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目中,你是合格的父母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
暑假的到來,本應是學生暫別緊張學習生活的開始,然而,很多家長卻不愿放棄各種針對孩子的暑期補習班、輔導班、提高班等。針對這種現象,有關專家提醒,家長要及時扭轉這種不當心理。因為過度學習容易適得其反,要把假期真正還給孩子。 一個真正屬于孩子的暑假應該是沒有學習壓力、親近社會、親近自然的假期。
調查現狀:
1、四成孩子對父母“滿意” 現在什么工作都流行拿資格證。教師要教師證,律師要律師證,連門衛都最好有個物管證,但是,人類最重要的職業——父母,卻不需要拿證。那么,父母們到底做得如何呢?在孩子心目中,你是合格的父母嗎?昨日,記者對20個10歲到16歲的孩子作了調查,僅8位對父母勉強滿意。大部分孩子表示,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不會是父母。
在調查中,記者要求孩子們給父母打個等級: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結果有11個認為不滿意,8個滿意,只有1個非常滿意。8個給出“滿意”回答的孩子中,還有1個問記者:“如果說不滿意,是不是不孝順啊?我還是回答滿意吧,盡管我真的覺得他們不是那么讓人滿意。”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情是真的。媽媽疼孩子是真的;肚子餓了是真的。既然如此,孩子們對父母怎么會如此不滿意呢?可能做父母的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
2、三成孩子:未和父母談過心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父母與子女更應該是這樣,可在調查中,卻不太樂觀。 僅1個孩子稱,每天都利用吃飯時間和父母談很多東西,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同學相處如何,以及學校發生的有趣事。
大部分孩子表示,很少與父母談心,有些是因為父母平時太忙,有些是認為父母沒有耐心。 有6個孩子說,從他們記事起,基本就沒有和父母談過心。一個孩子很干脆地告訴記者,沒有必要,父母根本不懂我們的心,什么都是以命令的方式,哪里有談的可能!另外,有19個孩子認為,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不會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好朋友。
錯誤教育方式個案
1、7個補習班逼得孩子離家出走
做父母的都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是孩子不是機器,做得太過火了,孩子們可能會有過激反應。前幾天,年僅10歲的小龍(化名)離家出走3天,確實讓他父母擔驚受怕得厲害。其實,小龍是個很優秀的孩子,之所以做出這個舉動,是因為今年暑假一開始,他媽媽就給他報了7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