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發癥腳趾爛了怎么辦?糖尿病足潰爛發黑保守治療可以嗎?”許多糖尿病患者看著自己被糖尿病蠶食侵吞的“黑腳丫”,抱著僥幸心理,希望在網絡中找到挽救自己糖足的“靈丹妙藥”,不愿意接受糖足后被迫截肢而變殘缺的事實。
數據顯示,在所有的非外傷性低位截肢手術中,糖尿病患者占40%~60%,在糖尿病相關的低位遠端截肢中,有85%是發生在足部潰瘍后。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潰瘍的患病率為4%~10%。也就是說大量的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足,不得不“邁入殘疾人”的行列,成為不完整的自己,更有甚者是喪命。今天就和您好好聊聊糖尿病足的那些事:“糖尿病并發癥腳趾爛了怎么辦?糖尿病足潰爛發黑保守治療可以嗎?”
糖尿病并發癥腳趾爛了怎么辦?
要對癥解決糖尿病并發癥腳趾爛了怎么辦的問題,就要先搞清楚,糖尿病為什么會導致腳趾潰爛,為什么會難以愈合,為什么會沒有感覺。
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足的機制是這樣的:糖尿病高血糖狀態增加多元醇途徑,增強皮膚糖基化終產物形成,增加氧化應激以及細胞因子釋放,這些復雜的致病因素作用于神經組織和小血管等部位,導致了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尤其是下肢和足部這種離心臟較遠,血流不那么豐富的部位。
糖尿病對神經組織的破壞導致患者足部皮膚敏感度下降,組織肌肉萎縮,同時血糖升高又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細菌繁殖更快(高血糖有利于細菌繁殖),所以容易發生感染、潰瘍甚至是壞疽。
同時因為敏感的神經系統被破壞,所以原本的痛覺神經也失去了它該有的防御警報功能,因此,很多糖足患者即使腳趾已經潰爛流膿,也可能毫無察覺,既往也不乏一些人甚至腳趾被異物磨掉也絲毫不查的情況。
那么糖尿病并發癥腳趾爛了怎么辦?
第一, 即時就醫,避免傷口嚴重壞死,感染擴散,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第二, 仔細全面的檢查所有破潰,再微小的破口也不要放過,都要消毒處理,并外涂一些加速創面修復的藥物,不能像從前那樣過度依賴身體的自愈力;
第三, 保持足部清潔,通風透氣,選擇舒適柔軟的鞋子,避免硬物摩擦損傷足部皮膚,不給細菌留下可乘之機。
再來說說您關心的另一個大問題:糖尿病足潰爛發黑保守治療可以嗎?
糖尿病足潰爛發黑保守治療可以嗎?
要解決糖尿病足潰爛發黑保守治療的問題,還是得先搞清楚,糖尿病足除潰爛外,為什么會發黑?
糖尿病足這種組織發黑的情況被叫做干性壞疽。
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不穩定,就會導致下肢血管、神經出現病變,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的硬化閉塞,對足部的血液流通造成阻礙,使得足部的末梢神經(腳趾)出現缺水、缺氧、缺水的狀態,故而出現發黑、壞死的現象,這些變黑壞死的組織,就是干性壞疽。
那是不是得了糖尿病足、有了干性壞疽就得截肢呢?當然不是。
糖尿病足、壞疽的正確治療方法是:因人而異,對癥治療。
對于早期發現,未深及骨骼的壞疽,要即時清創,把壞掉的腳趾部分與健康的機體進行剝離,然后用各種手段將術后創面封口。
受糖尿病影響,這種大的創面恢復起來會很困難,此外,因為糖尿病損傷下肢血管,所以下肢血流不暢,創面的修復就更加困難。
因此醫生普遍建議這類糖尿病患者應該到糖尿病足專科去治療,而不是心存僥幸,拖延時間,導致下肢血管堵塞的更嚴重,發黑的腳趾繼續向外擴展,引起一根或者兩根甚至是多根腳趾的發黑壞死。
除專業的清創手術,糖足患者還應該接受對癥的藥物治療。
首先是消炎殺菌藥,因糖尿病足的發生是細菌在足部皮膚處過度增長繁殖并逐漸向深層組織蔓延所致,并且糖尿病患者免疫力降低,自身清除細菌等微生物的能力減弱,所有需要借助抗生素等消炎殺菌藥,控制感染。
其次是降糖藥或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血糖升高是誘發糖尿病足的元兇,如不加以控制,它還會有可乘之機,繼續侵犯其他組織,比如糖尿病手、甚至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
最后是像揚子江唐林依帕司他這樣的防治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藥物。研究顯示,唐林依帕司他作為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能夠在發生階段就阻斷高血糖對神經組織的損害,更早更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并發癥風險。
所以現在很多醫生除為糖足患者開具上述兩種常規治療藥物外,還會外加唐林依帕司他這種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病機制治療的藥物,一方面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觀癥狀,另一方面唐林依帕司他能防止患者神經功能惡化,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對嚴重潰爛,發生壞疽的患者,也可以在唐林依帕司他治療的基礎上聯用甲鈷胺等促進神經修復的藥物,雙管齊下,既防治病變又加速修復,獲得1+1>2 的效果。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