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保姆懷抱著連體小哥倆。當日,小哥倆被確診各器官均各自獨立,手術成功率80%(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韓萌 攝
本報訊 (記者汪城 吳江) 昨天,來自天津的連體嬰兒劉宇浩、劉宇軒哥倆被醫生們成功實施分體手術,小哥倆出生104天后,首次可以分開睡覺。分體手術進行了5個小時,北京軍區總醫院八一附屬兒童醫院值班醫生稱,為保證術后康復治療順利進行,目前暫對患兒做隔離治療。
哥倆生病曾致手術推遲
劉宇浩、劉宇軒哥倆和他們的姐姐是三胞胎,可能因胚胎在發育過程中產生變異或其他原因,讓哥倆自去年11月5日出生后就臀部相連一起,一個人左側躺時,另外一個就必須是右側躺著。去年12月下旬,連體哥倆從天津來京就診。
2月12日(農歷正月初六)是哥倆的出生“百日”,按習俗慣例親屬應該慶祝,但為了能讓哥倆能順利做分體手術,家人決定暫緩慶生。前天晚上,哥倆的父母及爺爺奶奶還被醫生集體請出病房。
“還是擔心哥倆有生病的意外。”劉宇浩、劉宇軒的父親劉強說,之前推遲手術時間就是因為孩子生病,家人等哥倆術后康復完好,再給他們補慶“百日”。
哥倆分體手術從昨天上午8時開始,至下午1時結束,隨后哥倆被送入病房做隔離治療,并采用多扇屏風圍擋住病房。
手術后隔離治療避免感染
昨天下午3時,透過病房外屏風的縫隙,記者看到劉宇浩被安排睡門口病床,劉宇軒睡最里面的一張床,他們中間還隔著一張病床。在做呼吸機治療時,哥倆還不時哭鬧,好像還不習慣分開來睡。
“連體兄弟的分體手術很順利,為避免出現感染,暫時對患兒做隔離治療。”昨天,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一值班醫生說,手術前,醫院為確保患兒安全,下達了關于暫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規定,手術情況及相關細節,須等患兒平安度過術后危險期后,再由指定專家向媒體公布。
“即使是護士,進病房都預先做消毒處理,我們暫時也不能進去。”劉強說,因擔心孩子術后的康復,他和家人也不愿過多接受采訪,“要拍照,等孩子完全康復后,到時我歡迎記者們來給我家拍全家福。”
對話
昨天中午,提著6個快餐飯盒的奶奶常秀萍徘徊在6層病房樓電梯間,但沒有看到她兒子劉強。常秀萍說,這是給孩子母親王在影帶來的飯菜,但王在影一直都說不想吃飯,來回地往病房里跑,每回都被醫護人員擋回來。
新京報:怎么不先吃飯呢?大夫不是不讓看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