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指標 男孩體重:9.1~13.9公斤 身長:76.3~88.5厘米 女孩體重:8.5~13.1千克 身長:74.8~87.1厘米。 出牙12~14顆,前囟閉合 頭圍45~46厘米。 行為動作 進入1歲半以后,大多數寶寶已經能夠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寶寶還可能會眼睛盯著地面,動作不很協調地往前“沖”著跑幾步。或許你的寶寶早在1歲時就開始嘗試著向后退著走了,但大多數寶寶要到了這個月齡,才能掌握向后退著走的技巧。 身體技能發育 寶寶學會了自己脫衣服,但還不能很好地穿衣服,拉鏈衣服還不能自己拉上,會使用粘貼式的鞋帶,但可能會粘得歪七扭八。借助工具取夠不到的東西,這不但是寶寶運動能力的進步,也是寶寶協調能力的進步。 語言能力 一歲半的寶
其實對于孩子出汗是非常普遍的事,往往并不意味這有什么營養問題或寶寶體質有什么問題。寶寶愛出汗主要是寶寶的代謝功能比大人的高且平時活動量比較大,寶寶的汗腺調節也尚未發育完善,所以孩子總是出汗較多,但其實是正常的,這就是俗稱的生理性出汗。 寶寶出汗是維持正常體溫的有效途徑,所以當孩子出現以下這幾種生理性多汗時,家長不必過于擔憂。 1、在嬰幼兒時期由于新陳代謝,再加上寶寶活潑好動,有些寶寶甚至在睡覺后頭部也會出汗。 2、家長都知道好動的孩子出汗都相對比較多,所以在白天孩子出汗只是把體內多余的熱量通過出汗的方式散發出去,這樣便可維持正常的體溫。 3、有些年幼的孩子因為大腦神經系發育不完善,且又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體內的代謝比較旺盛,再加上過熱的刺激,孩子只能通過出汗來調節自身的正常體溫。 4、夏天天氣比較悶
給寶寶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1、原因: 媽媽如果給寶寶被子蓋太厚了或者太薄了,寶寶就會被熱醒或者冷醒。 2、專家建議: (1)冬天棉被不要給寶寶蓋得太厚,寶寶睡覺時也不要過分安靜,保持正常的睡眠環境即可。 (2)可以給寶寶營造一個適合睡覺的氛圍,比如柔和的小燈光,溫暖的小床。 注意補鈣 1、原因: 睡覺不踏實的寶寶如果同時伴有枕禿或盜汗的情況,一般是缺鈣引起的。 2、專家建議: (1)很多寶寶因為缺鈣的因素而導致夜里一直睡不踏實,這時候要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 (2)另外,建議帶寶寶到醫院做個檢查。 排除疾病因子 1、原因: 嬰幼兒睡不安穩多幼兒腸寄生蟲所致。小兒患寄生蟲會導致消化不良、營養不
正常生理原因 手腳出汗是人體保持體溫正常的一種方式,出汗多少與個體差異有關。 具體原因: 1、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此屬正常現象。 2、單純四肢出汗沒有其他癥狀的話,多不需治療,增強體質,多運動,慢慢都會改善的。 注意: 1、手腳多汗則是異常情況了。輕度患者僅表現為手掌濕潤,重度患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見汗珠。出汗時多伴有手掌冰冷,僅少數患者出汗時手指能保持溫暖。 2、因手部皮膚常處于潮濕、浸泡狀態,手掌蛻皮明顯,常伴有皮炎。手部多汗容易影響手操作的靈活性,干擾手工操作,患者因避免與別人握手而影響人際交往,并產生躲避,焦慮的心態。 手腳多汗癥 如果手腳出汗過多,那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功能性局部異常多汗
多喝水 發生舌苔厚白,上火后,更應該多喝水,多喝水可以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毒素。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果汁來代替白開水,白開水才是寶寶最好的飲品。而且小孩無論健康與否,都要記得多給孩子喝水。 多吃去火的食物 比如:苦瓜。有的寶寶不喜歡吃苦瓜,可以先把苦瓜用鹽水焯一下,焯的時候放一點點鹽,然后用涼水過一下再進行烹調,這樣就可以減少苦味。去火的蔬菜還有西紅柿等。 多給寶寶喝湯水 比如:白蘿卜、綠豆等熬的湯,綠豆湯中可以放適量的冰糖,冰糖也有去火的作用。寶寶舌苔厚白,主要是有上火的狀態,這個時候給寶寶喝點去火的湯水也是很有好處的。 清淡飲食 如果發現寶寶的舌苔厚白,就要注意調整寶寶的飲食,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膩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吃清火、調脾
常見的空氣污染物 生活環境中常散布著看不到的過敏原,這些肉眼看不到的過敏原,可分為室內過敏原、室外過敏原和空氣污染物,而所指的過敏原有特殊意義,必須是具有一定大小以上的蛋白質。舉例而言,花粉就是最常見的室外過敏原,室內過敏原則是塵螨、蟑螂和動物皮屑(狗毛、貓毛等)。 至于非蛋白質類則稱為空氣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等,或者是室內常用的芳香劑、清潔劑。另外,二手煙、煮菜油煙和焚香也都屬于污染的一種。室外也有許多的空氣污染物,大部分是懸浮微粒,有些是自然界的,像是沙塵暴,而車輛、工廠排放的廢氣則是人為所造成。 懸浮微粒對人體的影響 無論是人為或自然的懸浮微粒,呼吸時若吸入這些東西,都會影響到肺部功能,造成氣管和肺泡發炎,或是引起一些慢性發炎,包含氣喘、支氣管炎,也會增
?擠奶頭 一些地方女孩子出生后要給孩子擠奶頭,其理由是防止以后奶頭內陷。新生兒生后4~7天常見乳房腫大,如黃豆,蠶豆,甚至胡桃那么大,有的還可以見到乳暈,分泌白色的液體。這是由于母體中雌激素通過胎盤殘留在孩子體內影響所致。有的地方有擠奶頭的習慣,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陋習。乳房腫大雖然是新生兒的一種特殊情況,但也是新生兒的正常現象,只不過不是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給新生兒擠奶頭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這是因為新生兒從母體來到這個大千世界,要面對著各種病原體的威脅,而新生兒對多種疾病的特異性免疫主要是通過母體獲得,但是他們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很不活躍,有的抗體還是不能夠通過胎盤給予孩子,因此新生兒體內的非特異免疫還不成熟和完善,抑菌殺菌能力很低。所以往往是在成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感染,但是對于抵抗力相當弱的新生兒來說也是滅頂之災。因此需要我們仔細的,科學的呵護。千萬不要給孩子擠奶頭。
80后、90后的年輕爸媽們一定記得08年那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很多寶寶因為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引發“雙腎多發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那么媽媽們知不知道,如果夏天這樣給孩子吃,可能比吃了三聚氰胺奶粉還要毒! 2 歲多的伊伊最近總是捂著肚子說不舒服,其實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應該非常活潑好動才對,但是這位寶寶很反常,常常哭鬧不止使得父母非常焦急。當到醫院檢查時竟然發現寶寶腎臟里有一個直徑2cm的結石,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這已經把腎盂撐的滿滿當當了,醫生說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影響孩子的腎功能。 如何看出寶寶患了腎結石? 腎結石往往會表現為腰疼或者腹痛,有時是腎絞痛,嚴重的會出現尿血的情況。但是由于孩子年齡尚小,無法很好的表達自己不舒服的癥狀,這就需要家長多多留意,及時發現孩子癥狀了,如果發現了下列一些情況,家長們就一定要帶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便為什么會有顏色?大便為人體的食物殘渣,它的顏色是人體內的膽汁及食物成份造成的,膽汁中有膽紅素和膽綠素,看這名字就知道是有顏色的,什么時候是以膽紅素或膽綠素的形式存在取決于腸道的蠕動速度和腸度的酸堿環境。正常情況下,大便在結腸時膽綠素經還原作用后是以膽紅素的形式存在的,此時排出的大便為黃色便。 1.當寶寶著涼時、饑餓或飲食不當時寶寶的腸蠕動會快,有時能聽到咕嚕聲,此時排出的大便多為綠色便; 2.吃母乳的寶寶大便偏酸性,會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膽紅素轉為膽綠素,大便會發綠; 3.在寶寶貧血時補鐵或吃了高鐵的米粉,寶寶的大便也會發綠。 兒科醫生說:寶寶的大便發綠并不是問題,關鍵要看寶寶的一般情況及大便性狀,如果寶寶精神不振,大便中有粘液、膿血、血絲等情況或明顯的水樣便,需要引起重視,要留取大便標本化驗。
問:腺樣體在哪里,什么是腺樣體肥大? 答:腺樣體又被稱為增殖體,位于鼻咽頂壁和后壁交界處,兩側咽隱窩之間,簡單地說就是在兩個扁桃體之間,嘴巴后邊更高點的位置。如果不借助特殊的工具或者X線,腺樣體是不能被看到的。 如果腺樣體長期反復受到炎癥的刺激,發生了病理性的增生肥大,并引起相應的癥狀,那么我們就稱為腺樣體肥大。 圖示:腺樣體肥大 問:什么原因會造成兒童腺樣體肥大? 答:腺樣體在我們出生時就是存在的,6~7歲時最為顯著,10歲后逐漸萎縮,所以腺樣體疾病多發于兒童。 當然,也有部分成人甚至老年人腺樣體依舊存在,因此腺樣體肥大也可發生于成人,只不過這種幾率非常小。 造成兒童腺樣體肥大的主要原因是鼻咽部以及相鄰部位的急慢性炎癥,刺激正常的腺樣體組織,使它增生肥大,比如鼻咽炎、鼻炎、鼻竇炎、扁桃
息肉會造成鮮紅色出血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王佩琳醫師表示,晴晴罹患的『幼年型息肉』并不少見,有些研究指出發生率約3%,常見于1至10歲的孩童。一般是偶發性的,不是遺傳性疾病。大部分『幼兒型息肉』為1-2顆的,大小通常不超過2公分,好發在直腸及乙狀結腸。而像晴晴一樣,息肉自行脫落的機會,約佔所有幼年型息肉中的一成。與一般血便的常見塬因最大不同的表現,在于息肉所造成的出血為鮮紅色,而且解血便時沒有疼痛感,有的會像晴晴一樣有脫肛的情形。但是,當息肉造成腸道阻塞時,由于解便不正常,少部分因而形成腸套疊,導致嚴重腹痛。單從臨床癥狀要確診息肉是不夠的,還需要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幼年型息肉大多為良性,幾乎不會變成惡性腫瘤。但若大腸鏡檢查發現多顆息肉時(多于3-5顆)或是有相關家族史(家族性息肉、大腸癌等),轉變成惡性腫瘤的機率就會上升,必須定期追蹤檢查。
小孩體溫多少算正常 正常情況下小孩的體溫溫可波動于35.5℃~37.5℃之間,如果孩子的體溫超過37.5℃就應該注意是否是發燒了。但并不是說孩子體溫超過37.5℃就一定是發燒。由于每人的基礎體溫不同,有些人基礎體溫為35℃;有些人為37℃,甚至37.3℃。而且,每個人一天之內的體溫會隨著身體和生活狀況而改變。進食、活動后體溫會有輕度升高,且活動量與體溫升高呈正相關。為了了解本身體溫狀況,建議測量基礎體溫。基礎體溫指的是清晨睡醒,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此時人體代謝最低,的體溫也相對最低。 如果兒童體溫(以腋下溫度為準)超過37℃可認為發熱,體溫在37℃-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0.4℃為高熱,.3℃以上為超高熱。 新生兒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成熟,有時體溫高于37℃,但在37.5℃以下,仍為正常體溫,體溫以口溫為基
香水味 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喜歡噴香水,或是在家里使用空氣清新劑,以為這種清新好聞的味道不會給寶寶帶來影響,事實上卻并不是這樣。 有些香劑連成人聞到后都可能會感到胸悶、頭暈,或者出現流眼淚、打噴嚏等過敏的癥狀,就更不用說被嗅覺超級靈敏的寶寶聞到后會有多么不舒服了。 所以,如果要使用香水,最好是每天出門后再噴上。下班回家后也要先洗澡,重新換身衣服之后再和寶寶親密接觸哦。需要凈化房間異味的時候,也可以用柚子皮、蘋果等,來替代空氣清新劑。 香薰味 充滿小資情調的辣媽們有不少都喜歡香薰,但是這些味道也很容易讓寶寶覺得不適。 寶寶的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全,非常稚嫩。很多時候咱們大人忽略掉的味道,就會對他們帶來危害。香薰的時間如果過長,加上房間的空氣也不流通,就極有可能會引發寶寶呼吸系統的疾病。并且,香薰中的成分
當然,有的是自己家的寶寶很有審美能力,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戴了花花綠綠的墨鏡,就會纏著爸爸媽媽,一定要戴一款最炫酷的墨鏡,在同齡寶寶中得瑟。 沒辦法,小人家幼時都會偏愛色彩強烈的東西。 不是跟八九十年代,手頭沒錢,買買買就不硬氣。一般家長都會大手一揮,給寶寶完成小心愿呀。但是自己剛給小孩戴上墨鏡沒多久,就被親戚建議不要給小孩戴墨鏡啦,人家誰誰誰育兒網站上都說了,小孩戴墨鏡木有一點好處的。 這,這,飯不要吃的太滿,話不要說的太死。 寶寶是不能長時間戴墨鏡,會影響視力發育。 但是倘若遇見下面這種情況,你還是應該給寶寶備一款質量過硬的墨鏡,再加上穿防曬衣打遮陽傘等物理防曬的。 ▲ 出門旅游時 如果你在夏天,好不容易迎來了小朋友的暑假,可以帶著他一家三口去旅游,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親近大自
最近有不少寶媽問到孩子出牙的事,有人認為寶寶出牙遲一定是缺鈣了,也有人擔心正在出牙期的孩子會缺鈣,想給孩子補點鈣,貌似只要說到“出牙” 就會有人想到“補鈣”,其實這種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Q01、寶寶1歲了還沒有長牙,其他方面都很正常,是因為缺鈣嗎?俏媽說:不是!不是! 身邊很多寶寶在6個月左右時就已經長出第一顆牙了,甚至還有3個月大就開始長牙的,可有些寶寶都過了周歲了也不見長牙,簡直就是要急死爹媽的節奏啊! 出牙晚真是因為缺鈣導致的嗎?其實,出牙早晚是因人而異的,與缺鈣并沒有直接關系,而更可能由遺傳基因決定,父母出牙晚,孩子就出牙晚一些。 對了,即使你的寶寶出牙晚,最終他也會逐漸追上同齡孩子哦,大多數孩子在2歲半左右時都會長齊20顆乳牙。 Q02、寶寶正在長牙,需要給他補鈣嗎?俏媽說:喝奶+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補鈣方式 不少寶媽擔心正在出牙期的寶寶身體會容易缺鈣,所以總想著
從這位媽媽的描述來看,寶寶應該是得了臍疝。那么什么是新生兒臍疝?要如何進行治療?跟袋鼠麻麻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么是臍疝? 臍疝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多發生在6個月以下的寶寶身上,尤其以未足月的早產兒比較多見。 臍疝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寶寶臍帶脫落后,臍部瘢痕比較薄弱,再加上臍孔兩邊的腹直肌沒有很好地閉合,留有缺損,當腹腔內壓力增高時,一部分腸管向外突出而形成臍疝,表面上看就成了一個圓形的包。 臍疝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大多數臍疝直徑在1~2厘米左右,少數可達5厘米,可在孩子哭鬧、劇烈咳嗽、便秘等情況下,隨著腹壓的增高而變得更大,外表的皮膚也會因此變得較薄。但由于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與韌性,因此不必擔心寶寶皮膚會被撐破。 當寶寶處于安靜臥位或家長用手按壓時,突出的腸管可自行返回腹腔或縮小,
▲ 平穩的環境 環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想讓你的孩子生活中充滿陽光,就應該給予他一個平穩的環境。 研究發現,發現生活變動量大會出現較高心理發病率。 例如,教師責罵、體罰,父母吵鬧、離婚,由于貧困而受饑餓或失學等,都會促使兒童發生心理變態,產生悲傷、恐懼、緊張、焦慮、消極、自卑等心理。 平穩的環境是指的家庭、順利學習的環境、必要的物質生活。比較平穩少曲折的環境,對兒童的心理沖擊比較小,兒童容易適應,而不致于產生心理不健康。 反之,處于逆境中的兒童,往往會缺乏教育引導,而在心理上受不住沖擊,出現反常心理。 處在逆境中的兒童,如果能加以正確引導,給予精神或物質的支持,培養他們以比較強的意志、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挫折,那么兒童還是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的,甚至會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
面部皮膚過敏是怎么回事 1、化妝品: 劣質、變質的化妝品,刺激性較強的化妝品和某些藥物化妝品。最典型的化妝品過敏是香精過敏,而收斂水等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妝品也會對肌膚產生一定的刺激。 其它如生化防腐劑、果酸等等都會對不同的肌膚造成不同的刺激。 2、化學制品: 蚊香、塑料、橡膠、染料、油漆、香精、酒精等等,有人甚至對化纖衣服也易過敏。有些染發精、冷燙精、洗發、護發品易引起這些人的皮膚過敏,甚至引起角膜發炎。 3、藥物: 如磺胺類藥物,避孕類藥物等。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都可能引發皮膚過敏。 4、食物: 常見的是海鮮、芒果、果仁類食物會引起過敏。如魚、蝦、奶、水果等。 5、花粉: 在花粉傳播的季節,微小的花粉顆粒在傳播過程中會散布在空氣中,并隨著空氣的流動而四
生活中經常見到很多媽媽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嘗試各種偏方甚至古法。但事實證明,蛋白質粉、氨基酸液、丙種球蛋白、牛初乳等都沒有確切證據是能提升正常孩子免疫力的,他們看起來經常生病,可能只是因為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 所以,不要再將希望寄托在諸如牛初乳等各種保健品上,而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起居,通過更簡單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寶寶免疫力的成熟。 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寶寶的免疫力強弱關系到他是否容易生病,所謂免疫力,準確的說法是「免疫系統功能」,它是由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免疫組織、免疫分子等共同組成的一個精密復雜的防御網絡,能夠對抗病原微生物對身體的入侵、預防疾病。 但免疫力不是生下來就很完善的,而是逐漸在實踐中發展成熟的,孩子們由于免疫功能的不完善,相比大人更容易生病;而等寶寶大一點了,比如進入幼兒園開始群居生活了,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生
清華大學在北京發布首個室內PM2.5(細顆粒物)污染公益調研報告也顯示:相對于室外PM2.5污染,室內PM2.5污染對人的影響更顯著。人均室內PM2.5暴露量和潛在劑量為室外的4倍。 這是什么原因呢?罪魁禍首竟是——空調散熱片上的污染所致。 親愛的父母們,你們還在無所顧忌地用著好幾年未清洗的空調嗎?為了寶寶和家長的健康,是時候該清洗一下空調了!其實,只要父母在使用的過程中多加注意,空調并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長期未清洗的空調究竟會給寶寶吹出什么病?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清洗空調的習慣。研究表明,空調1年未清洗,細菌可超標5倍。其實,空調停用一個冬天后,過濾網積聚不少灰塵、蟲螨、蠟樣芽孢桿菌、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致病的葡萄球菌,會引起局部破損皮膚的化膿性感染,導致寶寶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