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民二代身份證因“先天缺陷”存在風險的相關新聞報道,把二代身份證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市民熱議的話題。據報道,居民丟失身份證后,即使做補辦(掛失)處理,由于沒有注銷措施,原身份證仍可正常使用。大量遺失、被盜身份證正通過網絡非法交易,并被廣泛用于開辦銀行卡、信用卡,掩護詐騙、洗錢活動;同時由于二代身份證缺乏密碼等基本防偽功能,若不法分子掌握與自己外貌相近的他人真實身份證,則可“分身兩人”,加大警方打擊犯罪難度。
居民二代身份證丟失后如何處理?持他人的身份證辦理金融業務能否被受理?我市目前二代身份證辦理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調查>>>銀行部門受理委托人辦理銀行卡業務
為了驗證持他人身份證辦理金融業務能否被受理的問題,8月19日,記者來到市區一家銀行的柜臺,出示了記者本人的身份證和一位同事的身份證,申請為同事辦理一張儲蓄卡。
“他本人怎么沒來辦理呢?”“他去外地出差了,說是急著辦張儲蓄卡,特意委托我來替他辦理。”簡單詢問之后,工作人員遞給記者一張“辦理儲蓄卡申請表”,要求記者分別在“申請人”“委托人”兩欄填寫姓名、聯系電話和身份證號碼。
當記者問到銀行方面是否會求證辦理意向時,該工作人員稱這是必要環節,如果沒有當事人的回應,銀行不會繼續辦理該項業務。
隨后,工作人員以銀行系統網絡故障為由,走向了另外一張柜臺。約三分鐘后,該工作人員重新回到座位,很快遞給記者一張儲蓄卡,并要求記者在一張回執單上簽字,這項業務全部完成,耗時約六分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