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拾荒老人照顧九旬老母
但是一提起老母當年為養育自己和弟弟所吃過的苦,她的淚水不由得往下掉。她說:“3歲時,我爹死了,我娘還懷著我 弟弟。我娘要飯養活我們姐弟倆。你說,我怎么能夠不養活母親?不養老人是要遭天譴的!”最容易滿足的“家”垃圾盡頭便是家 。
12月11日上午10點, 記者來到民族醫院后邊徐家花園73號東側附近,這里有一條很窄的胡同。胡同兩側墻根處堆放著各種各樣的垃圾,這都是孫法菊撿回來的“寶貝”。 在垃圾堆中曲曲折折向前穿行了大約100米, 記者看到了兩間幾乎要倒塌的小屋。 屋子里又黑又暗,門口掛著的塑料袋里裝著一些吃的,已經發了霉。 孫法菊佝僂著身子,正在一個小小的蜂窩爐子上煮地瓜粥。 屋里很冷,孫法菊的母親坐在床上,目光炯炯有神,安詳地看著女兒在一旁忙活。 記者問她冷不冷,她拍了拍蓋在腿上的一床新棉被說:“不冷了,不冷了,好心人昨天送來了一床被子。” 孫法菊告訴記者。
《濟南時報》12月10日刊發了她拾荒的一張照片后,很多熱心人前來看望她和她的母親,讓她很感動。 小屋很破,但孫法菊已經很滿足了。她說:“我和我娘在這里住了將近20年。前段時間說要拆遷,我真的很害怕。還好,人家知道我的情況后,讓我繼續在這里住。” 最艱辛的回憶寡母討飯把她和 弟弟養大 記者問孫法菊苦不苦,她笑了,說:“比我苦的人多著呢,我畢竟還有地方住。我不苦,就是苦了我老娘了。” 提起母親當年的艱辛,孫法菊的眼里突然流出渾濁的淚水。她有些不好意思,趕緊用老樹皮一樣的雙手去擦拭。 孫法菊說,她是江蘇邳州人。她3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還懷著她的弟弟。“我娘沒有改嫁,硬要把我弟弟生下來。她說,只有生了男孩,她在家里才有地位。” 生了一個兒子,孫法菊母親的日子并沒有好起來。為了養育兩個孩子,她曾經乞討多年。“我弟弟小時候經常生病,每次生病都把我娘嚇得半死。她養育我們姐弟倆真是不容易啊!”說著說著,孫法菊又抹起了眼淚。 后來,孫法菊的弟弟來到山東讀書,孫法菊則在老家和母親住在一起。
最無奈的現實弟弟“失蹤”了, 家人太貧窮 。大約25年前,孫法菊的弟弟孫法仁(音)將母親接到濟南。沒過幾年,孫法仁便讓姐姐來濟南照顧母親,原因是母親和他的妻子過不到一塊兒去。 再后來,她的弟弟搬到了泰安,三四年前突然“失蹤”了。“我弟弟其實很孝順。他的老婆得過病,借了很多錢,他們一家好像躲債去了。”孫法菊說。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