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是位資深“糖友”,患糖尿病已有14年。近期,她總覺得手腳發麻,有時感覺像穿著厚厚的襪子,有時感覺像螞蟻在手腳上爬。經過詳細檢查后,原來李阿姨的這些癥狀是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那么,什么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并發癥神經病變吃什么藥?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怎么治療?能治好嗎?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怎么回事?嚴重嗎?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多見,約占糖尿病神經病變的75%。
那么糖尿病神經病變是怎么引起的?
長期的高血糖引起機體代謝異常,最終導致神經組織結構異常,引起神經病變。據統計,糖尿病病程為5年、10年、20年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分別達30%-40%、60%-70%和90%。
糖尿病神經病變不僅發病率高,隱匿性也強,易被忽略。在早期,由于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患者往往難以察覺;之后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各種臨床癥狀,比如手足麻木、疼痛、感覺遲鈍、體位性低血壓、靜息心動過速等,但此時病情往往已處于不可逆階段。
如果糖尿病神經病變一直未改善,在晚期可發生肢端缺血、缺氧甚至造成壞死截肢的后果。
因此,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避免出現嚴重后果。那么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怎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神經病變吃什么藥?
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怎么治療?早發現,早干預
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怎么治療?由于在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從而對糖尿病神經病變進行早期篩查非常有必要。
早期篩查主要包含痛覺檢查、溫度覺檢查、觸覺檢查、振動覺檢查、位置覺檢查以及神經電生理檢查等。
如果已經確診怎么辦?糖尿病神經病變癥狀怎么治療?糖尿病并發癥神經病變吃什么藥?
《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治專家共識(2021)》指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治療基于四個原則,一是針對血糖水平的治療;二是發病機制的治療;三是癥狀治療;四是避免危險因素和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神經病變吃什么藥?對因治療可延緩甚至逆轉病情
糖尿病并發癥神經病變吃什么藥?緩解癥狀治療并不能真正改變神經病變的病情進展,只有對因治療才可能控制神經病變的發展甚至逆轉其發展。
對因治療主要包括控制血糖、營養神經、抗氧化應激、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改善微循環等。尤其是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藥物依帕司他,是唯一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機制的藥物。
唐林依帕司他是國內首家上市的醛糖還原酶抑制劑,也是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唐林依帕司他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各種臨床癥狀,減輕痛苦、提高生命質量;預防并減輕糖尿病的神經損傷,促進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恢復。
在使用唐林依帕司他時,要注意早期、足量、足療程使用的原則,3個月1療程,其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可忽略不計,適合長期服用。
糖尿病神經病變一經確診,不會因為血糖控制良好就自愈,只會逐漸加重,所以要及時進行治療,減輕神經病變危害,提高生活質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