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碰到困難以后或者需求得不到滿足,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就是嚎啕大哭。這種最原始的情緒釋放方法并沒有錯,但要適應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光是哭還不夠。家長還需要引導提升寶寶的心理素質,讓寶寶更好的面對挫折。
寶寶面對挫折時的表現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消極對待,中性對待,積極對待。消極對待又分為情緒發泄和默默忍受,這兩種反應一種會被家長批評為壞孩子,任性,另一種會被家長夸講為好孩子。其實這兩種孩子未來的競爭力都會很弱,因為這兩種孩子碰到挫折后沒有進行任何的處理,不愿意思考改變自己的處境。中性對待是指寶寶在面臨挫折時,不會簡直的釋放情緒或任由自己受傷,而是選擇安慰自己,告訴自己這個挫折并沒有什么了不起,我不需要這個,這個可以回避挫折帶來的痛苦,這是好的一方面,但在解決問題這一方面仍顯不足。寶寶面對挫折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積極應對。
積極應對又有二種形式,一種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問題的原因上面,并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在受挫后選擇放棄;一種選擇做自己開心的事回避挫折帶來的影響。與中性對待行為不同的地方在于,中性對待仍然沒有跳脫挫折的影響,中性對待讓寶寶獲得安寧是建立在對事實的歪曲的情況下,刻意的回避。而主動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承認挫折是痛苦的,但他不渲浸在痛苦之中,而是跳出來選擇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所以是比中性對待更加積極的方式。
當寶寶遇到挫折哭鬧時,家長可以引導寶寶選擇積極的方式去應對自己不佳的情緒。
本文系親親寶貝網(www.zaolee.cn)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