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會讓每一位家長心碎。作為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年輕父母,我們該怎么辦?
以下是一些供您參考的經驗。
第一,找出寶寶發燒是什么?
正常兒童的基本體溫為36.9℃~37.5℃。一般體溫超過基本體溫1℃在上述情況下,可以認為是發熱。低熱是指體溫波動在38℃高燒時體溫約為39℃以上。連續發熱兩周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本體溫是指從肛門測量的直腸溫度,一般口腔溫度低于0.3℃~0.5℃,腋窩溫度低于口腔溫度.3℃~0.5℃。
我的孩子有一次發燒,也是,退燒藥吃了,很快就退了,幾個小時后又發燒了,所以重復了。送到醫院,檢查血液,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病毒感染的一個特點是反復發燒
醫生沒有開退熱針,也沒有吊瓶,只開了3針抗病毒針,打了3天就沒有再高了。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發燒本身只是體溫升高的表象。為了讓發燒消失,我們需要找出原因。如果我們只是射退燒針和輸液,而不治療發燒的原因,這些都是徒勞的。
如果發高燒超過38.5度,請立即讓醫生診斷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頭孢菌素),不要急于發燒,發燒只是外觀,找出原因。
病原體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多見于病毒,約占原發感染的90%。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可繼發細菌感染。一般來說,感冒主要是指急性鼻咽炎,主要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一般白細胞較低或在正常范圍內,不易從癥狀上區分病毒性或細菌性。
感冒不分為細菌和病毒。所有感冒的人都有鼻塞、打噴嚏和流鼻涕等鼻部癥狀,幾乎都是由感冒病毒、鼻病毒和副粘性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很少有人是單獨由細菌引起的。感冒有時并發全身癥狀,如發燒、全身疼痛、頭痛,甚至心肌炎和肺炎,這就是重感冒。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重藥。
第二種物理冷卻方法:
1.多喝水。加速體液循環,有助于消炎降溫。
2.少穿衣服。嬰兒皮膚的散熱功能不好,不能覆蓋。在保證室內溫暖的前提下,盡量少穿,加速皮膚散熱。
3.溫水澡。還要保證室溫,防止感冒加重病情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