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了一家國內的蟑螂工廠,稱其“或許也是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這篇報道被轉發至微博上后,引起一場大討論,蟑螂,無可爭議的害蟲,現在居然也能生財?日前,本報記者趕赴山東濟南,實地探訪這個“蟑螂工廠”。
養蟑螂成了世界第一
5層小樓里飼養超過3000萬只美洲大蠊
記者采訪的目的地位于濟南市西南的長清區明發路上。這段不足2公里的小路兩旁,開設有不少獸藥廠、飼料廠,山東馳名的佳寶乳業也在這里有一座生產基地,王福明的一座養殖場就與佳寶乳業隔路相對。
在濟南火車站,記者搭乘前往長清區的公交,由于濟南大學城也位于同一方向,這班車上大部分是年輕的大學生。佯裝問路,記者與周圍的學生搭起話來,對于佳寶乳業,他們大多能說出確切位置,但卻沒有一人聽說過王福明的蟑螂養殖場。
天空中飄著小雨,出城的路并不擁堵,可這段路公交車足足行駛了1個小時,下車步行15分鐘后,記者終于抵達王福明的蟑螂養殖場。運動鞋、牛仔褲、T恤衫,配上一頭干練的短發,初見王福明,就能從打扮看出他雖是老板,但并非只坐在辦公室里。
“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這個說法不準確。”用帶有濃烈地方口音的普通話,王福明糾正記者的認知:“首先,我飼養的是美洲大蠊,簡單叫它蟑螂容易引起誤解,家中常見的蟑螂是德國蟑螂,是最臟的家庭害蟲。美洲大蠊對溫度要求較高,在北方無法過冬,不用擔心對周邊生態造成影響,我們的養殖場全封閉,它們基本不可能逃逸。”對于所謂的“世界最大”,王福明也糾正道:“應該是產量最高,有的養殖場可能占地比我大,但論產量,我稱得上是世界最高的。 ”
據老板娘介紹,冬季密度最大時,每平方米能生存6400只美洲大蠊,這座養殖房雖占地不到200平方米,但按內部五層的空間來算,最多時竟生存著3200萬只美洲大蠊。“現在密度比較小,一間養殖房約有1000多萬只。”老板娘笑稱:“如果不做這行,幾十輩子也見不到這么多蟲子。”
不過,王福明告訴記者,目前自己的產業仍以土元為主(土元是另一種可以入中藥材的昆蟲),在他遞來的名片上也僅印有“土元養殖場”的字樣和土元的圖片,沒有涉及美洲大蠊。王福明稱,美洲大蠊養殖剛剛起步,涉及的6座養殖場中,只有2座飼養美洲大蠊,長清區這座養殖規模算是較大的,但場內4間養殖房,仍有兩間飼養的是土元。
記者跟隨王福明來到庫房。隨著卷簾門開啟,一股濃烈的苦澀味撲面而來,掩住鼻子后記者觀察發現,這間5米高的房間里,從地面到屋頂堆滿了紅色的大塑料盆和大號編織袋,定睛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塞滿了褐色的蟲子。
王福明赤手從一個編織袋里抄起一把貨物稱:“這些都是加工好的。”記者走近后發現,這些黑色的物體的確是蟑螂,還有不少編織袋里裝著一種有著黑色外殼的圓形昆蟲。王福明稱這些蟑螂的品種都是“美洲大蠊”,而另一種便是他的主要商品“土元”。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