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生硬地照搬某個專家提出的育兒方法;或是書本上列出的所有條文,而是要根據寶寶的性格特點,靈活地采取因人而異的喂養與撫育方式。比如,有些寶寶吃東西時特別“斯文”,一頓飯要吃挺長時間。但只要寶寶既開心,又能健康地成長,父母就不必為此而擔心。 愛心和耐心是寶寶最需要的東西。均衡的營養能使寶寶成長得更好,但是要讓他們快樂地吃進食物,才能發揮食物的營養效果。因此,應該特別注意培養親密的親子關系。另外,不要因進食問題而責罵寶寶,強迫進食或“收買”孩子,比如作出多吃一口飯就給一粒糖的許諾。 不要讓寶寶看出父母對自己的吃飯問題特別關注,為一頓飯吃少點就表現出焦急萬分;而只要多吃一些,家人就會對自己百依百順。別當寶寶還小,他/她也會在家里“爭權奪利”,以吃飯來控制大人,滿足自己的要求。當寶寶吃飯的“成績”不太好時,最好不動聲色、泰然處之,讓寶寶明白:吃飯完全是自己的事。 建立規律的膳食制度,定時進食。這樣可以促進寶寶形成必要的條件反射,引發他們的主觀食欲。喂食時,最好在同一地點、用同樣的餐具和相對固定的喂食者。 禁止寶寶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電視,尤其不要追著喂飯。幫助寶寶建立起進餐是該在餐桌上進行的正確觀念,從小培養做任何事情都要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進食過程,而不受周圍事物的干擾。 父母除了自己要以身作則,不挑食、偏食,還要鼓勵寶寶嘗試各種不同的食物,少吃零食和甜味飲料。更不要在飯前吃零食或做劇烈的運動。 盡量使進食過程充滿著愉快、溫馨的氣氛。全家人至少每天能有一次機會共同進餐,其間只談些令大家愉快的話題,也可播放賞心悅耳的輕音樂,偶爾點根蠟燭,來個燭光晚餐。但注意不要逗得寶寶大聲說笑,也別在這個時候討論寶寶的吃飯問題。 |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