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角度來說,我屬于激進型的投資者,但我的投資理念卻是價值投資,相信只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適當的策略,將注重成長和價值投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獲得滿意的收益。”交行鄭州分行國際金融理財師韓紅玲認為,有勇有謀,方能實現良好的投資收益。
理財金手指 1.保持良好心態,投資切記“戒躁與戒貪”,虧了要穩住,賺了見好就收;
2.投資不要過于分散,雖說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但若持有10只基金、10只股票,恐怕精力就達不到了;
3.非專業人士不要頻繁波段操作(特別是基金),要明白:投資不等于投機。
○有運氣,搭上專業理財“首班車”
今年7月份來到交行商交所支行任個金業務管理經理的韓紅玲,之前一直在分行個金部從事專職的理財工作,負責交行的理財隊伍與網點建設。
她認為,理財其實更應該是一種態度,即用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汲取積極的投資理念,合理有效地經營管理自己的財富,達到保值增值,并保證人生各階段的生活目標。
韓紅玲是2001年在安徽財經大學拿到金融碩士學位后來到交行的,并很快被領導點將開始從事理財工作。
“那時候交行已經開始醞釀開展理財業務,根據掌握的外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情況,交行在省會同業中首家推出了VIP俱樂部,并開辦了兩家VIP貴賓室,分別在政二街與黃河路上。”她回憶說。
而剛開始,誰也不知道理財該從哪里入手,而且可供選擇的理財產品少之又少。“我們當時主要提供的是增值服務,即聯手建業、中原汽貿等9家聯盟商戶服務,那會兒推出的僅是代表身份的紳士卡和麗人卡,尚不具備***功能”。
當時從客戶識別及細分入手,2003年開始到2004年初推出本外幣理財產品,盡管當時都是固定期限和固定收益,但是和同期存款利率相比,每推出產品都是很搶手的。
韓紅玲認為,交行先人一步的眼光,其實也奠定了今天在風風火火的理財市場上可以通過個性化的理財服務、實現交行戰略轉型的基礎。
這么幾年與理財業務的朝夕相伴,也讓韓紅玲對銀行的各類理財產品爛熟于心。
○有勇氣,借10萬元炒股收益40%,賺取“第一桶金”
很多人都知道“以錢滾錢,利上加利”,但若沒錢,想要開始投資之路卻很難。
由于韓紅玲在校期間學的就是金融專業,加上曾經做過一段股市模擬交易,“充分感受到了股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