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東太太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門前出現好多等客的出租車。前來進行
親子鑒定的家長帶著孩子,就這樣打著的悄悄地來,悄悄地走。
2001年,香港特區終審法院判決內地父母在港生下的孩子擁有居港權,從此內地孕婦赴港產子逐年遞增。近水樓臺先得月,深圳人是內地人前往香港產子的主力軍,不少深圳孕婦此后在香港產子。香港“錯嬰案”被披露后,不僅香港人擔心自己孩子也被抱錯,許多深圳人也陷入類似的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抱錯?”從而出現了一股親子鑒定的熱潮。
父親帶4歲男孩等鑒定
深圳目前有3家親子鑒定機構。分別是廣東太太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深圳市人民醫院法醫物證鑒定室和深圳市血液中心。
記者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法醫物證鑒定室采訪時,一名父親帶著稚嫩的男孩走進鑒定所。小男孩大約4歲左右,獨自坐在長椅上,眼睛怯生生地打量著鑒定儀器。記者隱約聽見孩子父親的聲音:“孩子不像我,我帶他來看看。”據了解,以往親子鑒定以胎兒為主,最近懷疑孩子出生后被搞錯的家長明顯增多,來鑒定的孩子年齡大多在1歲-5歲。
老教授帶40歲兒子做鑒定
親子鑒定風潮刮到的不僅是2003年以后出生的一批孩子。不久前,一對老夫妻甚至帶著40歲的兒子來到了廣東太太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
該所所長張經緯向記者講述說,這對老夫妻年齡已經60多歲,兩人都是當地一所大學的教授,所育的4個兒女中有3人都在國外拿到了博士學位,唯獨大兒子“智商不高、長得和父母也不像”。
老夫妻通過
電視知道了香港“錯嬰案”事件,心生“咱家大兒子是不是也在醫院被抱錯”的疑惑。帶著疑問,經歷了反復的思想斗爭后,老夫妻倆還是將大兒子帶到鑒定所進行親子鑒定。
親子報告出來的那天,當鑒定所工作人員將鑒定結果遞給兩位老人時,老教授的手在一個勁地發抖。鑒定結果顯示大兒子的確是兩老親生,老人長舒一口氣:“多年來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放下了。”
深圳親子鑒定量比5年前增加10倍多
深圳的3家親子鑒定機構中,廣東太太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的業務量最多,占深圳總量的2/3。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公司,鑒定所就位于工業大廈的三樓。墻壁上張貼著鑒定所的業務范圍,親子鑒定一項列在醒目的位置,一旁的申請鑒定程序表一目了然,鑒定師的資質和照片等都公布于眾。三樓的樓道里并沒有人,一間貼有“親子鑒定”標示的房間里,穿白大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