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人體對抗病原體入侵的保護反應,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的過程。由于體溫調節神經中樞功能不完善,兒童容易受到晝夜溫差、季節變化、飲食、著裝等原因的影響。兒童持續高燒(腋窩溫度> 38.5℃)不僅會增加體內耗氧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代謝,還會引起抽搐等并發癥。
父母通常害怕孩子的發燒,不適當的藥物或發燒方法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孩子發燒,父母應該如何處理?這里首先澄清我的觀點:如果孩子精神不好,發燒超過38.5度,你可以在家里給孩子發燒藥,同時觀察,如果精神狀態不好,繼續發燒,建議去正規醫院兒科,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兒童發熱的常見原因
1)傳染病:是發熱的主要原因,細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最為常見。
2)非傳染病:中樞體溫調節失調,包括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引起的特點是高燒無汗,需要加強鑒別。
孩子發燒了,除了退燒藥,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退燒?
1)冰敷:將布袋放在冰袋外,夾在腋窩,或放在頭、頸、腹股溝外。 這種方法屬于暴力降溫手段,謹慎使用!因為如果不小心,冰直接接觸孩子的皮膚,可能會導致凍傷!所以一定要小心!
2)洗澡:先關門窗,把冰袋放在孩子頭上,把熱水袋放在孩子腳底,然后把大毛巾放在孩子需要擦的地方,用溫水浸泡擦毛巾,擰到半干狀態,纏繞到操作人員手上,朝固定方向擦拭,準備兩條毛巾交替使用,從孩子頸部開始擦拭,注意在血管豐富的部位(如腹股溝、腋窩等。)重點洗澡按摩,擴張血管,促進散熱。注意洗澡時間,背部和四肢分別3到5分鐘,整個洗澡過程需要15~20分鐘,最后用毛巾擦干孩子的皮膚,注意冷暖,穿好衣服。如果兒童在擦浴過程中發抖、寒戰等反應,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嚴格監測其病情發展。
3)及時稍微打開被子和衣服給孩子降溫。
4)多給孩子補充開水。
5)溫水澡也能降溫孩子。
然而,物理降溫會顯著增加兒童的不適,使兒童發抖,皮膚起雞皮疙瘩,甚至哭泣。國內指南明確指出,不建議使用溫水浴退燒,更不用說冰水或酒精浴退燒了。當兒童肛門溫度較高時≥39.0℃(口溫 38.5℃,腋溫 38.2℃),而且由于發而出現不適和情緒低落時,建議用藥物治療。
物理冷卻可以在短時間內冷卻高燒兒童,藥物冷卻效果持久,兩種方法可以發揮互補作用,不能相互替代,因此臨床應盡量采用聯合冷卻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降低兒童體溫,效果更持久。
#清風計劃# #真相來了##真相來了#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兒童合理用藥和育兒健康知識,歡迎閱讀我的專欄: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