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生活,也沒有時間管教孩子,于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往往成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時機,美其名曰“餐桌教子”。
但有關專家提醒,“餐桌教子”不可取。餐桌是全家團圓、感情匯聚的歡樂地,父母若將進餐時間當作教孩子的課堂,將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國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學生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吃飯時挨過父母批評。參與此項調查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趙霞介紹說,“餐桌教子”,主要有兩種情形:
嘮叨。孩子一坐到餐桌旁,為了顯示對孩子的關心,父母就開始問這問那,從學業、功課、到活動、交友,喋喋不休。孩子對此很厭煩,只好加快吃飯速度,狼吞虎咽,草草結束用餐,馬上逃離餐桌。
批評指責。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一些問題搬到餐桌上來解決,對孩子的毛病、缺點和錯誤一味批評指責,孩子一反駁,馬上就吹胡子瞪眼,甚至摔碗筷拍桌子。
趙霞說,大多數人都知道,全家人在愉快的氣氛中進餐很重要。我們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92.6%的父母和85.5%的孩子同意這一說法。但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其中的道理。
“餐桌教子”不可取原因有四點:
一是吃飯時訓子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導致胃病。
二是容易導致孩子厭食。
三是孩子在用餐時受到訓斥傷心掉淚,邊吃邊哭很容易在抽泣時將食物吞咽到氣管里去,引起強烈的嗆咳,甚至呼吸受阻,危及生命。
四是還會造成孩子心理壓抑、情緒低落,使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家庭氣氛也越來越緊張,影響兩代人的感情。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