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活潑好動,但卻年少無知,家長在照料上偶然疏忽,他們便可能會惹出天大的麻煩,
意外經常是在一瞬間發生,使家長驚慌不已,不知該做什么。
燙傷是小兒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當你的寶貝不慎被燙傷時,先不要慌亂,一定要保持鎮定,居家進行緊急救護,以使燙傷造成的損害最小。
居家緊急處理對策
1.立即輕輕地脫去被熱水浸透的衣服,或是用剪刀剪開覆蓋在燙傷處的衣服、鞋襪等。
2.如果衣物和皮膚粘在一起時,先將未粘著的衣物剪去。粘著的部位去醫院進行處理,不可用力拉或脫,以免加重局部的創傷面積。
3.如果是手足部位的燙傷,立即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并浸泡在冷開水或干凈涼水中30分鐘,減輕水腫和疼痛;如果是臉或額部等不能用涼水沖洗的部位,可以用幾條毛巾輪流進行濕敷。
4.沖洗之后在傷面上涂抹燙傷膏,一般不需要包扎,千萬不可隨便涂抹其他東西,以免造成感染。
5.如果傷面上出現小水皰,不要把水皰弄破,以免造成感染;如果水皰較大或水皰已破,最好到醫院進行消毒處理。
6.緊急處理后趕快帶小兒去醫院診治,尤其是燙傷發生在臉上、手上、腿、生殖器等部位。
7.嚴重燙傷的小兒在送醫院途中注意保持平臥位,不要直立抱著,可以給患兒喝一些淡糖
鹽水,以補充體液,防止發生
脫水。
小知識:如何迅速判斷燙傷的程度? 判斷燙傷面積:可以用被燒燙傷小兒的手掌大小來估計燙傷的程度,即把5個手指并攏時,小兒的一個手掌面積大約為全身表面積的1%,由此判斷出燙傷面積。
判斷燙傷程度:如果受傷部位皮膚僅有紅,腫、熱、痛并感覺
過敏,但未起水皰,表面干燥,為I度燙傷,表明表皮被燙傷,2-3天后癥狀消失,皮膚脫屑,不留瘢痕;如果受傷部位起較大的水皰,紅腫、疼痛明顯,為淺Ⅱ度燙傷,表明損傷已經達到真皮淺層,無感染話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著但不留瘢痕;如果皮膚痛覺遲鈍,水皰小,皮膚微紅,彈性差,為深Ⅱ度燙傷,3-4周愈合,常會形成瘢痕。
防止小兒燙傷的9個注意事項 1.洗澡時不要因擔心小兒著涼,而把其放入過熱的洗澡水中,這樣可能會使小兒燙傷。正確做法是,洗澡時先不要把小兒放在
浴盆中,而是在浴盆中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并用溫度計或手肘試一下水溫,適宜溫度為35.5℃-37.8℃。
2.家里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