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女人的深海
三八節,想起了這句歌詞:我的信仰是無底深海,澎湃著心中火焰,燃燒無盡的力量,那是忠誠永在。這是《潛伏》寫給余則成和翠平的。
她已經懷有余則成的孩子。透過晶瑩的目光,遠遠地微笑地望著對方,她再也看不到他的“丈夫”。
歌聲喚起的,是我們曾經有過的希望。一個女人的用什么來支撐著自己的生命,支撐一個男人的偉大事業。
經過了上百年的歷史變遷,女人的價值觀還在改變。在社會長河的演化中,女人將自己的生命嵌入到社會,養育了人類的生命——身體的、情感的和心智的。
女人的行動大致可分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情感的和信仰的等類,互有重疊。經濟行為旨在維持再生、延續物種。政治行為旨在表達群體訴求、于群性之中升華個性。社會行為泛指個體的社會交往。情感行為是幸福、恐懼內疚、嫉妒、怨、悔、惆悵等等。最后,有一種特殊情感,稱為“信仰”——超越個體生命和有限時空的永恒感。
信仰,支撐一個女人的生命。
信仰的形態和意識的演化,女人在不同的體驗而有重要差異,導致了不同的倫理與宗教。正是這種的信仰決定了女人生命的價值排序,工作、學習、哺育、照顧老人、家事和社會關系。
對一個女人來說,家事能夠帶給婦女的社會效用,雖然孩子養大成人后帶給家庭的總效用微不足道;而社會關系、工作,卻自古以來顯得非常的昂貴,雖然本身似乎與男人沒有一點區別。
以女人方式成長起來的人,她們不僅接受這種信仰為之奮斗和與此相應的態度,并且將其視為自明,而且需要排序的。這種信仰是她所在的社會與每個人的特定的生存處境相適應,使得女人擁有較大的個性選擇而顯得千姿百態。在這類社會的價值排序中,所有信仰都享有支撐的等級,能為個人贏得榮譽、尊敬、掌聲甚至是崇敬。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