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視力標準對照表 2歲:0.4—0.5, 3歲:0.5—0.6, 4歲:0.7—0.8, 5歲:0.8—1.0, 6歲:1.0或以上 孩子5歲時的視力應為1.0以上,8歲后應為2.0左右,14歲后的飽和視力可能達到3.0左右。1.0僅為正常視力的最低標準,1.5也不是最好的視力. 溫馨提示:如果10歲以上的孩子其視力僅為1.0的話,就應著手尋找防治視力下降的措施了。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應超過1.0才屬正常,否則,到14歲以后有可能還要減弱,甚至成為極度近視. 兒童視力發展規律 1~3歲 1~3歲孩子的視力發育標準約能達到0.1~0.6之間。一般2歲時為0.4,已經可以判別事物的遠近,且視線跟得上快速移動的東西,并看得清楚。3歲時為0.6,視覺較為敏銳,喜歡觀察,會借由眼睛來引導手去接觸新事物,眼
核心提示:情商的水平不像智力水平那樣可用測驗分數較準確地表示出來,它只能根據個人的綜合表現進行判斷。專家們還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和童年時期的教育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培養情商應從小開始。 和爸爸一起泡泡樂 適合年齡:0~3個月 游戲目的: 除了媽媽的溫柔體貼外,和爸爸一起游戲,對寶寶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生后的頭3個月。 通過這個游戲,不但能給寶寶帶來快樂,還是哄寶寶入睡的好方法呢! 游戲道具: 浴缸、一缸水溫適中的泡泡浴。 游戲步驟: 1.讓寶寶躺在爸爸的胸前,身體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 2.爸爸可以呼喚著寶寶的名字,同時搓搓寶寶的身體,把水潑在他的四肢和身體上。寶寶還可以學會玩水,享受水帶給他的舒適。在爸爸強有力的臂彎中,寶寶對水的恐懼感會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水帶來的樂趣。 3.如此一來,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條件都不錯,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但有一件事讓許多父母感到煩惱,那就是有很多孩子吃飯挑食,不愿吃青菜。 青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長期不吃青菜容易引起便秘、維生素缺乏等癥狀,影響孩子的健康。因此,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愛吃菜的良好習慣。 1、做菜時要講究烹調技術和方法,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由于孩子年齡小,牙齒發育不好,咀嚼能力差,做菜時應把菜切得碎些,燉得爛些。注意色彩搭配,平時經常變換花樣,引起孩子的食欲。 2、飯前可給孩子講解各種菜的營養價值,對幼兒身體發育的作用。平時盡量少給孩子吃零食,并且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只有這樣,孩子才有食欲,才愿吃菜。 3、對不愿吃菜的孩子可先讓他(她)喝菜湯,適應之后逐漸加菜,盡量少盛多添。家長對孩子的點滴進步應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可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各個方面都超前發展,就拿學習走路來說,不少家長覺得也應該早開發,早練習,但卻忽視超前動作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北京兒童醫院骨科專家提醒各位家長,應該按照生長發育的規律,寶寶一般在一歲左右就能學會走路,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 根據寶寶發育的一般規律,在1歲左右,大腦對于神經的支配也相對成熟,寶寶在這時開始學習走路,因為個體的差異,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并非完全相同,專家提醒,最早學走路的時間也不應該小于9個月。一般來說,在1歲3個月左右,家長可以領著寶寶邁步,1歲半左右,寶寶可以扶著東西走路,1歲六七個月時,在家長的保護和協助下,寶寶就可以上臺階了。 另外,如果寶寶1歲半還不會走路,可能有兩種情況,家長一定要警惕。一種情況是腦性癱瘓,可能是由早產或者腦部缺血引起的,另一種情況是髖關節脫位。 有的寶寶走路姿勢異
1~2歲幼兒的語言發育特征是什么? 1~1歲半 (1)能說出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如毛巾、電視機、臉盆等。 (2)要某一物品時,能說出名稱并用手指出。 (3)每月都能多說一些詞。 1歲半~2歲 (1)能說2個或3個詞組合的句子,如“喝牛奶”、“媽媽上班”。 (2)能用幾個簡單的詞提問題,如“這是什么?“皮球呢?” (3)用“不”或“不要”來表示否定。 (4)能發出以p、m、n、b、w和h為聲母的詞。 &nb
0~1歲:語言發展的4大階段 階段1:0~2個月 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感覺,可能是餓了、尿尿了,或是要人抱他;而當寶寶感到開心、舒服時,也會發出愉悅的聲音。在語言發展歷程中,哭聲和愉悅聲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階段2:2~3個月 寶寶進入“gooing”時期,所謂“gooing”是指當寶寶吃飽、睡足,呈現滿足狀態時,出現探索聲音,發出“呵呵”聲響的情形。到了3個月大左右,寶寶開始會發出一些元音,像是a、ya之類的聲音。 階段3:4~6個月 寶寶進入“babbling”時期,就是俗稱的牙牙學語期,此時寶寶會發出ba-ba、ma-ma的聲音。爸媽可能以為寶寶會叫“爸爸”或“媽媽”,但專家表示,事實上這只是寶寶在探索聲音時,不小心發出來且無意義的聲音,他并不知道這個聲音代表什么意義,而是爸媽賦予這個聲音意義而已,但寶寶也會由此得知,
你知道嗎?寶寶們剛出生時,并非都是漂亮的,可以說模樣有點可愛有點搞怪。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就變得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你,可否問過媽媽,當你呱呱落地的時刻,是什么模樣呢? 是皺巴巴、紅通通的小臉?是沒有睜開的、象一條細縫的眼睛?是黃黃的、稀疏的頭發......真是很難想象當時的模樣。一起來看吧,下面有很多剛出生寶寶的圖片,誰不定其中有一個就是當時的你哦! ? 你知道嗎?寶寶們剛出生時,并非都是漂亮的,可以說模樣有點可愛有點搞怪。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就變得越來越漂亮了!現在的你,可否問過媽媽,當你呱呱落地的時刻,是什么模樣呢? 是皺巴巴、紅通通的小臉?是沒有睜開的、象一條細縫的眼睛?是黃黃的、稀疏的頭發......真是很難想象當時的模樣。一起來看吧,下面有很多剛
有的寶寶可能爬得不是很好或根本還沒學習爬行,就已經開始學習站立走路了。上海市人口與發展中心在母嬰健康社區進行的調研中顯示,不會爬就會走的幼兒比例高達24.4%(61/250)。年輕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這樣子是代表寶寶長得快,長得好。實際上,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長大后會比較容易出現心智問題。 寶寶運動能力發展順序: 先會爬再學走 人的腦神經系統是人所有活動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擁有錯綜復雜的網絡結構,目標是傳遞信號和發布命令。但剛出生的寶寶腦指揮中心是不會指揮的,經過1年的工夫(即在嬰兒時期),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舌頭味覺、鼻嗅等過程(醫學上稱感覺統合過程),腦中的各種信號路徑就建立和發達起來,這其中伴隨著寶寶的運動能力的順序發展,從3個月把頭抬起來,5個月時會爬了,6~7個月孩子會坐了,9個月孩子站起來,1歲會
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2017 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寶寶不吃飯挑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總是要找個參照的數據看一下,孩子的身高體重到底達不達標。下面給的表格就是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表,家長們快收藏起來吧,以后每個階段都可以參照一下,看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 寶寶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2、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3、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公斤) 寶寶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1、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第1年身長增長得最快,1-6個月時每月平均增長2.5厘米,7-12個月每月平均增長1.5厘米,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厘米,大約是出生
五感指的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這5種感覺,寶寶將主要通過五感來認識這個世界。感官能力發展越好,大腦對于各種訊息的統合能力就越強,越有助于日后的整體發展。 視覺訓練 0~2歲視覺發展 發展期 發展特征 出生時 此時寶寶是個“大近視”,只能看得見模糊的影像,可辨識的距離只有20~30厘米。 1個月 發展出聚焦能力,能逐漸辨認明顯的輪廓。 3個月 開始注意到周圍的物品,會轉頭看東西,開始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 5個月 視野開始往兩側及上下擴展,能觀察到更多的物體。同時也已發展出較好的視覺追視能力,當有東西在眼前晃動或左右移動時,眼睛會跟著物體一起移動。此時也能夠辨認鮮明的顏色,會對顏色鮮艷的物品感興趣,并已經發展至可以使用兩只手一起玩玩具。 9個月 寶寶的視覺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過280天的認真“備考”,寶寶即將迎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寶寶是否能順利地通過這次考試呢?考試的成績又如何?一起來看看寶寶的第一張成績單吧! “考試”科目——膚色、心率、對刺激的反應、肌張力、呼吸 寶寶一出生,醫生就要給他打分了。在中國,絕大多數醫院采用的打分方式是“新生兒阿普加評分”。 考前答疑 問題1:什么是阿普加評分 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是一種經典易行的方法。其內容包括新生寶寶的膚色(appearance),心率(pulse),對刺激的反應(grimace),肌張力(activity),呼吸(respiration),阿普加(Apgar)為上述
錯誤觀念1:用維生素代替蔬菜 為了彌補寶寶不愛吃蔬菜,經常便秘的缺陷,爸媽買了各種維生素,代替蔬菜給寶寶吃。 醫學常識:蔬菜不僅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還含有鐵、鋅、鈣、銅等寶寶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蔬菜還有一種重要的成分,即大量的食物纖維,它能促進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牙齒清潔,有利于牙齒和牙齦的健康。 營養備案:維生素不能代替蔬菜,蔬菜是消除寶寶便秘和齲齒的最佳食物。如芹菜、蒜苗、胡蘿卜、玉米及海藻類食物等。 錯誤觀念2:喝肉骨頭湯補鈣 當寶寶出牙慢或骨折后,爸媽往往會給寶寶喝骨頭湯,認為這種方式補鈣最好。 醫學常識:其實肉骨頭湯中的鈣并不高。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經測定所含的鈣僅有20mg左右,而寶寶每日需要800~1200毫克鈣,骨頭湯中的鈣遠遠滿足不了寶寶的需要。 營養備案:肉骨頭內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寶寶吃多了
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是通過嘴開始的,吃手指也就成了每個寶寶生長發育的必然過程之一。 雖然寶寶們吃的很開心,但是媽媽們就免不了擔心了。可是吃手指真的有那么壞嗎?到底要不要糾正寶寶吃手指的習慣?讓我們一起看看吃手指的利與弊吧。 嬰兒時期吸吮手指原因 1、喂奶方式不當。母親喂奶時的方法不正確,或速度太快,未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寶寶肚子雖然飽,但心理上還未滿足,便會以吸吮
●精細動作發育水平 在21個月齡具有的精細動作基礎上,這個階段又出現4個新的特點: 1.能一頁一頁地翻書。 2.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拿筆,而不再像以前大把抓握,出現比較成熟的握筆姿勢。 3.蓋緊瓶蓋:能蓋緊或擰緊瓶蓋,而不僅僅是蓋上了事。 4.搭積木:能搭高7塊,并且不倒下來。 ●居家測試方法: 大人用玻璃絲穿過扣眼,并用另一只手將線拉出,然后,鼓勵寶寶去做,觀察他的反應。 貼心提示:如果寶寶能將玻璃絲穿過扣眼,并用另一只手將線拉出即為通過。 ●促進發育方法 1.滾球 大人和小朋友相對蹲在地面,大人將皮球滾給寶寶,然后寶寶再將球滾回,通過游戲培養寶寶的注意力,訓練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2.搖搖拍拍 準備一個小鈴鐺,大人先示范做拍或者搖鈴鐺的動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寶寶睡眠倒退期這個詞,到底什么是寶寶睡眠倒退期?寶寶寶寶睡眠倒退期一般出現在什么時候呢?一起來看看吧! 原本睡眠已經規律,準點睡覺準點起床的“睡神寶寶”,突然一夜之間變成了“睡渣”?! 什么是睡眠倒退期? 一些原來已經有睡覺規律的寶寶,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突然毫無征兆的改變了睡眠時間,夜間頻繁醒來,其實就是傳說中的——睡眠倒退期,在醫學上稱之為“嬰幼兒睡眠倒退”。 白天小覺睡眠時間變短、夜間頻繁醒來、哄睡變的困難、對大人更加依賴......當睡眠倒退期出現的時候,爸媽們經常會被寶寶弄的精疲力盡。 睡眠倒退期什么時候出現? 一般睡眠倒退期會在4個月、8-10個月、11-12個月、18個月、2歲時出現,大多持續的時間1-4周左右。 1. 出牙期 4-6個月是寶
由于小兒還不會說話,聽力有障礙時不容易早期發現。因此,家長最好了解一些聽力的測試方法,以便及早發現聽力異常,及時采取必要的對策。 小兒聽力發育VS語言發育的關系 小兒的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密不可分,聽力是否正常,語言發育測試就是一塊“晴雨表”。一個人必須先有了聽力,再經過語言學習才會說話。一個正常的小兒(發音正常,決不是聲啞),如果出生后被放在一個不與任何人接觸的環境里,沒人教說話,就永遠也不會說話。一個聽力有障礙的小兒,即使生活在有人和他說話的環境里,但因聽不見也學不會說話,這就是所謂的“十聾九啞”的道理。 0-3歲小兒聽力發育過程 0-30天 ·在覺醒狀態下聽到聲音后轉動眼和頭去找聲源。 ·聽到突然的響聲后兩臂屈曲抱在胸前,四肢抖動并做出眨眼動作。 ·聽到友善或熟悉的聲音會停止哭泣,喜歡聽高音調和母親的聲音。 2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對各國的調查,公布了一項報告結果: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長得最快的是在5月、平均達到7.3毫米;長得最慢的是10月,平均只有3.3毫米。因此,有關專家將5月稱為“奧妙的5月”。 那么,為什么5月份是兒童生長的高峰期呢?因為,冬天寒冷,孩子被包裹的厚厚的,外出曬太陽的機會也較少;而夏天日照過于強烈,容易曬傷皮膚,消耗也大,再加上孩子的胃口不好,影響生長速度。5月是自然界生物生長發育、繁殖的效能高潮期,人類尤其是兒童也有同樣的效能。這時兒童體內各種器官和細胞的功能十分活躍,體內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生長發育加快。 兒童長高除了季節的特殊原因外,還要注意以下五個要素: 多曬太陽 科學研究證明,曬太陽有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陽光中富含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刺激骨髓造
寶寶身高的增長有一定規律,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長平均約為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長最快,約為25厘米;第二年身高增長速度減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兩歲以后身高增長速度趨于平穩,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 想知道寶寶將來的身高嗎?給你推薦一個2-12歲兒童平均身高估算公式:身高(厘米)=年齡×7 70 通過這個公式,你能了解寶寶的未來身高情況,當然上述數值只是總體而言,每個寶寶的身高會受到胎齡、性別、母親營養狀況、宮內發育情況、遺傳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秘密3:骨骼發育優劣決定寶寶高矮 身高是反映兒童骨骼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寶寶的高矮是由骨骼發育優劣決定的,與身高相關的骨骼有頭顱骨、脊柱骨和下肢的長骨三部分。各部分的增長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頭部生長最快,脊柱次之;而到了青春期時則下肢增長最快。
新生兒除了吃奶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寶有很好的睡眠質量,其實寶寶的睡眠好壞與他的睡眠姿勢密不可分。我們知道,人的睡眠姿勢有3種,仰臥、側臥和俯臥,那么新生寶寶究竟采用哪種睡眠姿態最好呢?下面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各種睡姿的特點: 一、仰臥睡姿 仰臥的優點: 1、一般父母都習慣于讓嬰兒采用仰臥的睡姿,仰臥時便于父母直接觀察嬰兒臉部的表情; 2、嬰兒的腦低睡平,形成所謂的“方頭大臉”,嬰兒的內臟器官受到壓較小,寶寶的四肢能夠自由地活動。 仰臥的缺點: 1、對寶寶的呼吸不利,由于重力的關系,喉部會阻擋呼吸氣流自由進出氣管口,一旦氣流阻力增大,寶寶在仰睡時呼吸就會有雜音(鼾音),造成呼吸困難,對原本呼吸就不順暢的嬰幼兒不合適; 2、寶寶容易發生嘔吐,由胃反流到食道的食物吐出后,會聚積在寶寶的
俗話說,嘴壯的寶寶身體也壯、精神頭足。小baby的聰明健康,和“吃”直接掛鉤,絕不含糊。如果營養跟不上,他很快就會給媽媽點顏色看看:體力盯不住、睡覺不踏實不說,身體的正常發育也會節外生枝。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每天吃什么、怎么吃,真的需要媽媽特別的牽掛。 據權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嬰兒在3~4個月前的生長指標能達到國際標準,但4個月后即開始落后于國際標準,這都是輔食添加不得當惹的禍。 “靠不住”的母乳 朵朵是早產兒,生下來時只有5斤2兩,好在媽媽的奶水又足又濃,沒出滿月小臉蛋兒就鼓起來了,個子和體重都長得很快;幾個月下來,和同月齡的寶寶比絲毫不遜色。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竟一兩也沒長!經查:結論竟是貧血。一向精心的媽媽怎么會出了這么個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