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里,剛出生的寶寶什么都做不了,連話都說不出來,還能做別的嗎?如果你也這么想,那就錯了。其實寶寶天生就有7中的能力,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寶寶天生的7種能力。
1. 識別人臉的能力
嬰兒天生的眼睛接觸能力對形成良好的母嬰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嬰兒一出生,接觸母親眼睛的能力就在迅速發展。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嬰兒一出生就會被人臉所吸引。只要有人臉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就會好奇地盯著看。
嬰兒出生后一周內,學會了識別母親的臉。
滿月時,寶寶對臉的知識積累起來,不僅對臉感興趣,還能準確區分熟悉的臉和陌生的臉。看到媽媽的臉會更開心。
雖然嬰兒看不到遠處的東西,但很容易識別出母親的臉。當母親喂嬰兒或把他抱在懷里時,她自然會把臉放在離嬰兒大約20厘米的地方,這正好在嬰兒的視覺范圍內。
親密提醒父母:
盡可能多地看著嬰兒,這種眼睛和眼睛有助于促進嬰兒智力的發展。例如,喂寶寶時,不要看電視(或做其他事情,比如和別人聊天),而是溫柔地看著寶寶的眼睛,溫柔地和他說話,吸引寶寶看媽媽的臉。
2.觀察周圍環境的能力
嬰兒一出生就開始探索周圍環境,這對他盡快適應環境,獲得生活經驗非常重要。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嬰兒兒出生時,如果一個大物體出現在離眼睛大約20厘米遠的地方,它會跟隨它幾秒鐘。
出生幾天后,寶寶可以看紅光,把頭偏向這種光,用眼睛盯著看。
嬰兒可以在一周內學會有目的地觀察物體。例如,如果你偶然發現你揮舞的小手,你可能會不時地看著它,好奇地看著它。
親密提醒父母:
嬰兒出生后,可以提供一些合適的物體,如紅色氣球、紅色羊毛球等,有意識地取笑嬰兒,幫助他發展觀察周圍環境的內在能力。
3.傾聽環境中聲音的能力
嬰兒喜歡聽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并反應它們。這也是探索環境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嬰兒出生幾秒鐘后,就能準確判斷聲音的方向,把臉轉向聲源。
出生12小時后,嬰兒可以區分聲音和其他聲音,并對有節奏的運動做出反應。
嬰兒出生后喜歡和媽媽交流,特別喜歡聽媽媽的聲音。
親密提醒父母:
嬰兒的環境不應該沉默,一些日常的聲音對嬰兒有益。比如說話、掃地、倒開水等。另外,不要長時間把寶寶扔在一邊,而是多和他說話,告訴他身邊的一些事情,聽他啊和父母說話。
4. 感受周圍環境的能力
嬰兒一出生,五種感覺器官就起作用,對周圍環境中發生的一切感興趣,并做出不同的反應。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當周圍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時,新生兒會感到驚訝,甚至哭泣,直到環境恢復正常。
當有強光照射嬰兒時,閉上眼睛或扭轉頭部以避免這種光。
當別人的動作干擾嬰兒時,他們也會轉身避免這種干擾。
親密提醒父母:
注意對嬰兒的刺激應該是有限的。如果刺激過多,嬰兒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來拒絕攜帶這些信息,導致注意力低,失去了很多學習機會。因此,父母應該觀察他們的孩子,如果他試圖避免父母的刺激,讓他好好休息一會兒,不要打擾他。
5.早期自發微笑的能力
嬰兒早期的微笑是一種高度組織的行為,是思維開始的表現。這種早期的自發微笑來自嬰兒內心的感覺,而不是對他人行為的反應。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出生后兩周左右,嬰兒會對母親的聲音或周圍環境帶來的刺激做出反應,并有早期的微笑行為。
當周圍環境對嬰兒的刺激過強時,早期的微笑行為就會變成哭泣;相反,當刺激太弱時,他會忽略它。
當嬰兒幾個月大時,自發的微笑就會變成真正的社會微笑。
親密提醒父母:
雖然嬰兒早期的自發微笑不是對他人行為的反應,但父母應該經常逗孩子玩耍,給他一些快樂的刺激,促進他產生更多的微笑,并逐漸轉化為真正的社會微笑。
6.模仿動作和語言能力
模仿在嬰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沒有模仿,嬰兒成長過程就會延遲甚至停滯。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嬰兒出生后不久就能模仿母親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
出生14天的嬰兒可以模仿成人手指的動作。
幾周后,嬰兒會蠕動嘴唇,模仿言語動作,并在出生時區分不同的音素。
親密提醒父母: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會經常和孩子說話。即使他不懂任何話,他也會喜歡父母,尤其是媽媽和他說話,在這樣的對話中慢慢熟悉語音和語調,最終學會語言。
7.通過哭泣傳遞信息的能力
嬰兒一出生,就會哭著表達自己的需求,把需要的人帶回身邊,以滿足他的需求。哭泣是嬰兒早期溝通的重要手段。
顯示嬰兒能力的方:
寶寶哭的方式有很多種,節奏和強度都不一樣。他用這些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很快就會根據寶寶的哭聲找出規律,明白什么樣的哭聲意味著餓了,什么樣的哭聲意味著尿了或者害怕了。
有些嬰兒天生難以安撫。他們的哭聲可能更頻繁,持續時間更長;其他嬰兒更容易安撫。只要滿足需求,哭聲就會立即停止。
溫馨提醒:以上內容是對嬰兒天生7種能力的詳細解釋。父母不能忽視嬰兒的這些能力。試著在生活中滿足寶寶的這些需求,展示他們的各種能力。
2017年3月20日,本文由小萌希奧育嬰發表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