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之際,中國官方9月5日一紙征求意見稿激起千層浪,延續29年之久的教師節或將改期。從9月10日改為9月28日,這一被輿論解讀為著眼于孔子誕辰日的改變,是弘揚尊師重教傳統美德的改革之舉,還是無聊膚淺的日期變更,引發各方激辯。
改革推動者獨家講述:教育部一直持肯定態度
國務院法制辦9月5日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對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四部法律相關條款進行修訂。意見稿擬規定,每年9月28日為教師節。
其實,調整教師節日期的呼聲由來已久,大規模的呼吁則從2004年開始,時任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呼吁以孔子誕辰作為中華教師節。經研究測算,目前較為公認的孔子誕生日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但學界對于這一日期仍存爭議。
“這是我2004年以全國政協提案首倡的建議,近十年來持續不斷呼吁,現在終于有望了。”教師節日期調整改革推動者、第七至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如是慨嘆,稱自己可謂“十年磨一劍”。
李漢秋告訴記者,自2004年提出這一建議后,教育部一直持肯定態度,但因為涉及修法問題,當時給自己的答復并不是很明確,只是答應在修改教師法時負責轉達此建議。
此后,李漢秋以政協提案等多種方式數次呼吁以孔誕為中華教師節,直至2012年9月,他得到教育部明確答復,“修改教師法已列入立法規劃,只待全國人大常委會作決定。”
9月10日為教師節,這一傳統始自1985年,當年1月21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于教師節的決定》,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同年9月10日,全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迎接新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傳統節日是世代相傳,我們已無權擇日,而重新設訂的節日是由我們自己擇日的,就應當考慮這日子是否有歷史文化內涵、如何接續歷史傳統。”李漢秋說。
“教師節應當是很有文化內涵的節日,而且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不能割斷。孔子是中國的第一位教育家,是中國教師的鼻祖,被后世公認為‘萬世師表’。”在李漢秋看來,以孔子為教師節的形象代表源遠流長,以孔子誕辰作為中華教師節是非常合適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