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淺套深套,市民柳先生炒股、炒基金都會死扛,但這次他沒扛住。"不是我怕虧得更多,我選股票很謹慎,這些票遲早要漲起來。但這次實在沒辦法,我的幾十萬現金全部砸在基金股票頭,家頭留的現金太少,剛好碰到家里出了點事情,要用幾萬塊錢,找別人借又不好。只好把手頭的票割肉賣掉部分變現應急。早曉得要用錢,多留點現金就對了。"
與柳先生一樣,周小姐說自己也是個積極型的理財者。"今年上半年的日子最好過,我的十多萬塊全部投到股市上,比起那些只用部分錢炒股的朋友,我的資產增長非常快,人家賺一兩萬,我會賺三四萬。"不過這種好日子很快過去,從"5·30"開始,周小姐的理財生活就不那么順了。"我投得多,虧損也更快。"當指數后來慢慢站上6000點,周小姐剛剛從"5·30"大跌的"陰影"中走出來時,新一輪的下跌再次降臨。"最近我虧慘了,賺的錢全吐出去了不說,本金都虧了部分。這樣忽上忽下的刺激簡直有點受不了。還不如我的朋友們,他們錢買國債,反而沒什么損失。理財咋就這么困難嘛!"
"家庭理財,不僅僅只是炒股、炒基金!"建設銀行理財師宋璐介紹,"柳先生和周小姐理解的理財太單一,將理財與投資畫等號。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是對個人、家庭財務狀況的整體規劃。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很顯然他們沒注意到這點,將全部資金投到風險高的股市中,一旦市場出現變動,問題就出來了。在實際操作中,根據自身的需求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最為重要。"
為方便讀者了解不同的理財品種,合理進行配置,本期理財周刊特對基金產品、銀行產品、保險產品等五種市場上的主流理財產品進行介紹,并列出了風險評級供讀者參考,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資產狀況、風險承受力合理選擇理財品種。
股票、基金:閑錢閑心投資
風險評級:★★★★★
應該說,經過最近股市的大跌,股票和基金的風險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了。指數從6124點往下跌去1000多點,百元股軍團從28只縮水到5只;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也損失嚴重,最近一個月90%以上的基金凈值處于縮水狀態,目前已經有近30只基金跌破1元面值。
對于股票,招商證券分析師周小平建議投資者降低倉位,在目前市場底部未明的情況下,多留現金在手中可能是不錯的選擇。而對于基金,上投摩根市場部負責人指出:目前三分之二的投資者都是剛剛進入基金市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