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6日,巴西人若熱·貴諾在曾經屬于他的巴西里約熱內盧豪華的科帕卡巴那皇宮飯店去世。花光了父親白手起家賺來的20億美元家產的貴諾,留下了震驚世界的敗家子宣言:“幸福生活的秘訣是在死的時候身上不留一分錢,但我計算錯誤,過早就把錢花光了。”這肯定給開始考慮接班人問題的世界各國的家族企業敲響了一記頗有些“恐怖”色彩的警鐘。
8月的香港驕陽似火,繁忙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這個月迎來一批特殊的參觀客戶,雖然他們通通都在27歲以下,甚至有的只是十幾歲的中學生,但是他們未來都會擁有上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的資產,外聯部門也精心準備迎接這些“大客戶”,生怕照顧不周。
他們一到香港聯交所就四處張望,摸摸看看,一邊聽專業講解人員的介紹,一邊興奮地看著繁忙的交易大廳以及眼花繚亂的各種實時股票顯示設備,問個不停。
這些娃娃富豪,可不是普通人,他們實際上是亞洲各國的超級富豪們的下一代繼承人。實地參觀證券交易所是花旗私人銀行部下一代理財培訓夏令營的一項重要活動,目的是讓這些未來的小富豪們對于資本運作和投資有更深切的體會。這比在課堂上用幻燈演示和圖片更真實,也更能激發小富豪們的興趣和熱情,“這項活動對他們理解投資與資本運作非常重要”,一位私人銀行家說道。
授之以漁
對于很多超級富豪而言,“富不過三代”是他們最為傷腦筋的事情,如何讓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億萬家財,能夠長長久久的傳承下去,家族的事業也興旺發達呢?
事實上,類似 “敗家子基金”的這種財務安排已經在國內家族企業中出現一段時間了。反映出國內家族企業對下一代的擔憂具有相當程度的普遍性。 早在1998年,成立5年來一直順風順水的廣東萬和集團的董事長盧楚其擔心:萬一出現企業經營不善,怎樣才能確保家族成員的生活質量不受影響呢?于是,盧楚其決定把家族成員的年終分紅集中起來形成“家族基金”,進行投資理財。南存輝也會參考類似的做法,尋找專業的投資理財隊伍打理這筆“敗家子基金”。
但是下一代繼承人如果不懂得經營生財,那么再多的錢也會花完,成為揮霍無度的紈绔敗家子或敗家女,很多只顧使用遺產信托基金生活的富豪下一代,私人銀行等理財機構也只是浮皮潦草地執行日常事務而已,并不會給出特別的理財指導。最后這些人不僅將家族的財產敗完,自己的生活也會潦倒悲慘,反倒不如一個普通人,讓天堂里的祖輩扼腕嘆息。
因此私人銀行和專業理財機構的這種培訓受到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