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在家里一邊學習一邊玩耍
中山一夫婦不送女兒上學,而是在家中親自輔導,這一做法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早上睡到10時許,每天不用到學校上課……家住中山市的6歲小女孩文文,過著令同齡人羨慕的生活,她的父母決定,不送她到學校上學,而是在家中親自輔導。
昨天記者采訪中,文文父母的做法是否合適,引發社會各界熱議。
文/圖記者王鋒
每天家中讀《論語》
早晨9時、10時,別的小學生早就已經在學校上課了,文文才剛剛睡醒,她慢騰騰的起床,先洗臉刷牙再吃過早飯,然后,一天的學習生活拉開了序幕。
每天上午,文文都要朗讀一個多小時的《論語》,每讀半小時或一小時,文文覺得累了,就會休息一會兒,然后再繼續朗讀國學典籍,這是父母為她安排的必修課。
讀完《論語》之后,小文文還要學習畫畫、下棋、數學、音樂、舞蹈、講故事、情景想象、書法和英語,學習內容非常豐富。
希望女兒成才女
文文的父親告訴記者,自己和文文的母親都是老師,所以想到在家里親自教育女兒,“主要是我負責教理科、媽媽負責教文科,我們實踐了一段時間,覺得效果挺不錯。”
文文父親告訴記者,文文媽媽的目標是希望女兒長大以后,成為一個琴棋書畫都會的才女,所以特別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選擇了很多國學典籍教導女兒。
“不過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女兒自己選擇未來的道路,只要女兒喜歡,我們都應該支持,所以,我們選擇的課程,很多都是文文自己喜歡的,比如說捏面人,女兒喜歡捏我們就教她。”
選擇有趣的課程
文文的父親表示,自己過去也想過讓孩子去上學,但是學校里老師要教導很多學生,不可能一對一地輔導,所以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放心。
“我們已經決定,以一年的時間為限,如果一年之后,文文在家里學習的效果很好,就讓她繼續留在家里讀書,如果效果不好,就送她上學校。”
“為了讓文文感受校園的溫馨氛圍,彌補家庭教育缺少同齡伙伴的缺陷,我們也會帶文文參加各種培訓班,讓她參加課堂討論,多與小朋友們交朋友。”
專家
昨天,記者采訪了教育界人士,教育界人士普遍認為,孩子在家接受教育存在不足,即使家長目前能夠輔導孩子,但是隨著學習深度廣度的不斷增大,家長遲早會覺得力不從心。
“而且,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由于缺乏與同學的良性競爭,并且沒有老師日常的督促和鼓勵,可能導致孩子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