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有30%的孩子一年連一本書都不讀。但有一個地方的孩子一個星期至少讀兩本,而且在每隔3天進行一次的評比中,往往所有的孩子都是優秀,都受到獎勵。他們得到的獎品是同學們的掌聲。
這個地方就是“少年閱讀之家”。 這所學校的教學目的是教孩子們熱愛讀書。在這里,就像《艾麗斯漫游奇境》中描寫的那樣,學校的規矩都顛倒過來了:讀什么書,不讀什么書,決定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們自己。在這里,練習本里不再有紅色或藍色的批語,而是“綠色的詞語”,因為小讀者們使用的優美語言是以綠色標出,予以褒獎的。在這里,孩子們之間互相傳遞的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王爾德的《坎特維爾的幽靈》和托爾金的《戒指先生》等等。然而,報名讀書的這100個孩子,在學校并不是班上的佼佼者,相反,其中的1/3是因為他們的閱讀能力差,在學校總是落后生。
小讀者在成長
這所“少年閱讀之家”在維羅納市一棟有草坪、門廊和礫石小徑的小別墅里。在這里,每月交8萬里拉,任何一個9歲到14歲的孩子都可以成為讀者。每周兩個下午,孩子們與5個大人聚會在這里,每次兩個小時,沒有約束,沒有作業,沒有懲罰。我們來到了這所閱讀學校,想看個究竟。
5點鐘剛過,孩子們走進房門,把一摞摞書放在課桌上,然后走進洗手間。他們出來時都帶著肥皂的香味。原來這里有個規定,孩子們在翻閱圖書之前要像吃飯之前一樣先洗手。5時30分,聚會開始。
第一幕:掌聲
黑板上,每個孩子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名字旁邊列出自己三天前帶回家閱讀的書名,一般是3本,書名旁邊再寫上閱讀的頁數。閱讀并非強制性的,只要嘗試所選擇的書即可。閱讀20頁之后,孩子們就可以將書歸還,而無需向大人解釋為什么這么做。“閱讀之家”共有四個閱讀廳,C廳有11個孩子,退回的書只有兩本。孩子們一個接一個把自己閱讀過的書的頁數加在一起,平均每人300頁。凡閱讀量超過前一次者即可得到掌聲鼓勵;閱讀量超過別人者也可得到掌聲鼓勵。沒有一個孩子得不到掌聲。
第二幕:統計表
墻上掛著成績表,成績以紅線方框表示,每滿100頁畫一個方框。我們從表上看到,艾麗薩已經閱讀了9000頁,阿貝托超過了7500頁,恩里科6500頁,讀完了《莎士比亞故事集》。
第三幕:孩子們給書打分
給書打分就是先給一個“好”或“不好”,然后稍微說明一下原因。1994年10月到1995年6月馬爾塔已經讀了35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