
2、均衡飲食,定時定量,以「少食多餐」為塬則,有助穩定血糖。
3、避免在同一餐中吃得過飽或過少。如有需要,可在兩餐之間加入一至兩件健康小食。
4、注意營養均衡,多吃高纖維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全麥麵包、糙米。
5、選用健康的烹調方法,如蒸、煮、烚。
6、減少進食高脂肪的食物,例如肥肉、油炸食物、全脂奶、蛋糕、椰漿。
7、避免進食高糖分的食物。愛吃甜食的人士可使用代糖調味。減少以生粉「打芡」,并避免用芡汁拌飯。
8、選用含低脂肪的食物,并採用低脂烹調方法。
9、減少進食加工及腌制的食物。
10、留意營養資料標簽中的脂肪、鈉(或鹽)和糖的含量,選擇低脂、低鈉和低糖食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