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寶寶痱子的種類的護理方法
天氣熱了,本來體溫就高一點的寶寶很容易就大汗淋漓,再加上寶寶自己不懂得擦汗,皮膚又細嫩多皺褶,汗腺孔或導管被汗液阻塞,汗液潴留于皮內引起,所以夏天天氣熱濕度大時,痱子就容易找上寶寶,讓寶寶疼癢難當,很多新媽媽為此自責沒有及時注意到,提前預防下。
其實,這痱子如果提前預防,還真的可以避免。這痱子是一種皮膚急性炎癥,是因汗孔阻塞引起的,除手心、腳底以外都可發生痱子,常發生在頭皮、前額、頸、胸、臀部、肘彎等皺褶易出汗的摩擦部位。寶寶皮膚嬌嫩,自然更易生痱子。痱子從種類上說,分為紅痱、白痱、膿痱三種,不同的痱子有不同的表現。
密密麻麻的小紅疙瘩就是“紅痱”
這個在臨床最多見, 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任何年齡均可發生。好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對稱分布,有輕度紅暈,自覺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皮疹消退后有輕度脫屑。
夏季寶寶痱子的種類的護理方法
還有一種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的,叫白痱,高溫、暴曬后容易出現,且多見于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在頸、軀干部發生多個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無紅暈,輕擦之后易破,多于1~2天內吸收,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另外一種是膿痱,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的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表現為孤立、表淺、與毛囊無關的粟粒樣膿皰。膿皰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