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東東江(海陸豐)根據地:1927.5-1931.11
1927年5月1日,中共東江特委領導第一次武裝起義,在海豐陸豐、紫金三縣建立人民政府——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最早的地方革命政權。8月,成立東江特區革命委員會。1928年2月,根據地失守,黨政機關與革命武裝撤往附近的八鄉山、大南山一帶堅持斗爭。1930年5月建立紅十一軍,成立東江特區蘇維埃政府。
領導人:彭湃(東江特區革命委員會委員長),陳魁亞(東江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
二、湘贛根據地:1927.11-1931.11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進入井岡山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次年5月下旬成立湘贛邊特區工農兵政府,轄寧岡、永新、蓮花3縣全部,茶陵、遂川、吉安等縣各一部分。是年6月,彭德懷率紅五軍主力返回井岡山,根據地區域擴大為以永新為中心的十幾個縣。1930年3月,湘贛邊特區并入新成立的贛西南特區,改稱西路分區。1931年7月,原湘贛邊特區與湘東南特委轄區合并成立湘贛省,轄永新等10余縣。
領導人:袁文才(曾任湘贛邊特區工農兵政府主席),袁德生(曾任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
三、贛南根據地:1927.12-1931.11
1927年11月,贛西特委在泰和、萬安、吉安等縣領導農民起義,建立革命政權。1929年1月,紅四軍主力進入贛南,開辟根據地,11月成立贛西特區蘇維埃政府。次年3月,贛南、贛西、湘贛邊三個特區合并成立贛西南特區,組成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10月,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擴大改組為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轄吉安等30余縣。是1931年7月,贛江以西地區10余縣劃歸新成立的湘贛省蘇維埃政府。是年10月,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結束后,蘇維埃閩西特區連接組成蘇維埃中央區。
領導人:曾山(曾任贛西南特區及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肖道德(曾任贛西南特區蘇維埃政府代主席)。
四、閩西根據地:1928.8-1931.11
1928年8月,閩西特委先后在平和、龍巖、上杭、永定等縣領導農民起義,建立以永定縣溪南區為中心的10余個鄉的革命政權。1929年3月-12月,紅四軍主力三度進入閩西,開辟閩西根據地。1930年3月,成立閩西選區蘇維埃政府,轄龍巖等6縣。1931年10月第三次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