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是世界首個“國際兒童癌病日”。每年世界共有超過25萬名兒童被診斷患癌,約9萬名兒童死于癌癥。白血病高居兒童癌 癥發病率首位。癌癥已成為兒童病亡的頭號死因。國際兒童癌癥日證實中國每年新增三至四萬名兒童惡性腫瘤患者,其中三分之一為白血病。
記者獲悉,困 擾兒童癌癥治療的另一大困難是缺乏兒童專用的治療藥物。據國際兒科腫瘤學會介紹,和成人腫瘤治療新藥物不斷問世相比,兒童癌癥藥 物的發展較為落后,臨床還在使用二十多年前研發的藥物,一些藥物可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患癌寶貝:我想“馬上好”
癌癥已成兒童病亡頭號死因 但七成患兒可以治愈 拖延治療是主要問題
元宵節,正當千家萬戶歡慶元宵節時,有一群“小光頭”卻只能在病房里過節。面對送來小馬公仔的志愿者哥哥姐姐,他們許下的心愿樸素天真卻令人聞之動容:“我想病情‘馬上好’,回家吃飯!”
扎吊針的“小企鵝” 患癌后心靈最受傷
元宵節前,“金絲帶”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的志愿者們走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血液腫瘤病區,二十多名因化療而脫發的“小光頭”們戴著口罩,興高采烈地和志愿者們一起參加有獎游戲。他們大部分是白血病患兒,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剛滿一歲,走路搖擺似小企鵝,手上扎著輸液針頭。
四歲男孩丘賢梽拿著禮物,看上去情緒并不高。他去年確診患病,在廣州住院后不幸發生肺部感染,在醫院里一住就是兩個月。“我們春節都是在病房里過的,眼看著他變得越來越沉默。”媽媽陳麗珠的言語中難掩憂慮。做完一個療程的化療后,正處于淘氣階段的小賢梽便不肯和外人說話。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