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知計劃#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嬰兒的健康生長發育是不可替代的。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純母乳喂養,為嬰兒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
也就是說,除了母乳,嬰兒不應該添加任何其他食物、飲料甚至水。
1.母乳富含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提高嬰兒免疫力,促進牙齒和面部發育,促進母嬰感情。
2.母乳喂養可促進母親子宮復舊,延緩月經復潮和排卵時間,降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3.有利于家庭和社會,降低人工喂養成本和人力,降低嬰幼兒開支,促進家庭和諧,增加父母對家庭子女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應該早點吮吸,建立信心,相信我們有足夠的牛奶,多接觸,經常吮吸,按需喂養,喂養姿勢應該正確,夜間母乳喂養可以促進牛奶分泌,母親應該注意休息,保持快樂,營養均衡,做好乳房護理。
哺乳是一種自然行為,一般每次20-30分鐘,可根據哺乳環境使用搖籃式、環抱式、交叉式和側臥式以母嬰舒適的姿勢哺乳。
母乳喂養前,母親應洗手,用溫水清潔乳頭和乳房。母乳喂養時,母親和新生兒應選擇最舒適的位置。一只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根手指放在乳房下方,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放在新生兒口中,用手支撐乳房,防止乳房堵塞新生兒鼻孔。
讓新生兒吸一側乳房,然后吸另一側乳房。
哺乳后佩戴合適的棉質乳罩。
每次哺乳后,新生兒應輕拍背部1-2分鐘,排除胃內空氣,防止嘔吐。
1.嬰兒患乳糖不耐受癥時不宜母乳喂養;
2、母親:急性傳染病、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嚴重產后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母親酗酒、憤怒、服用對嬰兒有影響的特殊藥物等。
1、乳脹:多由乳房過度充盈和乳腺管阻塞引起。哺乳前應濕熱敷3-5分鐘,按摩乳房,頻繁哺乳,排空乳房。
2、催乳:如果牛奶不足,鼓勵母乳建立信心,指導母乳喂養方法,按需母乳喂養,夜間母乳喂養,適當調整飲食,喝營養豐富的肉湯。
3、乳頭皸裂:輕度可急性哺乳。哺乳前濕熱敷3-5分鐘,擠出少量乳汁,軟化乳暈,有利于新生兒吮吸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哺乳后在乳頭和乳暈上擠一點乳汁,短時間暴露干燥,加強護理,嚴重皸裂者停止哺乳。
牛奶可以擠出或用吸乳器吸出,然后喂給新生兒。
當嬰兒和母親分開時,及時擠奶(包括夜間),保持哺乳,一般每3小時擠一次,母親和嬰兒繼續母乳喂養;按母乳喂養順序注明擠奶時間。
室溫低于25度,擠出的牛奶可保持6-8小時,冷凍母乳(4度恒溫)可保持24小時,冷凍母乳可保持3-6個月。解凍母乳在室溫下最多可保持1小時。
喂食時,水溫為38-39度,不能用火或微波爐加熱,以免損壞活性物質。
人工擠奶方法:
1.徹底洗手。坐著或站著,主要是感覺舒服。
2.刺激射乳反射,如熱敷乳房或按摩背部。
將容器靠近乳房,將拇指和食指放在距乳頭根部2厘米處,兩指相對,其它手指托住乳房。
4.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壓胸壁,不要壓得太深,否則會造成乳腺導管堵塞。
5.壓力應作用于拇指和食指之間乳暈下方的乳房組織,并反復按壓和釋放。此操作不應引起疼痛,否則方法不正確。
6.一側乳房至少擠壓乳頭3-5分鐘。當乳汁減少時,可以擠壓另一側乳房。重復幾次,兩側交替擠奶20-30分鐘。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療聊天特約作者:新化縣中醫醫院 袁建親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信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