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愛聽的便是大人講故事,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你是否聽過關于重陽節的那些民間故事呢?今天小編就來為你講講我們必知的重陽節民間故事。
丹朱修建重陽店
據研究人員考證,西峽重陽店最早是由堯的兒子丹朱所建。丹朱為堯的長子,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曾統帥大軍征伐強大的東夷諸候而獲勝,鞏固了堯的地位,為建立陶唐王朝立過大功,具有豐富的軍事知識和作戰經驗。
考古學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時代》下冊492頁介紹:堯欲指定王位繼承人,大臣放齊說:“帝子丹朱開明,可登帝位。”堯認為丹朱“不守德,好爭訟”,“不足以授天下”。那時,人們把孝德作為眾德之首。堯認為舜有孝德,決定把帝位傳給舜,并由舜代堯執政。堯怕丹朱與舜爭奪帝位,派丹朱駐守丹江和漢水交接處的丹江口,并派舜領重兵駐于黃河北岸,監控丹朱。為了防止舜從北方攻擊,丹朱在丹江邊建丹朱臺,在正北建丹朱城作為國都,與國都配合,建九層高的天文臺,即丹朱臺。并在正北建朱陽關、紫荊關、重陽店,來保護都城丹朱城。
丹朱為什么要在重陽店建立要塞?為什么以“重陽”命名?重陽店在朱陽關和荊紫關的中心,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陽關和荊紫關只是它的側翼,起輔助作用。古人重陽輕陰,陽的地位比陰高。最大的陽數是九,九代表萬物之大、之高,因重陽店在戰略上處于核心地位,在軍事上有從旁邊防衛紫荊關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視它,把它起名為重陽。
丹朱建重陽店的時間在公元前2240年左右,距今有4200年,說明重陽店的建店時間有4000余年了。因舜最后繼承了堯的帝位,名聲遠揚,丹朱則慢慢被后人遺忘了,但丹朱在淇河上建重陽店是確信無疑的。
后來的歷次戰爭也證明了重陽的軍事地位。戰國時,秦楚爭霸中原,公元312年,在丹陽決戰,楚兵敗北,戰死八萬多人。漢高祖劉邦帶兵伐秦,從西峽重陽這一古道,直搗咸陽,完成了滅秦的匡世偉業。明朝未年,李自成兵敗南江,在西峽縣西坪鎮休整之后,進軍中原,推翻了大明王朝。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在重陽馬鞍橋一帶山區,阻止入寇日軍的西犯,直到日軍投降,日寇沒往西跨過一步。老百姓形象地稱這一勝事為“日落西山”。
推薦閱讀專題:2012年重陽節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